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自然观浅议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中医奠基之作,不但富含医学知识,还综合了古代宇宙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学等知识,这些自然科学知识反映了《内经》对大自然的看法,构成了《内经》的自然观。对于《内经》的自然观,当今学术界多从哲学角度去审视它,强调其哲学属性和思辨意义,而较少从古代自然科学的视角去探讨它的具体内容。然而,《内经》作为一部医学经典,它不同于其同时代的文、史、哲类著作,其自然观是对古代具体自然科学知识的反映,尤其是对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医学等的反映,《内经》的自然观是以一定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将人纳入自然环境之中进行考察,探索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了“天人相应”医学理论体系。这一医学思想要求其对天地关系、宇宙空间结构、人与宇宙间的关系等有充分的认识,而这些知识构成了中医的自然观。本文以古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探讨《内经》的宇宙观、天文观、物质观和“天人相应”整体观,以认识《内经》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内涵。

宇宙观

我国古天文学对宇宙结构、天地关系以及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天体运动位置和运动规律有深刻的认识,这是《内经》构建自身天文理论的大背景。

关于宇宙结构,《内经》主要有两段文字,一是《素问·天元纪大论》[1]:(A)“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二是《素问·五运行大论》[1]:(B)“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

这两段话阐述了《内经》所秉持的宇宙天文观,其中A出自《太始天元册》,顾名思义为探讨宇宙天体的专著。我国古代对宇宙结构的探讨主要有3种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天似盖笠,地法覆盘”;而浑天说则认为地球和宇宙是球形,并将宇宙比作鸡蛋,将大地比作蛋黄,为宇宙之心,而日月星辰则附于宇宙壳上绕地球旋转,浑天说还认为天球的下半部分充满水,地球悬浮于水面之上;宣夜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日月星辰自由地漂浮在宇宙之中,由气维系着[2]。

比照《内经》,可以看出,“太虚(宇宙)辽阔”,反映了宇宙的广袤无垠,突出了宇宙漫无边际。“肇基化元”的“元”指宇宙本元,也即气。该句阐述了宇宙的基本形态和基本物质。而“九星悬朗,七曜周旋”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九星和七曜的运动,还突出了七曜与九星的不同,七曜为“太虚”之“纬”[3]。九星为北斗九星,在北方上空高悬而明亮,终年不落,不同于七曜那样环绕着地球“周旋”。古人以北极星定北方,将北极与大地的连线作为天轴,其它星球则环绕着天轴旋转。又B“地为人之下,大气之中者也”表明了大地为宇宙之中心。这两段话揭示了《内经》所持的宇宙空间结构:以地球为宇宙中心,地球和极星连线为天轴,众天体绕地球和天轴周旋(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内经》的宇宙模型博取了浑天说和宣夜说之长,更符合现代宇宙学的观点。《内经》对宇宙的这一认识与现代天文学对标准宇宙模型的定义十分类似,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图1  《内经》中的宇宙空间结构

天文观

天文历法,是《内经》的重要内容。在《内经》中,历法又被称之为“气数”,“气数者,所以纪生化之用也[4]。”《内经》研究天文历法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天地阴阳之气的消长、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从而掌握时令气节对万物生化和人体生命节律的影响。

《内经》在其对宇宙的认识基础上,将宇宙想象成一个天球,并在上面建立了3套天文坐标系:地平坐标系、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该宇宙模型也是古天文学常用的宇宙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球形代表天球,地球为其中心(未予标出),ZZ'表示天顶和天底(以北半球观测者水平面中心垂直线为基准),PP'为天轴(地轴的延长线),SN水平面为地平坐标系,QQ'Y为赤道坐标系,WW'Y为黄道坐标系。为便于计算,天空中的所有天体都想象成分布于天球上。其中,北斗星分布在北天极区,二十八宿分布于赤道圈附近,日月运行于黄道圈。PP'天轴带动整个天球上的星体做左旋视运动(观测者面向北方),而太阳既随天球做左旋周日视运动,又相对于恒星星空做右旋周年视运动。该天文坐标系是《内经》研究日月星辰之象,确定时间周期,制定历法,以观察气候变化的基本坐标系[4]。

1. 地平坐标系(SN圈)  

取地平面为基本圈,将其延伸与天球相交,取南点或者北点为原点的坐标系。地平坐标系最初被5等分,为木火土金水五方经位。古人将天赤道附近全天恒星依据五方经位划分为五方星辰,认为它们绕地球周旋,依次临御于五方上空,从而产生五季,并将五季的气候特点概括为寒暑燥湿风五气,如“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1]。五行之气在《内经》里有重要意义,它在天表现为寒暑燥湿风5种气候状态,在地为具有生长化收藏功能的有形之气,“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1]”。除了将地平圈划为五方位,《内经》还将其划成12个方位,以十二地支相配,以北斗斗柄指向辨别季节,并将十二地支映射到黄道上去,与黄道的时间节点形成对应。

2. 赤道坐标系(QQ'Y圈)  

赤道坐标系是太阳在天球上周日视运动的轨道,取天球赤道为基本圈的坐标系统,以天赤道与天子午圈(SNZ)的北交点N为原点。天赤道上有二十八宿恒星分布于四方天区,《内经》以《尧典》时代冬至夜半的天象为据(此时虚张二星宿位于子午圈上,房昴在卯酉圈上),用二十八宿标度赤经。二十八宿旋转一周为一日,用以确定日周期。如《灵枢·卫气行》“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5]”。《内经》还用十天干划分赤道圈,用以表示天体的地平高度。二十八宿和十天干常配合黄道和地平坐标以确定日月星辰的运动轨迹。

3. 黄道坐标系(WW'Y圈)  

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运动轨迹是黄道圈。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与黄道成5°8'43''交角,因而在以地球为中心时,月亮和太阳的运动反映在天球上则表现为日月绕黄道作周年视运动。《内经》以气候变化为基础将黄道分成多个节点系统,包括将黄道四分以对应四季,六分以对应六气,八分以对应八正,十二分以对应十二次,二十四分以对应二十四节气,这些节点是标记日月运动轨迹的“天度”,“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1]。”《内经》认为,地平圈五方五位的旋转布施五行之气,而日月旋转则布施六气,两者综合作用于地球,产生地平空间气候变化。《内经》以天干、地支等天文时间节点配合五行和六气,建立了五运六气气候分析模型,有人称之为医用五运六气历,是《内经》依据天文之象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重要理论。

可以看出,《内经》所构建的天球模型中的坐标系与虚拟的坐标系不同,它是宇宙天体实体的模型化,具有时空意义和运动性质。《内经》的宇宙模型不但突出了宇宙的宏观整体形态,还清晰地反映出日月星辰具体的运动规律及其与地面间的关系,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出宇宙-日月星辰-大地的动态空间结构。

《内经》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引起宇宙之气向地球布施,从而产生地球上阴阳消长的周期变化,表现为昼夜、四季等时间周期,即“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内经》根据各天文坐标节点系统确定出年、月、日、时等各时间周期,建起了完善的历法,并以历法为时间基准,掌握时令节气的变化及对气候物候和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物质观

物质观是人们对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的看法,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根本性观点之一,它与宇宙天文观紧密相关。

前文在探讨宇宙观时就提到《内经》对物质的认识,“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内经》认为宇宙天体皆为气所生。气充斥于整个宇宙,分化为阴气和阳气。“阴成形,阳化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1]”,阴气、阳气分化而产生天地。又“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太虚),所以列应天之精气(星辰)也[1]”,地与天气相互作用化生万物,而天之精气则产生日月星辰[3]。可以看出,《内经》所秉持的物质观为气一元论思想。

气一元论思想除了从哲学层面对宇宙天体的生成和演化作出解释外,还有具体的内容,用以阐述宇宙天体的运动状态。在《内经》的宇宙模型之中,气是沟通天地、维系日月星辰运行的物质和能量,而日月星辰的运转又影响宇宙之气布施于大地,即五行之气和六气的布施。天地之气互相交感,从而产生四时、五行、六节的气候变化,并有了生态圈内的生长化收藏。

在这里,气是十分具体的,它有具体的运动空间-宇宙;具体的运动天文因素-日月星辰的运转;其运动状态具有时间可量化性-以各天文节点为标识的时间系统;其运动效应是具体的-地平空间里不同时段的气候物候具有相变特征。可以看出,《内经》气的运动变化所呈现出的自然现象是直观和具体的,具有时间可量化性和现象可重复性。《内经》气的概念与其宇宙结构和天文历法思想是一致的,是《内经》宇宙动态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

关于中医物质观,现行中医教材除了将“气”当作物质的本元外,还将五行解释为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然而,五行并非五元素。对此,李约瑟在阐述《尚书·洪范》时就提出“五行的观念,并不是五种基本物质,而是五种基本程序[6]”,并指出原始五行产生于古代天文学。如果我们通观历史上关于五行的各种说法,就会发现“五元素”这一提法始于近、现代中西方文化汇通之时,是近代哲学上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世界由“土、气、水、火(Four Elements)”和“以太”5种基本元素(Five Elements)组成。在近代中西方文化汇通时,翻译家为了翻译五行就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对应词汇,恰好有“Four Elements”与五行中“木火土水”对应,从而使五行对应“Five Elements”,将五行变成“五元素[6]”。由于这一结果正好可以“证明”我国古代也有朴素原子论,因而受到近当代学者的争相追捧。然而,五元素说使五行远远背离了其天文原旨,极大地模糊和掩盖了它的本质思想。

对于五行的天文内涵,陈久金等[7]做过探讨,他认为五行并非物质概念,而是远古天文学概念,与古天文学中的五方概念一致。而顾植山[8]则明确指出中医的木火土金水仅具符号意义,不具有哲学上所赋予的义理,五行被换作其他任何符号亦不影响其含义。中医的物质观只有一个,即气一元论,它也是我国古代通行的物质观念[9]。

“天人相应”整体观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一个根本观点,其核心思想是把天、地、人统一于同一宇宙动态空间结构之中,把人作为这一空间的一个子系统,强调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地平空间气候变化、宇宙时空变化的动态对应性[10]。《内经》“天人相应”整体观是基于气一元的物质思想和其对天地结构的认识之上的。

天人一气

《内经》从气一元的物质观出发,认为宇宙之气聚而成形,形散而为气。人处于天地自然中,也为气所生, 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由于人为天地之气聚而成,因而组成人体各部分以及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血津液等也皆为气,“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5]”。

人体之气有一定的运动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1]。”人体也为一生化之宇,气血津液的循环和代谢表现为气的升降出入,即气的运动,从而才有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人体生命也才得以维持。

人处于天地之间,其气的升降出入亦受到天地之气升降变化的影响。《内经》认为人处于天地“气交”的空间内,“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天地之“气交”具体为“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也。”天有五行之气和六气,地有生长化收藏的成形之气,二者皆为宇宙之气所化,交于地平空间之中,从而产生各节气变化,使万物生长化收藏,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有序。天地之气交正常,则气候变化正常,而人亦能适应;若天地气交失常,则会引发异常气候,导致自然生化紊乱,亦引起人体气机紊乱而生病。

人秉天地之气生,与自然之气化规律同步,通过对自身气机的调控以适应自然时空变化,从而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相对稳定。天人一气体现了宇宙间物质的统一性和物质运动的一体性。

天人同“道”

关于道,《素问·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五运即五行。“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四时以生长收藏,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四时五行皆为气候物候变化规律,为同一性质之“道”。而四时之变又为阴阳之推移,《管子·乘马》[11]“春夏秋冬,阴阳之推移。时之长短,阴阳之利用也,日月之易,阴阳之化。”阴阳之推移形成四时,亦形成五行。关于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阳化气,阴成形”,“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可见,阴阳的本质为气的两种分化。由于日月星辰的旋转,“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之气互相作用(气交)形成地平空间中状态不同的四时、五行、六节等气候状态,从而有了地球的“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由此可见,《内经》的“天地之道”是指日月星辰的运转使宇宙之气布施于地球,从而产生地面阴阳消长、气候变化规律。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天地之道”本质上反映了太阳系星体的运行,尤其是日-地-月的运行,对地球空间的物质能量循环所产生的周期性效应。在《内经》所持的宇宙模型中,日月星辰的运动轨迹都有固定的“天度”,即《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谓天度者,以制日月之行也”。这些代表时间推移的天文节点(“天度”)与地球空间的物质能量状态一一对应,而地球空间的物质能量循环亦通过物理方式作用于人体的物质能量循环和代谢过程,从而影响人体气血运行、脏腑器官的功能状态。

《内经》广泛总结了各天文时间系统与人体生理功能的关系,包括五脏应五行和六气,十二经络应十二时和十二月,穴位应十二时,卫气循行应昼夜,脉相应四时,面色应时等,这些对应关系组成了《内经》“天人相应”最为具体的体现,它们渗透于中医的生理、病理研究和诊断治疗过程的方方面面。

“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其小可为某一具体事物的规律,其大可为哲学抽象概念。然而《内经》中的“道”始终没有脱离开天、地、人这一客体,没有脱离开具体事物的规律。“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指人气变化)”,即“道”就是天、地、生命之规律,就是指日月星辰运转、地球气候变化、人体生命运动的规律。《内经》以气一元思想将天、地、人从物质层面统一起来,又以天文时间节点(即历法)将天、地、人的变化从时空层面统一起来,从而构建出“宇宙-日月星辰-大地-人”这一具有时空动态性的自然体系,也即“天人相应”自然观。“天人相应”反映了中医对宇宙天文、气候物候和生命的一体性认识,是相关自然科学的总体概括,是中医探索人体生理病理的天文和气候影响因素的智慧结晶,是中医的核心思想。

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经》的宇宙观、天文观、物质观和“天人相应”整体观不是由几个抽象的哲学或者文化概念堆砌而成,而是具有扎实的古代自然科学基础,有具体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推理逻辑,具有自然科学逻辑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内经》自然观的古代自然科学内涵给对当下的《内经》研究带来启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当避免“先入式”地将一些中医思想限定为哲学或者其他范畴的概念,而是应当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思考和研究它们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和方法,从而明确其本质内涵和医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孟景春.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71,602,569,96,47,601,248-249,624-626,569,53,629.

[2] 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任应秋,刘长林.《内经》研究论丛[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242-243.

[4] 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076,2069-2084.

[5] 李照国,刘希茹.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912,460.

[6]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325-364.

[7] 陈久金,卢央.彝族天文学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278.

[8] 顾植山.从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的关系谈五运六气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6):463-466.

[9] 程宜山.中国古代元气学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10] 祝世讷.研究和发展现代天人相应论[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5):288-292.

[11] 谢浩范,朱迎平译注.管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55.

(收稿日期:2015-09-30  编辑:谌海军)

下载《中医药导报》APP,遇见更多中医大咖

商务合作电话:0731-85415606

安卓下载通道

作者:张青龙,郑晓红,马伯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中的天文学知识
从“数星星的孩子”到天文学家,张衡的浑天说浑天仪对天文的影响
基于时空气合一的六十甲子天文历法研究
《黄帝内经365》--022.天体与天球
中国“浑天说”与西方地心说
八字四柱的天文学根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