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怕自己坚持不下去?那就公开吧

大家好,我是彭小六。
今天我们读《影响力》的第三章《承诺和一致性》。

1. 我们倾向于言行一致

心理学家们很早就懂得一致原理对人们行为的巨大影响力。他们都把这种保持一致的愿望看成是主宰我们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动力。
但是,这种要保持一致的倾向是不是会强大到推动我们做出平时不可能做的事情呢
对这个问题,回答毫无疑问也是肯定的。
这种要做到(而且显得)一致的驱动力可以转化成一种杀伤力极强的社会影响的武器。在它的影响下,我们经常会做出一些明显违背自己利益的事情来。
比如:

心理学家汤姆斯·莫拉蒂在纽约市海滩导演的一场偷窃实验。这场实验的目的是要观察旁观者会不会不顾自身的危险来阻止一场犯罪。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研究者的同事在海滩上随便找到一个人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把海滩浴巾放在离他大约五尺远的地方。随后该同事很轻松地在浴巾上躺下来,用一个随身带着的收音机听了几分钟音乐,然后便放下收音机站起来,悠哉游哉地沿着海滩散步去了。几分钟之后,一个扮成小偷的研究者走了过来,假装要偷走他留下的收音机。当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一定猜得到,大部分实验对象都是不会铤而走险去阻拦那个小偷的——在这场偷窃剧上演的20次中,只有四个人站了出来。但同样的程序稍微改变一下又重演20次,却有了很不一样的结果。这一次,在动身去散步之前,同事简单地对实验对象说了一句“注意一下我的东西”,而每一个实验对象都答应了。
现在,由于受到一致原理的影响,20个实验对象中的19个都变成了挺身而出阻止犯罪的人。他们追赶小偷,叫他停下来,要求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有的甚至与他拉拉扯扯,或者干脆把收音机从他手里夺了过来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当你要让别人对你有好感,你可以让他帮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了。
比如,你向对方借用一下笔或者纸,只要他答应了你,那接下里的会议中,他为了保持一致性,就会继续和你合作。

2. 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强大的动力来保持一致?

要明白这一点,必须认识到在很多情况下保持一致都是一种很有益的行为,而且也是非常得体的。
自相矛盾普遍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品性。
如果一个人的信仰、言辞、行为相互矛盾,这个人就会被看作优柔寡断、头脑混乱、两面三刀、甚至有精神病。
而另一方面,高度的一致则是和坚强的个性和优越的智力联系在一起的,是逻辑、理性、稳定和诚实的核心。
英国伟大的化学家迈克·法拉第说:“人们对一致已经接受和承认到了这样的程度——有时候一致甚至比正确还重要。”



因此,很显然,在我们的文化中,始终如一的个性是受到高度评价的,而且这也是很有道理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始终如一,往往都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否则的话,我们的生活只会更加艰难、更加没有规律,有时候甚至完全乱了套。

3.坚持不下去?那就公开承诺吧

在你阅读如何防止自己“别随便做承诺”之前,我们先看看如何利用承诺来做一些对我们有益的事情吧。
比如,将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公开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默顿·多奇和哈罗德·杰拉德做了一个很有名的实验证明了公开做出的承诺的确更可能导致随后的固执一致的行为

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要大学生们在脑子里估计他们看到的线条的长度。有一组学生必须把他们的估计公之于众。他们要把自己的估计写下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再把这张纸交给主持实验的人。第二组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初步估计做出承诺,但他们只要私下里把这个估计写在一个写字板上,在别人看到之前就可以把它抹掉。第三组学生则根本不用做出任何承诺,只要把自己的估计藏在脑子里就可以了。
用这样的方法,多奇和杰拉德巧妙地让有些学生做出了公开承诺,有些学生做出了私下承诺,而有些学生则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多奇和杰拉德想要知道的是,在这三组学生中,哪一组在得知他们的估计不正确之后更可能坚持他们最初的判断。因此,在学生们做出估计之后,实验者给所有的学生都提供了新的证据,指出他们最初的估计是错误的,而他们这时候也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估计。

结果很清楚。
那些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估计写下来的学生是最不忠实于自己最初选择的一群人
当新的证据被提出来,对那个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脑子的决定的正确性提出疑问时,这些学生轻易地就放弃了他们先前认为是“正确”的决定。
另一方面,跟那些没有做出承诺的学生相比,那些把他们的决定短暂地写下来的学生在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决定时就表现得不是那么踊跃了。
虽然他们的承诺是在匿名的情形下做出的,但写下他们的最初判断这一行为还是使他们对与最初判断相矛盾的新信息产生了抵触情绪。
不过多奇和杰拉德发现,那些把他们的最初决定公之于众的学生,才最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立场
公开的承诺已经把他们变成了最僵化、最固执的人。



人们会更加忠实于自己的公开决定,很有实用价值。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原则来做一些我们经常容易变卦的事情,不如习惯养成。

4. 怎么保护自己?

和往常一样,这一章的也有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当然我更想听听你遇到的坑和你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是彭小六,我明天见。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力》:历史上最强大,最震慑人心,最诡谲的心理学畅销书
承诺和一致思维模型-警惕承诺和一致的行为陷阱
让人们做出承诺并履行
影响力
你被“情感绑架”了吗?
中小学教师师德承诺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