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蓝,像极了纯粹而易逝的理想
从古埃及人发现蓝色颜料到2016年美国科学家发现永不褪色的YInMn蓝,蓝色撑起了整部艺术史。

埃及蓝


天青石

钴蓝

天蓝

槐蓝

海蓝

普鲁士蓝

克莱茵蓝

YInMn蓝

纵观颜料制作的历史,人们会禁不住得出结论:蓝色一直是特殊的。它是最古老的合成色料,在中世纪晚期被奉为神圣纯洁的象征。然而,它要比红色和黄色晚好几个世纪,才获得作为原色的地位。

埃德加.德加  《咖啡馆音乐会》

中世纪晚期,当蓝色被证明存在于最著名、最珍贵的色料,也就是群青中时,其无论如何都很难继续成为从属的颜色。比最好的红色(朱砂)更昂贵的颜色——实际上,比黄色在中世纪的类似物,即金色本身还要昂贵——怎么可能不是原色?群青、朱砂和金色是中世纪调色板的荣耀。

青金石

青金石意思就是“蓝色的石头”。它是一种深沉、浓郁、诱人的蓝色,但是这种颜色的纯度一经研磨便会消失,这就是蓝铜矿为古代世界提供了天然的蓝色色料的原因。这种蓝色的石头实际上是矿物的混合物;其颜色来自主要组分——一种叫作lazurite的青金石矿物。

青金石的深蓝色通常带有金色条纹,这增加了它作为半宝石的吸引力。这些是愚人金——黄铁矿,即铁和硫的化合物。青金石有时用作色料时,通过简单研磨即可制备。例如,它出现在6世纪到12世纪的拜占庭手稿中,出现在6世纪和7世纪阿富汗的壁画中,也出现在11世纪中国和印度的绘画中。

伊夫·克莱因  《蓝、粉、金及大量事物》

青金石是一种稀有矿物。实际上在整个中世纪,其唯一来源地是巴达克尚,位于现今的阿富汗。虽然在奥克苏斯河上游地区很难获得这种珍贵的蓝色石头,但自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代以来,为获取它,许多采石场似乎还是进行了发掘。只是在相当晚近的时期,才在西伯利亚和智利发现了大量矿藏。

马可·波罗于1271年来到这些采石场,并对它们感到惊讶:“这里有一座高山,从中开采出了最好和最细的蓝色。在石头地面上有矿脉,蓝色就从其中制得;还有许多山,银就是从那里开采的。平原上很冷。”

詹姆斯·惠斯勒  《蓝色与金色的夜曲:巴特西老桥》

使用群青不仅是为了显示财富,在中世纪的神圣作品中,更重要的是它把德性传递到绘画中。这一点在圣母无处不在的蓝色长袍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修道士画家来说,此种材料的使用传达了恰当的敬意。但是随着艺术家越来越多地与富有的赞助人订立私人合同,就可以通过规定使用群青,不仅显示赞助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还突出他本人的虔诚和功德。因此,例如,我们发现1417年的一份合同委托一位艺术家绘制圣母马利亚的一座祭坛,“用上好的颜色,特别是上好的黄金、上好的群青蓝和上好的色淀”。类似地,安德烈·德尔·萨托的《哈匹圣母》(Madonna of the Harpies,1515)的合同,要求圣母的长袍用“至少每盎司五弗罗林”的群青来表现。

杜乔的《圣母子与圣徒》(约1315)是中世纪在圣母长袍上使用群青的典型。

由此看来,为什么基督的母亲如此典型地穿着蓝色,其原因相当世俗——这项惯例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之后很久。然而,历史学家经常试图从象征意义上证明选择蓝色的合理性:蓝色是“天上的”、属于精神的色彩,意味着谦卑或类似的东西。包豪斯艺术学校最重要的色彩理论家约翰内斯·伊滕认为,“蓝色的孤独本性,以及它的柔和与深刻的信仰,我们在关于圣母领报的绘画中常常会遇到。内心在倾听的圣母,穿着蓝色”。

上等的蓝色在数百年中对画家来说仍然是奢侈品。与红色(朱砂、红铅、茜草红和胭脂红色淀)和黄色(印度黄、藤黄、那不勒斯黄、雌黄、铅锡黄)相比,蓝色的选择范围极为有限。

阿尼什·卡普尔《万物内心之翼》(1990)中的岩石状外形,被覆以普鲁士蓝。

关于后来蓝色的合成过程,法国化学家让·埃洛于1762年指出:“恐怕没有什么比获得普鲁士蓝的过程更为特别;必须承认的是,如果不假偶然机会之手,则必须有深刻的理论来发明它。”德国化学家格奥尔格·  恩斯特·  施塔尔详细描述了这种蓝色色料在1731年的发现过程,到1750年,它在欧洲已广为人知。普鲁士蓝的价格只有群青(在1770年为每磅2几尼)的十分之一,是极有吸引力的替代品。

乔治娅·奥吉弗   《带燧石的鹿头骨》  关注公众号:老货圈

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画作中,不难发现普鲁士蓝。普鲁士蓝和相关的亚铁氰化物颜料今天仍然大量生产(方法远为简单),主要由于价格低廉而作为商业涂料受到青睐。这种蓝色也被用作印刷油墨,直到被苯胺染料取代。

然而,对于艺术家来说,普鲁士蓝仍然不能取代群青。和靛蓝一样,它带有淡淡的绿色调;正如乔治·  菲尔德所说,它可能不太稳定。到了19世纪的黎明,人们仍在竭力寻求强烈的、经济上能够承受的蓝色。

作为艺术的色料:伊夫·克莱因的《圣丽塔神龛的祈愿奉献物》(1961)

透纳很有兴致试验新型色料,有证据表明,他在19世纪20年代后期曾将合成群青用作水彩颜料。然而,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透纳冒险将这种新材料用在了油画上,除了一个事实:在他的两块调色板中找到了人造群青,其中一块是他在1851年去世之前最后使用的。事实上,据说透纳曾想从其他人的调色板上自取一些群青,关注公众号:老货圈。用于皇家美术学院一幅悬挂着等待上光的作品,但有人大喊那是“法国的”,也就是说是合成的,于是他便作罢。

河原温  《纽约公交大罢工》

到19世纪70年代,人造群青成为画家的常用蓝色——甚至比钴蓝更为常用,毕竟钴蓝明显更为昂贵。它在印象派画家的调色板,特别是在雷诺阿密集使用蓝色的《伞》(The Umbrellas,约1880—1885)中发挥着显著作用,也被塞尚用于精致的混色。梵高《麦田和丝柏树》(A Wheatfield,with Cypresses,1889)中的亮蓝色也靠它来表现。

2005年7月12日,“鬼谷子”元青花大罐,在伦敦以1568.8万英镑(约为2.45亿元人民币)由伦敦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凯纳齐竞得,创下当时中国文物拍卖天价。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单单是元青花这个概念火了 ,也带火了整个中国的收藏市场 !

那对最有名的纪年款元青花

和这位古董商人都在伦敦

元青花“至正十一年”纪年款象耳瓶 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藏

阿德比尔清真寺瓷屋内教士与仆人们和放在地上的瓷器合影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藏

景德镇窑青花波斯式执壶   15世纪西亚铜执壶

景德镇窑青花盘座   14世纪西亚铜盘座

景德镇窑青花烛台    14世纪西亚铜烛台

青花大盘大碗在奥斯曼帝国苏丹宴会

宋代时期

各地窑口

百花争艳

元代之后

汉人地位低下

青花瓷一家独大

元人绘 元世祖像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包容万象的大唐

青花瓷有过萌芽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下

就凉凉了

等到元代

专门烧制符合阿拉伯人口味的

青花瓷

伊斯兰瓷砖

伊斯兰风格陶瓷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在元的大背景下

宋瓷注定是消亡的

至于明代依旧流行青花瓷

那就是
“长期洗脑”的结果

我不反感青花瓷

但是乌压压一片蓝

总觉得压得喘不过气来

明代初年

皇家子孙和开国大将

却拿着元青花当宝贝来陪葬


两件元青花梅瓶分别放置在墓主人棺床的头部位置,一件属于郢靖王,一件属于王妃郭氏。郢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十四子,郢靖王墓是他与王妃郭氏的合葬墓。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沐英墓,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为国宝级文物,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也是国家文物局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明代初年这些达官贵人

当然很清楚元青花的存在

就是闭口不谈

花口莲纹大碗

牡丹纹花梅瓶(一对)

高 42厘米

托普卡帕皇宫收藏

麒麟飞凤蓝釉白花菱口大盘

口径 41.5厘米

托普卡帕皇宫收藏

青花凤凰瑞兽穿花纹四系扁方壶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莲池水禽菱口大盘

口径 45厘米

托普卡帕皇宫收藏

青花雉鸡竹石花果纹盘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波特博物馆藏

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

元青花昭君出塞图荷叶盖罐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元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

1980 年江西省高安市窖藏出土

高安市博物馆藏

青花云龙纹盘口梅瓶

口径 44.5厘米

托普卡帕皇宫收藏

青花莲池鸳鸯八方梅瓶

高 40.5厘米

青花草虫花卉八方葫芦瓶

高 60.5厘米

牡丹纹葫芦瓶

高 70厘米

青花缠枝莲花鸳鸯纹高足碗

英国牛津大学阿斯莫林博物馆藏


元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瓷罐 镇江博物馆藏

元 青花龙纹高足杯(正面)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元 青花龙纹高足杯(内部)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元 青花松竹梅纹罐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青花开光花鸟水禽纹六棱形瓶

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藏

元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整体)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花卉纹鼎(整体)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花卉纹鼎(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龙牡丹卷草纹双耳罐

青花云肩云龙纹罐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元 青花牡丹卷草纹梅瓶

元 青花宝相花卷草纹盘

元 青花莲池鸳鸯纹碗

元 青花牡丹卷草纹盘

元青花莲池双鱼纹盘,湖南省博物馆藏


元青花龙纹食盒   南皮县出土

元青花月映梅纹高足杯  定兴县出土

元青花龙纹高足杯 高碑店市立各庄出土

元青花龙纹高足杯 泊头市张庄出土


元 青花模印游龙纹高足杯

成交价:7,590,000 人民币

2018年6月19日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景元(一)——亚历山大瓶与元青花诸器名藏 Lot 5142

元 青花莲塘菱口折沿大盘

尺寸:直径39.8cm

成交价:4,920,000 港元

2018年4月3日 蘇富比香港2018年春季拍卖会 龙威天泽——私人典藏御瓷萃珍 Lot 3208

元 青花外缠枝莲内荷塘纹大碗

尺寸:直径29.5cm

成交价:3,622,500 人民币

2018年6月19日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景元(一)——亚历山大瓶与元青花诸器名藏 Lot 5145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尺寸:直径28.3cm

成交价:2,300,000 人民币

2018年6月19日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景元(一)——亚历山大瓶与元青花诸器名藏 Lot 5146

元 青花莲瓣火珠纹盏托

尺寸:直径15.4cm

成交价:1,610,000 人民币

2018年6月19日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景元(一)——亚历山大瓶与元青花诸器名藏 Lot 5138


元 青花鱼藻纹盘(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 青花鱼藻纹盘(底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 青花荷莲纹葵口盘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元 青花孔雀牡丹纹盘(正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元 青花孔雀牡丹纹盘(背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元 青花花果纹盘(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 青花花果纹盘(底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 青花双凤穿牡丹纹大盘 美国芝加哥博物馆藏

元 青花飞凤麒麟纹盘(整体)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飞凤麒麟纹盘(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飞凤麒麟纹盘(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整体)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莲花纹玉壶春瓶(正面)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元 青花莲花纹玉壶春瓶(底部)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元 青花莲纹玉壶春瓶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 青花道教人物梅瓶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元 青花云龙纹梅瓶(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云龙纹梅瓶(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鱼莲纹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元 青花龙纹大罐(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元 青花龙纹大罐(背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元 青花龙纹大罐(口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元 青花龙纹大罐(底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元 蓝釉留白龙纹盘(正面) 大英博物馆藏

元 蓝釉留白龙纹盘(底部) 大英博物馆藏

故宫藏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1950 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今江宁区)东善桥观音山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沐英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青花蒙恬将军图玉壶春瓶

1956 年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元 青花八方玉壶春瓶(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藏


元 青花花卉纹蒙古包模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藏

青花缠枝莲花杂宝纹蒙古包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托普卡匹皇宫 1472年建成的彩石砖阁

青花三顾茅庐图带盖梅瓶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元 青花莲池纹大盘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托普卡匹皇宫中的拼贴

瓷砖 16世纪后期 托普卡比皇宫博物馆藏

瓷砖 16世纪后期 托普卡比皇宫博物馆藏

青花缠枝花卉纹盏、盏托

1970 年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东窖藏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1973 年安徽省蚌埠市东郊曹山南坡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汤和墓出土

青花菊花蕉叶纹出戟觚

1970 年北京元大都北城垣桦皮厂东部城基下出土


元 青花麒麟纹大盘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

元 青花鱼藻纹大盘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藏

元 孔雀青花罐  大英博物馆

元青花“至正十一年”纪年款象耳瓶 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藏

2006年钟祥发掘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十四子朱栋和其妃郭氏的郢靖王墓,出土了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No.1  萧何月下追韩信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沐英墓,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为国宝级文物,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也是国家文物局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楚汉相争之际,韩信在项羽帐下不得重用。适逢汉谋士张良出外寻访帅才。张良访到韩信,并交与他一封举荐书,要他去见刘邦。韩信到达褒中时被夏侯婴引见给相国萧何,得萧何器重。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刘邦得知韩信出身微贱,不肯重用。萧何多次向刘邦奏本,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刘邦不允,非要等张良推荐的人才到来。韩信见相国再三保荐,汉王仍执意不听,便留诗一首,乘夜色弃官而走。萧何听说韩信离去,深恐失去人才,不顾道路艰难,戴月追赶。当见到韩信时,萧何在急累交加中,竟从马上跌下,仍苦劝韩信返回褒中。韩信深受感动,于是把张良的举荐书拿出。萧何喜出望外,与韩信一同去见刘邦。刘邦见到张良的举荐书,立即封韩信为大将军,并在萧何建议下,为其高筑将坛,登台拜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No.2  蒙恬点兵

这件“蒙恬将军”玉壶春瓶,是1956年湖南常德出土、现由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

秦始皇一声令下,蒙恬就点兵点将三十万,开到北方与匈奴对决,他一改多年来燕赵秦三国迎击匈奴以防守为主的战略,除了固守住秦国本土,还勇于出击扩大战果,收复了当初匈奴坐收渔利的灵州、胜州等河南之地(黄河以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这次作战中,他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但奇兵突袭,还身先士卒,获得了“中华第一勇士”的美誉。

No.3  尉迟恭单骑救主

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罐 广西区博物馆

剧叙尉迟恭为刘武周部将,曾在赤爪峪与三将军李元吉’作战中打了他一鞭,降唐后深恐元吉记仇,李世民请尉迟恭放心,遂赴京为之请赏。元吉为报一鞭之仇,与段志贤合谋,诬尉迟恭欲叛逃,将其下狱,欲害死。徐茂公追回李世民,元吉谎称尉迟恭已逃走,被他生擒。徐茂公使二人比武,尉迟恭三次空手夺元吉之槊,谎言不攻自破。时王世充部将单雄信来挑战,李世民与段志贤率百余骑前往打探,单雄信带三千人马赶来,段志贤溜走,李世民被围于榆科园,危急时刻,尉迟恭赶到,鞭打单雄信,并夺其槊,单雄信逃走。徐茂公为之庆功。

No.4 鬼谷子下山

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拍卖会上,拍出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鬼谷子下山的故事主要来自《战国策》。故事讲述了在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打仗,为齐国效力的孙膑被敌人俘虏了,他的师父鬼谷子前去救援,带领众人下山。元代青花人物罐描绘了鬼谷子下山的过程,鬼谷子坐在狮虎拉的双轮车上,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其中一个人打着一面写着“鬼谷”二字的旗帜。

No.5 昭君出塞

 元青花“昭君出塞”罐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国力强盛。那时北方的匈奴经过汉武和昭宣时代的轮番打击内部开始分裂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称藩归附汉朝并亲来长安朝觐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入朝,自请为婿。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赐给呼韩邪。

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天子又难于失信。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毛延寿。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No.6  周亚夫屯兵细柳营

元青花“周亚夫屯细柳营”罐 日本安宅美术馆

西汉时候,将军周亚夫治理军队十分严格。他的军营中的军纪,是谁都不能违犯的。

有一年,为了对付匈奴人的侵犯,在京城长安的附近,驻扎了三支军队。一支驻霸上,
一支驻棘门。周亚夫统领一支,驻扎在长安西北面的细柳,叫做细柳营。

有一天,汉文帝决定亲自到几个兵营里去慰问部队。他先到霸上和棘门。这两个军营门
口的卫士看见天子驾临,连大气都不敢出,赶紧跪在地上迎接。在随从们的簇拥下,汉
文帝长驱直入开进军营,而且还在军营里策马奔驰。

接着到细柳营。这里的军官和士兵,一个个身穿铠甲,手拿刀剑,腰悬弓矢,威风凛凛
。汉文帝的先头人员到了,卫士把他们挡下,不让进去。他们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
“皇上说到就到,你们敢不放我们进去吗!”卫士回答说:“周亚夫将军军令,在军营
里只服从将军的命令,不管皇上的命令。到了这里,要按细柳营的规矩办。”

这时候,汉文帝到了,卫兵照样拦住不叫进去。汉文帝没办法,叫人拿出符节,让卫士
进去交给周亚夫,传话说:“天子到军营里慰劳部队。”周亚夫这才下令打开营门,迎
接皇帝。汉文帝打起马想往里跑,卫士说:“周将军有令,军营里不准骑马奔跑!”汉
文帝只好下马,慢慢地走。

汉文帝来到周亚夫营帐门口,周亚夫向皇帝站立作揖,说:“我身穿铠甲,无法行跪拜
之礼,只能用军礼来迎接天子啦!”汉文帝有点不愉快,可是一想,周亚夫做得也很对
呀。于是他让随从也躬着身子对周亚夫说:“天子恭敬地慰劳将军!”

事后,汉文帝不止一次地称赞周亚夫说:“嗯!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才呢!有他治理出
来的军队保卫国家,还怕敌人来进犯吗?”

No.7  百花亭

“百花亭”青花罐 日本万野美术馆

场景取材于元代无名氏所著杂剧《逞风流王焕百花亭》。剧写汴梁书生王焕多才多艺、能文能武,人称“风流王焕”。清明春游,与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于百花亭,各有眷心。经人撮合,遂往贺家游宴,与怜怜约为夫妻。半载囊空。会西延边将高邈来洛办军需,欲娶怜怜为妾,鸨母遂逐焕,嫁怜怜于高。怜怜暗与焕私会,赠以路资,劝往西延立功。焕投经略种师道,以军功授西凉节度使。高因娶妾擅用公款致军需缺额,师道拘而询问得实,遂办高之罪,并断怜怜归焕。

No.8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青花罐 裴格瑟斯基金会藏

三顾茅庐是汉末时期,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在“三顾茅庐罐”上诸葛孔明头系软巾、身穿长袍,盘膝坐在苍松之下,书童双手捧书箧站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垂柳。树下刘备戴交脚幞头,着长袍,躬身拜谒。关羽和张飞在一边窃窃私语,画中把诸葛亮的高逸潇洒、刘备的求才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焦急烦躁的神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元代高超的绘画技艺。

No.9  孟月梅写恨锦香亭 

元青花“孟月梅写恨锦香亭”罐 2005佳士得4716万港元

取材于元杂剧,故事叙述唐玄宗时一对才子佳人如何相识、战乱分散、战后团聚的情节。画面绘主仆仕女二人在花园中赏花,鲜花盛开,树木葱茏,山石芭蕉树边、“锦香亭”旁侍女指点前面在说着什么,女主人似乎心事重重,怀念失散的心上人。

No.10  四爱图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现在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两件梅瓶分别放置在墓主人棺床的头部位置,一件属于郢靖王,一件属于王妃郭氏。郢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十四子,郢靖王墓是他与王妃郭氏的合葬墓。

四爱图梅瓶上分别绘有   “周敦颐爱莲”   “陶渊明爱菊”    “王羲之爱兰”    “林和靖爱梅鹤”。

出自元代 虞集《四爱题咏序》

虞集,出身于官宦世家,先祖虞世南为隋末初唐时的大文学家,五世祖为南宋大破金军,取得采石矶大捷的虞允文,母亲杨氏为国子祭酒杨文仲之女。由于他学识卓越而为官方欣赏,便被升为国子助教,不过汉人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为官,是很不容易的 。

明明是蓝色的

却叫“青花瓷”

相信有一天

真正的青瓷

会再次成为

审美的主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釉里红
明代洪武官窑世界各国地区博物馆都有收藏,哪个博物馆的更好?评论区留言
元瓷 - 1(明早期墓葬十大出土元青花瓷器)
极品元青花
中外各大博物馆藏梅瓶欣赏,精品!
馆藏梅瓶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