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运行规范之设备的验收

第三章   设备的验收

 

第七条  新设备验收的项目及要求

(一)设备运抵现场、就位后的验收

1)油箱及所有附件应齐全,无锈蚀及机械损伤,密封应良好。

2)油箱箱盖或钟罩法兰及封板的连接螺栓应齐全,紧固良好,无渗漏;浸入油中运输的附件,其油箱应无渗漏。

3)套管外表面无损伤、裂痕,充油套管无渗漏。

4)充气运输的设备,油箱内应为正压,其压力为0.010.03MPa

5)检查三维冲击记录仪,设备在运输及就位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一般小于3g

6)设备基础的轨道应水平,轨距与轮距应配合。装有滚轮的变压器,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加以固定。

7)变压器(电抗器)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油流方向有1%1.5%的升高坡度(制造厂家不要求的除外)。

8)与封闭母线连接时,其套管中心应与封闭母线中心线相符。

9)组部件、备件应齐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10)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11)变压器绝缘油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二)变压器安装、试验完毕后的验收

1. 变压器本体和附件

1)变压器本体和组部件等各部位均无渗漏。

2)储油柜油位合适,油位表指示正确。

3)套管:

1)瓷套表面清洁无裂缝、损伤;

2)套管固定可靠、各螺栓受力均匀; 

3)油位指示正常。油位表朝向应便于运行巡视;

4)电容套管末屏接地可靠;

5)引线连接可靠、对地和相间距离符合要求,各导电接触面应涂有电力复合脂。引线松紧适当,无明显过紧过松现象。

4)升高座和套管型电流互感器:

1)放气塞位置应在升高座最高处;

2)套管型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板及端子密封完好,无渗漏,清洁无氧化;

3)套管型电流互感器二次引线连接螺栓紧固、接线可靠、二次引线裸露部分不大于5mm

4)套管型电流互感器二次备用绕组经短接后接地,检查二次极性的正确性,电压比与实际相符。

5)气体继电器:

1)检查气体继电器是否已解除运输用的固定,继电器应水平安装,其顶盖上标志的箭头应指向储油柜,其与连通管的连接应密封良好,连通管应有1%1.5%的升高坡度;

2)集气盒内应充满变压器油、且密封良好;

3)气体继电器应具备防潮和防进水的功能,如不具备应加装防雨罩;

4)轻、重瓦斯接点动作正确,气体继电器按DL/T540校验合格,动作值符合整定要求;

5)气体继电器的电缆应采用耐油屏蔽电缆,电缆引线在继电器侧应有滴水弯,电缆孔应封堵完好;

6)观察窗的挡板应处于打开位置。

6)压力释放阀:

1)压力释放阀及导向装置的安装方向应正确;阀盖和升高座内应清洁,密封良好;

2)压力释放阀的接点动作可靠,信号正确,接点和回路绝缘良好;

3)压力释放阀的电缆引线在继电器侧应有滴水弯,电缆孔应封堵完好;

4)压力释放阀应具备防潮和防进水的功能,如不具备应加装防雨罩。

7)无励磁分接开关

1)档位指示器清晰,操作灵活、切换正确,内部实际档位与外部档位指示正确一致;

2)机械操作闭锁装置的止钉螺丝固定到位;

3)机械操作装置应无锈蚀并涂有润滑脂。

8)有载分接开关:

1) 传动机构应固定牢靠,连接位置正确,且操作灵活,无卡涩现象;传动机构的磨擦部分涂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脂;

2)电气控制回路接线正确、螺栓紧固、绝缘良好;接触器动作正确、接触可靠;

3)远方操作、就地操作、紧急停止按钮、电气闭锁和机械闭锁正确可靠;

4)电机保护、步进保护、连动保护、相序保护、手动操作保护正确可靠;

5)切换装置的工作顺序应符合制造厂规定;正、反两个方向操作至分接开关动作时的圈数误差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6) 在极限位置时,其机械闭锁与极限开关的电气联锁动作应正确;

7) 操动机构档位指示、分接开关本体分接位置指示、监控系统上分接开关分接位置指示应一致;

8)压力释放阀(防爆膜)完好无损。如采用防爆膜,防爆膜上面应用明显的防护警示标示;如采用压力释放阀,应按变压器本体压力释放阀的相关要求;

9)油道畅通,油位指示正常,外部密封无渗油,进出油管标志明显;

10) 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组进行分接变换操作时应采用三相同步远方或就地电气操作并有失步保护;

11)带电滤油装置控制回路接线正确可靠;

12)带电滤油装置运行时应无异常的振动和噪声,压力符合制造厂规定;

13)带电滤油装置各管道连接处密封良好;

   14) 带电滤油装置各部位应均无残余气体(制造厂有特殊规定除外)。

    9)吸湿器:

1)吸湿器与储油柜间的连接管的密封应良好,呼吸应畅通;

2)吸湿剂应干燥;油封油位应在油面线上或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

  10)测温装置:

1) 温度计动作接点整定正确、动作可靠;

2) 就地和远方温度计指示值应一致;

3) 顶盖上的温度计座内应注满变压器油,密封良好 ;闲置的温度计座也应注满变压器油密封,不得进水;

4) 膨胀式信号温度计的细金属软管(毛细管)不得有压扁或急剧扭曲,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mm

5) 记忆最高温度的指针应与指示实际温度的指针重叠。

11)净油器:

1)上下阀门均应在开启位置;

2)滤网材质和安装正确;

3)硅胶规格和装载量符合要求。

12)本体、中性点和铁心接地:

1)变压器本体油箱应在不同位置分别有两根引向不同地点的水平接地体。每根接地线的截面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2)变压器本体油箱接地引线螺栓紧固,接触良好;

3110kV66 kV)及以上绕组的每根中性点接地引下线的截面应满足设计的要求,并有两根分别引向不同地点的水平接地体;

4)铁心接地引出线(包括铁轭有单独引出的接地引线)的规格和与油箱间的绝缘应满足设计的要求,接地引出线可靠接地。引出线的设置位置有利于监测接地电流。

13)控制箱(包括有载分接开关、冷却系统控制箱):

1)控制箱及内部电器的铭牌、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壳、漆层、手柄、瓷件、胶木电器应无损伤、裂纹或变形;

2)控制回路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 绝缘良好无损伤。接线应采用铜质或有电镀金属防锈层的螺栓紧固,且应有防松装置,引线裸露部分不大于5mm;连接导线截面符合设计要求、标志清晰;

3)控制箱及内部元件外壳、框架的接零或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可靠;

4)内部断路器、接触器动作灵活无卡涩,触头接触紧密、可靠,无异常声音;

5)保护电动机用的热继电器或断路器的整定值应是电动机额定电流的0.951.05倍;

6)内部元件及转换开关各位置的命名应正确无误并符合设计要求;

7)控制箱密封良好,内外清洁无锈蚀,端子排清洁无异物,驱潮装置工作正常;

8)交直流应使用独立的电缆, 回路分开。

14)冷却装置:

1)风扇电动机及叶片应安装牢固,并应转动灵活,无卡阻;试转时应无振动、过热; 叶片应无扭曲变形或与风筒碰擦等情况,转向正确;电动机保护不误动,电源线应采用具有耐油性能的绝缘导线;

2)散热片表面油漆完好,无渗油现象;

3)管路中阀门操作灵活、开闭位置正确;阀门及法兰连接处密封良好无渗油现象;

4)油泵转向正确,转动时应无异常噪声、振动或过热现象,油泵保护不误动;密封良  好,无渗油或进气现象(负压区严禁渗漏)。油流继电器指示正确,无抖动现象;

5)备用、辅助冷却器应按规定投入;

6)电源应按规定投入和自动切换,信号正确。

15)其他:

1)所有导气管外表无异常,各连接处密封良好;

2)变压器各部位均无残余气体;

3)二次电缆排列应整齐,绝缘良好;

4)储油柜、冷却装置、净油器等油系统上的油阀门应开闭正确,且开、关位置标色清晰,指示正确;

5)感温电缆应避开检修通道。安装牢固(安装固定电缆夹具应具有长期户外使用的性能)、位置正确;

6)变压器整体油漆均匀完好,相色正确;

7) 进出油管标识清晰、正确。

2 交接试验项目

(1)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

(2) 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

(3) 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和泄漏电流。

(4) 铁心、夹件对地绝缘电阻。

(5) 变压器电压比、连接组别和极性。

(6) 变压器局部放电测量。

(7) 外施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8) 套管主屏绝缘电阻、电容值、介质损耗因数、末屏绝缘电阻及介质损耗因数。

(9) 本体绝缘油试验(必要时包括套管绝缘油试验):

1)界面张力;

2)酸值;

3)水溶性酸(pH值);

4)机械杂质;

5)闪点;

6)绝缘油电气强度;

7)油介质损耗因数(90℃);

8)绝缘油中微水含量;

9)绝缘油中含气量(330kV及以上);

10)色谱分析。

(10) 套管型电流互感器试验:

1) 绝缘电阻;

2)直流电阻;

3)电流比及极性;

4)伏安特性。

(11) 有载分接开关试验:

1) 绝缘油电气强度;

2) 绝缘油中微水含量;

3) 动作顺序(或动作圈数);

4) 切换试验;

5) 密封试验。

12绕组变形试验。

3 .竣工资料

变压器竣工应提供以下资料,所提供的资料应完整无缺,符合验收规范、技术合同等要求。

1)变压器订货技术合同(或技术合同)。

2)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3)变压器出厂合格证。

4)有载分接开关安装使用说明书。

5)无励磁分接开关安装使用说明书。

6)有载分接开关在线滤油装置安装使用说明书。

7)本体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安装使用说明书。

8)本体气体继电器安装使用说明书及试验合格证;压力释放阀出厂合格证及动作试验报告。

9)有载分接开关体气体继电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10)冷却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11)温度计安装使用说明书。

12)吸湿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13)油位计安装使用说明书。

14)变压器油产地和牌号等相关资料。

15)出厂试验报告。

16)安装报告。

17)内检报告。

18)整体密封试验报告。

19)调试报告。

20)变更设计的技术文件。

21)竣工图。

22)备品备件移交清单。

23)专用工器具移交清单。

24)设备开箱记录。

25)设备监造报告。  

(三)验收和审批

1)变压器整体验收的条件:

1)变压器及附件已安装调试完毕;

2)交接试验合格,施工图、各项调试或试验报告、监理报告等技术资料和文件已整理完毕;

3)预验收合格,缺陷已消除;场地已清理干净。

2)变压器整体验收的要求和内容:

1)项目负责单位应在工程竣工前十五天通知有关单位准备工程竣工验收,并组织相关单位参加,监理单位配合;

2 验收单位应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在验收中检查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单位并限期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3)在投产设备保质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处理。

3)审批:

验收结束后,将验收报告交启动委员会审核批准。

第八条   检修设备验收的项目和要求

(一)  大修验收的项目和要求(包括更换线圈和更换内部引线等)

1.变压器绕组

(1)清洁无破损,绑扎紧固完整,分接引线出口处封闭良好,围屏无变形、发热和树枝状放电痕迹。

(2)围屏的起头应放在绕组的垫块上,接头处搭接应错开不堵塞油道。

(3)支撑围屏的长垫块无爬电痕迹。

(4)相间隔板完整固定牢固。

(5)绕组应清洁,表面无油垢、变形。

(6)整个绕组无倾斜,位移,导线辐向无弹出现象。

(7)各垫块排列整齐,辐向间距相等,轴向成一垂直线,支撑牢固有适当压紧力,垫块外露出绕组的长度至少应超过绕组导线的厚度。

(8)绕组油道畅通,无油垢及其它杂物积存。

(9)外观整齐清洁,绝缘及导线无破损。

(10)绕组无局部过热和放电痕迹。

2.引线及绝缘支架

1)引线绝缘包扎完好,无变形、变脆,引线无断股卡伤。

2)穿缆引线已用白布带半迭包绕一层。

3)接头表面应平整、清洁、光滑无毛刺及其它杂质:

1)引线长短适宜,无扭曲;

2)引线绝缘的厚度应足够;

3)绝缘支架应无破损、裂纹、弯曲、变形及烧伤;

4)绝缘支架与铁夹件的固定可用钢螺栓,绝缘件与绝缘支架的固定应用绝缘螺栓;两种固定螺栓均应有防松措施;

5)绝缘夹件固定引线处已垫附加绝缘;

6)引线固定用绝缘夹件的间距,应考虑在电动力的作用下,不致发生引线短路;线与各部位之间的绝缘距离应足够;

7)大电流引线(铜排或铝排)与箱壁间距,一般应大于100mm,铜(铝)排表面已包扎一层绝缘。

3.铁心

1) 铁心平整,绝缘漆膜无损伤,叠片紧密,边侧的硅钢片无翘起或成波浪状。铁心各部表面无油垢和杂质,片间无短路,搭接现象,接缝间隙符合要求。

2)铁心与上下夹件、方铁、压板、底脚板间绝缘良好。

3) 钢压板与铁心间有明显的均匀间隙;绝缘压板应保持完整,无破损和裂纹,并有适当紧固度。

4)钢压板不得构成闭合回路,并一点接地。

5)压钉螺栓紧固,夹件上的正、反压钉和锁紧螺帽无松动,与绝缘垫圈接触良好,无放电烧伤痕迹,反压钉与上夹件有足够距离。

6)穿心螺栓紧固,绝缘良好。

7)铁心间、铁心与夹件间的油道畅通,油道垫块无脱落和堵塞,且排列整齐。

8)铁心只允许一点接地,接地片应用厚度0.5mm,宽度不小于30mm的紫铜片,插入34级铁心间,对大型变压器插入深度不小于80mm,其外露部分已包扎白布带或绝缘。

9铁心段间、组间、铁心对地绝缘电阻良好。

10)铁心的拉板和钢带应紧固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绝缘良好,不构成环路,不与铁心相接触。

11)铁心与电场屏蔽金属板(箔)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4.无励磁分接开关

1)开关各部件完整无缺损,紧固件无松动。

2)机械转动灵活,转轴密封良好,无卡滞,并已调到吊罩前记录档位。

3) 动、静触头接触电阻不大于500μΩ,触头表面应保持光洁,无氧化变质、过热烧痕、碰伤及镀层脱落。

4) 绝缘筒应完好、无破损、烧痕、剥裂、变形,表面清洁无油垢;操作杆绝缘良好,无弯曲变形。

5.有载分接开关

1)切换开关所有紧固件无松动。

2) 储能机构的主弹簧、复位弹簧、爪卡无变形或断裂。动作部分无严重磨损、擦毛、损伤、卡滞,动作正常无卡滞。

(3) 各触头编织线完整无损。

(4) 切换开关连接主通触头无过热及电弧烧伤痕迹。

(5) 切换开关弧触头及过渡触头烧损情况符合制造厂要求。

(6) 过渡电阻无断裂,其阻值与铭牌值比较,偏差不大于±10%

(7) 转换器和选择开关触头及导线连接正确,绝缘件无损伤,紧固件紧固,并有防松螺母,分接开关无受力变形。

(8) 对带正、反调的分接开关,检查连接“K”端分接引线在“ ”或“-”位置上与转换选择器的动触头支架(绝缘杆)的间隙不应小于10mm

(9) 选择开关和转换器动静触头无烧伤痕迹与变形。

(10) 切换开关油室底部放油螺栓紧固,且无渗油。

6.油箱

(1) 油箱内部洁净,无锈蚀,漆膜完整,渗漏点已补焊。

2)强油循环管路内部清洁,导向管连接牢固,绝缘管表面光滑,漆膜完整、无破损、无放电痕迹。

3)钟罩和油箱法兰结合面清洁平整。

4)磁(电)屏蔽装置固定牢固,无异常,可靠接地。

(小修验收的项目和要求

第三章第五条(二)1.(变压器本体和附件)。

(试验项目

第三章第五条(二)2.

(竣工资料

检修竣工资料应含检修报告(包括器身检查报告、整体密封试验报告)、检修前及修后试验报告等:

1本体绝缘和直流电阻试验报告;套管绝缘试验报告。

2本体局部放电试验报告。

3本体、套管油色谱分析报告。

4本体、有载分接开关、套管油质试验报告。

5本体油介质损耗因数试验报告。

6套管型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7本体油中含气量试验报告。

8本体气体继电器调试报告。

9有载调压开关气体继电器调试报告。

10) 有载调压开关调试报告;本体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调试报告。

(验收和审批

1变压器整体验收的条件:

1) 变压器及组部件已检修调试完毕;

2) 交接试验合格,各项调试或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和文件已整理完毕;

3)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缺陷已消除;

4) 场地已清理干净;

2)变压器整体验收的内容要求:

1) 项目负责单位应提前通知验收单位准备工程竣工验收。并组织施工单位配合;

2) 验收单位应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在验收中检查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单位并限期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3)审批:

验收结束后,将验收报告报请设备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九条  投运前设备的验收内容

(一)投运前设备验收的项目、内容及要求(包括检修后的验收)

1)变压器本体、冷却装置及所有组部件均完整无缺,不渗油,油漆完整。

2)变压器油箱、铁心和夹件已可靠接地。

3)变压器顶盖上无遗留杂物。

4)储油柜、冷却装置、净油器等油系统上的阀门应正确“开、闭”。

5)电容套管的末屏已可靠接地,套管密封良好,套管外部引线受力均匀,对地和相间距离符合要求,各接触面应涂有电力复合脂。引线松紧适当,无明显过紧过松现象。

5)变压器的储油柜、充油套管和有载分接开关的油位正常,指示清晰。

6)升高座已放气完全,充满变压器油。

7)气体继电器内应无残余气体,重瓦斯必须投跳闸位置,相关保护按规定整定投入运行。

8)吸湿器内的吸附剂数量充足、无变色受潮现象,油封良好,呼吸畅通。

9)无励磁分接开关三相档位一致,档位处在整定档位,定位装置已定位可靠。

10)有载分接开关三相档位一致、操作机构、本体上的档位、监控系统中的档位一致。机械连接校验正确,电气、机械限位正常。经二个循环操作正常。

11)温度计指示正确,整定值符合要求。

12)冷却装置运转正常,内部断路器、转换开关投切位置已符合运行要求。

13)所有电缆应标志清晰。

14)经缺陷处理的设备的验收见第六条的相关内容。

(二)投运前设备验收的条件

1)变压器及组部件工作已结束,人员已退场,场地已清理干净。

2)各项调试、试验合格。

3)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缺陷已消除。

(三)投运前设备验收的方法

1)项目负责单位应在工作票结束前通知变电运行人员进行验收。并组织相关单位配合。

2)运行单位应组织精干人员进行验收。在验收中检查发现缺陷,应要求相关单位立即处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工技术》期刊精选——变压器套管油位异常的隐患分析及处理
变压器套管
变压器检修操作规程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第1页-工控论坛-技术中心-中国工控网
变压器安装技术
变压器烧毁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