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中医一辈子,为什么还是没有看懂伤寒论

伤寒论的特点是确定病位。我们现在的中医研究方向主要是辩证。你看中医诊断学里讲的比如喘病,其实说白了就是这个喘的症状怎么治疗。所以用这一套东西很容易出现问题,怎么治也治不好,最好就蒙圈了,开方用药就胡乱用起来。最后落得患者埋怨,医者自己也觉着没有脸面。但是伤寒论的体系呢,是先给你确定了病位,是在太阳呢,还是在阳明呢,伤寒论讲的:辩太阳病脉证并治。先定下来病的位置,然后再根据证来治疗,这是非常科学的,所以人们学中医最喜欢伤寒杂病论了。

我们再看西医的理论:

外胚层:皮肤、眼睛、神经、垂体和肾上腺。

中胚层:心血管、肌肉、结缔组织、生殖系统。

内胚层:括呼吸道、消化道、尿道。

那么提个问题,肌肉属于伤寒六经辩证的哪一经呢?你肯定会说脾主肌肉,当然肌肉是太阴经喽。辩太阴经分为在经与在脏。腑为阳、脏为阴。腑多实证,脏多阴证。腑传化物而不藏,脏藏精气而不泻。这些就与内经的理论对上眼了。你也就不会总是把内经与伤寒论割裂开来。

如此治疗呢,效果也就好了,复诊的患者也就多了。还是举上面的例子,肌肉疼,这是在太阴经病。桂枝本为解肌,你用桂枝汤加减就会好的,当然你如果平时有肝胆疾病,那就合上柴胡剂,不就是个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的优点是非常棒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颖甫桂枝汤证第一案
中医各家学说
何时该用中医“下法”,须牢牢掌握哪些指针?从调胃承气汤聊起
(12)道解伤寒论第13、14条
注解伤寒论第二条:什么是太阳中风证?
想学中医经方的注意了: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兼证第14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