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规院团队倾力奉献城市双修专著:《催化与转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上)




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响应住建部建设国家智库号召


中规院领导领衔  

六十余位技术骨干全情投入  

联袂奉献最新实践研究成果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领导下,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举全院之力,全面配合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试点工作。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总工室、经营管理处、综合办等职能部门积极统筹协调,院总工团队多次研讨技术方案,从各方面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根据试点工作的需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投入城市更新研究所、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建筑设计所、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照明中心、城市交通研究分院等6个分院所室,前后共60余位技术骨干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从规划到工程设计,从扩初设计到施工图设计,最后再到施工现场的跟踪指导,通过多专业协作,克服各种困难,为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付出了我们应尽的努力,驻三亚现场工作超过3500人·日。


  在工作过程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不断领会和思考陈政高部长在三亚提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深刻含义,并直接得到陈大卫副部长、倪虹副部长、黄艳副部长对这项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导意见,使我们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宽和加深。从去年11月起,项目组在做好现场服务工作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讨,我们现将这些研讨内容整理成册出版,敬请读者不吝赐教,以有利于我们行业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推向深入。


  感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


本书编委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研究成果

《催化与转型:“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


主编:张  兵


编委:

王静霞 李晓江 陈  锋  刘仁根 戴  月 

官大雨 杨明松 朱荣远   朱子瑜 孔令斌 

张   菁  尹  强  朱  波  赵中枢 郑德高 

詹雪红  耿  健 范嗣斌   王忠杰    周   勇  

张   全     梁  峥    戴继锋   胡耀文    白   杨



工作人员:王金秋  王  娅  菅泓博  缪杨兵  姜欣辰

责任编辑李  东   陈海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

为本书作序

十八大以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新时期我们城市发展在规划建设管理方面指明了战略方向。我国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是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重要责任和任务。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建设之后,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36%快速提高到2015年的56.1%,许多城市现在已经跨越了高速发展期,城市开始转向内涵式的更新发展阶段。几十年的城市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伴随着不少问题,欠下不少生态账、配套账、民生账。针对这些问题,陈政高部长在考察三亚城市规划建设时,首次提出了“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概念,并选择三亚进行实践试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的中央文件中提出了这方面要求。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可以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城市问题,最终实现城市的长远和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要求。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法,有别于过去的更新改造,不是单一的、表面的、片段的,而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持续性的过程,内涵更丰富。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需要深入思考、着力把握好七个方面:一是城市生态环境修复是全面综合的系统工程,既有生态性又有亲民性;二是城市修补不仅是城市环境的修补,更是城市功能的修补;三是既要注重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提高,还要推动社会治理方式的改革,用社区共治的方式推动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工作;四是在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中,要致力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五是注重塑造城市公共场所,把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留给市民,保持适宜的街道尺度,适应步行出行需要;六是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同步,补齐城市建设中市政设施的短板;七是要注意遵循“规划、建设、管理”的系统性。


目前,三亚的试点工作正在紧张推进,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规划设计机构作为技术服务单位,全程参与了三亚的工作。这项工作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应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结合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来开展,同时借鉴了国内外综合环境建设的一些方法,体现了规划引领、设计支撑、强化治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中规院从城市全局出发参与策划、选择和规划设计的示范工程,体现了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反映了对民生改善的重视,也对过去城市建设工作发挥了弥补和纠错作用,这些都对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三亚通过过去一年半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市环境、空间品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改善,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肯定。


本书是中规院多专业协作、全程服务于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经验的初步总结,他们在理论和技术层面也做了许多思考,体现了城市规划师们对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认识,是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转换思路、语境和工作方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全面进入转型期,众多城市积极动员、着力提高城市的持续性和宜居性,“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将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因此,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只是一个开端,希望广大城市规划、城市研究、建设和管理工作者都参与进来,全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和城市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是为序。




海南省委常委、时任三亚市委书记张琦

为本书作序

多年来,三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积累了“城市病”。如何改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困扰人民群众的“城市病”,成为当前阶段三亚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任务。基于此,三亚市委市政府在2015年初开展了以“一湾两河三路”、“拆违打违”等为代表的环境整治行动。2015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到三亚调研时,针对三亚城市转型的特点和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在三亚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2015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文件,原则同意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城市”的综合试点,先行先试要求为全国推广探索出一条路,总结提炼出可供全国城市复制、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亚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和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这不仅是对过去城市欠账进行的深刻反思,也体现出城市发展建设理念的转型升级。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一批规划设计单位的配合下,政府各个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试点的十大战役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一年多的规划建设管理实践,三亚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变化,破坏的山体覆绿了、城市水体变清了、海岸线植被修复了、市民健身的绿道修通了、商业街道越来越舒适、回归城市的白鹭越来越多、市民幸福感有所提升。三亚市民对“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有了新认识,并积极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献计献策,参与其中,三亚正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快步迈进。目前,正以最大力量做好筹备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全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现场会在三亚召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派,协助三亚市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在李晓江院长和杨保军院长的支持下,组织由张兵总规划师牵头,6个专业院所组成的项目团队60余人赴三亚开展工作,从2015年5月至今对规划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支持,系统开展规划设计实践,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安排大量设计人员驻场贴身工作,将好的设计意图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全力完成规划设计实践、配合指导现场施工工作的同时,协助三亚开展了全国现场会筹备等一系列工作,并在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方面积极开动脑筋,形成这部《催化与转型:“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本书有理论作为指引,还有实践作为支撑,既是对三亚探索城市转型发展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我国城市转型发展路径的初步探索。相信对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以及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都有一定的价值。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系列项目参与人员名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设计:从技术走向艺术
【三亚观察】市委书记为什么总提城市“双修”?
规划日报342: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相关解读
“城市双修”,找回城市发展的灵魂
城市“双修”思考下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借鉴】三亚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实践与思考│PPT STORE·知识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