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模式与特点
传统承包模式

传统承包模式,又称设计-投标-施工(Design-Bid- Build,DBB)模式,它是指业主在咨询工程师的协助下,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委托其完成设计任务,然后通过招标选择施工承包商并与之签订施工合同委托其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单位可再与供应商和分包商签约。传统承包模式的各方业务关系如下图。

传统承包模式具有容易管理和控制的特点。在该种模式下,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前,项目的设计已经完成,因此这种模式下管理和控制相对比较容易,工程范围界定得比较清楚。业主和承包商签订施工合同,承包商与分包商和供应商单独订立合同并组织实施有关工程部位的分包和设备、材料的采购。在国外,建筑师/工程师往往会对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即建筑师/工程师与业主签订委托服务合同,按照业主方和承包商的合同中规定的工程师职责和权限在施工阶段对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传统承包模式的施工合同一般有两种,即总价合同(Lump Sum)和单价合同(Unit Rate)。如果项目在施工开始时,施工图纸能够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承包商在投标时能够比较准确的估计成本,则可适用总价合同。而如果项目在开始施工时,由于各种原因,工程量很难根据现有施工图纸估算出来,则最好适用单价合同。除这两种模式之外,还有一种创新性计价模式叫做成本加酬金合同(Cost Plus Fee),即承包商按照工程实际成本加上双方商定的一定利润获得承包报酬。

传统承包模式在国际上较为通用和流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红皮书(Red Book))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

传统承包模式有如下优点:承包商不承担设计责任,一般不会提出变更要求,因此可以更好的估算工程成本;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管理方法比较成熟等。但其也有缺点,比如设计完成后才进行施工,对工期紧的项目不利;业主前期投入较高,项目周期较长;项目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索赔;出现工程质量事故,不容易辨别责任;对设计理解的差异,会引发设计人员和承包商之间的矛盾,影响项目顺利进行;如果设计图纸不能及时被提供,承包商会提出较多索赔。

在传统模式下,工程实施阶段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来自不同的主体,比如业主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监理工程师拖延,分包商拖期、索赔,供货商不及时供应材料或供应材料不合格等。

总承包模式

总承包模式是指承包商将施工和设计任务都承包下来,因此其和传统承包模式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承包商还承担了设计工作。但是,在总承包模式下,工程依然可以分为设计一建造(Design - Build,D&B)总承包模式和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总承包模式(也叫做交钥匙(Turnkey)模式)。

D&B和EPC实属一类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承包商相对业主而言都承担了大部分的风险。EPC和DB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适用的项目类型和承包商承担的设计责任的区别。EPC适用于涉及机械设备的基础施舍项目,一般多用于土木工程;而DB适用于不涉及机械设备的房建工程。另外,EPC模式下,承包商承担的设计责任更为严苛,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可以就设计缺陷或不适用免责;相对而言,DB模式下承包商承担的设计责任要小的多。基于这些区别,在实际操作中,两种模式对应两种不同的合同。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就对EPC总承包和D&B总承包分别推荐了不同的合同,分别为“FIDIC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银皮书)”和“FIDIC生产设备和设计-建造合同条件(黄皮书)”。

EPC模式是工程总承包中最常使用的承包模式。在该模式中,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价格承担全部责任。且合同中一般不再设置工程师对其进行监督和限制。总承包商按照承包合同约定,承担工程设计、服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检测和调试等工作,直至项目竣工移交。

对于业主而言,EPC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由单个承包商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全面负责,项目责任单一,简化了合同关系,有利于业主进行管理;总价和工期的固定使得业主在早期能够控制投资成本和工程进度;业主风险较小,大多数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此外,在EPC模式下,业主一般会支付预付款,并进行期中付款,因此承包商不需进行项目融资。

然而,对于承包商而言,尽管风险变大,但由于承包商的自主性、灵活性加大,能够较好地将设计、采购、施工进行整体优化,也有利于项目综合效益的提升。

项目融资(BOT/PPP)模式

项目融资并非是承包模式的一种,其实质是一种投资模式,但由于与工程承包的紧密联系以及自身的复杂性,也越来越被承包商关注。

公私合伙(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是最近二十多年比较受欢迎的项目融资模式。它是指国际上引导利用私人资本或由私营企业融资来提供传统上由政府提供资金的公用设施和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通常由政府与民营机构(任何国营/民营/外商法人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授权民营机构建设、运营或管理道路、桥梁、电厂、水厂等基础设施或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监狱、警岗等)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是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经营―移交模式。在该种模式下,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授权项目发起人联合其他公司/股东为某个项目(主要是自然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司,由该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并在规定的特许期内向该项目(产品/服务)的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经营和维护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一般会被免费移交给政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PC工程总承包的优势
常见工程项目承包模式(超详细版)
项目管理模式的变化及EPC合同的风险与对策(文章) - 合同管理 - 工程管理 - 东南西...
EPC工程总承包短板在哪里?(一文分析EPC优缺点及风险控制)
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模式和管理模式(工程项目承发包五种模式)
BT, BOT, BOO, BOOT, EPC, EPCM, PPP, FEED 项目承包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