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行漫记——行走在果洛大草原
X
2013年07月31日07:00时,我们告别了美丽富裕的达日县,乘车沿着S101省道前往久治县境内的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出了县城没走多长时间就看到山坡平缓,山顶浑圆,滩地开阔的达日草原,这里的草原风光叫人心醉,这里的风景别有风味。有峰峦叠嶂,雪岭泛银,耸入云天的陡峭山峰,也有星罗棋布,宛如明镜的湖泊点缀着美丽的草原;有一望无际的碧绿原野与蓝天白云、青山绿草、羊群、帐篷、牧人融为一体;有巨浪拍岸的江河,也有蜿延跌宕的溪流。千里草原,飘来花的香味和泥土的芬芳,炊烟袅袅的帐篷、洁白的羊群、悠扬的牧歌,给草原描绘出了温情的意境。果洛草原,既是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也是传说中格萨尔大王虎踞龙盘的圣地。在这群山耸立,众水蜿蜒,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似乎仍能寻觅到秦汉时西羌部落的足迹;仍能依稀可见南北朝党项人牧畜的背影,站在这里仿佛能嗅到弥漫着唐高宗时吐蕃王朝的气息。




玛域果洛是格萨尔王的故乡,也是格萨尔赛马称王的地方,在广阔的果洛草原上留下了许多格萨尔的神迹,人们到处都传唱着《格萨尔王传》的英雄史诗。这是一部藏族人创作的伟大史诗,通过对藏族英雄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降妖伏魔、除暴安良、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这部史诗在广阔的背景下,以恢弘的气势,高超的艺术技巧,反映了古代藏族发展的重大历史阶段及其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描述了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及其逐渐走向统一的过程;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古代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格萨尔王传》结构宏伟,内容丰富,卷帙浩繁,在长期的流传演变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在《格萨尔王传》里,凝聚着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知识的宝库。它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学的最高成就。





欣赏完眼前的美景,我们继续沿着S101省道前行,经过东日寺不就便到了海拔4453的米莫坝东山垭口,过了此垭口一路下坡来到了满掌乡。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休息一下,我看到一位像喇嘛的僧侣正在路边等待什么,出于好奇便走过去想和他交流一下,我说:扎西得勒,他说你好!没想到他居然还能听懂汉语。我又问您是附近寺院的喇嘛吗?他说我不是喇嘛,是没出家的居士。我好奇的问那你的衣着怎么和寺院的喇嘛一样?他说如果你仔细看的话,我们的衣服和喇嘛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又问,在青藏高原生活的藏族人各类文化中,我发觉格萨尔文化分布面积最广、历史遗迹遗址最多、群众基础最深厚,是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您是怎么看格萨尔的?他告诉我:格萨尔是我们藏族人心目中富有神奇力量的一位伟大人物,他是负有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使命的英雄使者,时至今日我们将他信奉为禳灾避祸的象征。看来,藏族英雄格萨尔,已经通过大量民间神话传说和保留至今的历史遗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使他们很自信的认为自己是格萨尔的后世子孙。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匆匆忙忙的和他聊了几句便告别他。






上车后,我从车窗看着和我们挥手的他,心想我很幸运,要是在旅游景区根本不可能和喇嘛交谈,他们总是抱有戒心的对待游客,而这里的喇嘛显得那样的淳朴、憨厚、好客、大度,这不能不叫我既有感激之情,又有种悲哀之殇,为什么在开放的地方,藏族人原本的天性渐渐淡化了,是我们影响了他们了吗?如果说格萨尔是藏族人心目中的一部永恒史诗,那么果洛大草原就是这部史诗中最激动人心的一段篇章。我们眼前的山势没有明显的主山脊线,在数十公里范围内山顶平缓整齐,分布着广阔的高山牧场,浓绿的牧草地毯般铺满山间河谷。这里是青海南部重要的草原牧场,盛产被人们称之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和著名的藏系绵羊,有“牦牛的故乡”之称。它们和野生动物生息在这片乐园里,与蓝天、白云、山峦、碧草共同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图,使人恍如进入了世外桃源。果洛大草原的自然之美,固然令人陶醉,但这里细小的涓涓小溪水最终孕育了黄河、长江这两条举世闻名的大河,为果洛大草原赢得了“中华水塔”的辉煌称号。黄河和长江平行流经果洛大草原后,一条向北滚滚而逝,一条向南滔滔倾泻,在中华大地上经过千般曲折迂回之后,在相距不远的地方平行入海。,果洛大草原神奇的“万水之宗”,只有饱览了它宽广怀抱中奔涌而出的条条江河之后,你才能深深品味出果洛大草原的独特风韵。









我们乘坐的车继续驰骋在果洛大草原,沿途经过了很多气势宏伟的寺院,过了多贡麻寺不久又看见一处依山而建的寺院,我们再次停车欣赏。我看着眼前的寺院,再和藏民的房舍对比一下,发现最豪华、最有钱的就是寺院。这些寺院都是金碧辉煌,气势宏大,据说要叫藏族人捐款搞基建,他们是不会自愿的;要是叫他们捐款修寺院,他们毫不吝啬,慷慨解囊。由于藏族人都笃信佛教,他们把五色风马旗插满寺院后面的山坡,一些信徒每天都要顺时针绕山虔诚祷告和朝拜,构成了一道独特风景。经幡,在藏族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他们对宗教信仰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那些风马旗上印满了藏文经文,五色的旗子被风吹动,就相当于那些经文被诵读了。经幡附近有玛尼石堆,是转山朝拜的人垒起来的许愿石,当人们经过的时候会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然后对着石头吹一口气,最后放在上面,再接着是跪地而拜。所有的石头上都刻满了六字真言和经文,使每块石头都附上了灵气,更为它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娅丽] “格萨尔藏戏”: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果洛藏戏
果洛州导游词
果洛之达日
见证历史的寺院查朗寺
中国旅游地图揽胜-青海果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