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不好时间管理的你应该试试精力管理(下)

上回书说到,我会在下篇里介绍自己在精力管理当中使用的三种工具。现在,就来揭晓这三种工具了。其实也没有什么惊为天人的东西,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这三种工具分别是:时间管理矩阵、圆方规划图和每天三件事。

一、时间管理矩阵

这个矩阵想必所有了解过时间管理的人都不会陌生,这简直就是时间管理的入门理论嘛。根据这个矩阵,后人发展出了很多很多的工具、方法,但那些工具、方法这里不表,只说时间管理矩阵本身。时间管理矩阵,之于我是一种“战略”,它告诉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投向哪里、我应该如何在事件中进行取舍。此外,它也是一个检验标准,如果某段时间,精力都集中到了其中一个象限了,那么我就需要去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优化。

干巴巴地说了一段,下面上图来让大家重温一下时间管理矩阵长什么样子吧



如果想要详细重温一下时间管理矩阵,建议去参考史蒂夫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的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毕竟他老人家比我讲的好多了)。

不过只是看到这样一个图,恐怕很多人和我一样是没有什么感触的。我就算不按照这四个象限去安排自己的精力,又会有什么大问题吗?直到我在我师父王鹏程老师的课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的时候,我才醒悟过来,上图:



生动形象吧?这下,我终于明白了时间管理矩阵的真谛(话说我也是够笨的)

二、圆方规划图

圆方规划图脱胎于生涯平衡轮,是一种可以比较好地让人认清生活全貌,并在其中快速选出焦点的工具。这个工具在很多的场合都有听说过——古典老师叫它“生命之花”,我师父王鹏程老师称之为“圆方规划图”,其实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精进。

又是干巴巴说,下面用自己17年的圆方规划图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请看官们忽略我那歪歪扭扭的字,图中蓝色部分为16年满意度得分,黄色部分为17年的满意度期待得分)

如图,生涯平衡理论将一个人的生活分为了八个维度,分别是:个人成长、自我实现、职业发展、财务以及朋友及他人、家庭、健康和娱乐休闲。其实这八个维度只是根据大数据进行的概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进行“私人订制”。

具体要怎么去画圆方规划图呢?一共分成四步:

Step One:评估现状

在每个维度上,你对现状有多满意

Step Two:写下期待

在每个维度上,你期待能有多满意

Step Three:立下方案

在方格中写下,为提升满意度而要采取关键行动(那些可以最快见效和可以最大幅度提升满意度的活动)

Step Four:定出日程

我举例子用的是17年全年,不过圆方规划图要想起到实际督促的效果,那就必须去细化到季度、月度,来明确每个时间段内想要提升的方面和需要采取的行动,比如说你可以确定某个季度或月度的主题是什么,在当时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进去进行“攻坚”。

还特别说的是,月度的规划最好是结合日程表来做,因为我们需要把事情都定下Deadline,即某个日期一定要完成某项目标,或者是要完成到什么进度。举例来说,我希望简书写满五万字,因为是刚刚开始去写,所以我希望我在一月份先养成动笔的习惯,我的目标就是在26号之前写大约4篇、6000字。

这么做的原因一是日程表便于每天查看,进行提示;二是圆方规划图不是做一次就OK了,它是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去不断优化、调整的,月度日程表便于进行定期总结,及时根据完成和未完成情况去分析原因并调整计划。

三、每天三件事

到了最后一个工具了,当我们做完了年度、月度的规划图,明确了要在哪些方面采取什么行动来提升了。那如何让规划更好地指导每天的生活呢?

其实列清单是最好的办法,不过列清单对于我不太适用,所以我一直在用的是“每天三件事”。在实践“每天三件事”的过程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上个图说一下。



其实,“每天三件事”和列清单的基本逻辑是一致的,只是进行了精简。顾名思义,“每天三件事”就是列出当天要做的最关键的三件事,必须要完成或者说要进行推动的。当然,三件事是有格式的,图中的第二点就是个人常用的格式。三件事我会按照“任务-进度-后续行动”来写,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在项目型事件上表明进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完成的百分比,如简书五万字(已完成10%);另一种是天数,如每日KEEP(第X天)。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要写“小确幸”,之所以要写下“今日小确幸”是根据自由控的特点来的——情绪的好坏,往往对自由控们的效能有很大的影响,写下小确幸可以有效帮助确定积极情绪哟,从而有助于目标完成。

上图中的第三点是想要告诉大家,一定要借助纸笔和公众承诺的力量来督促自己。如果你只是在自己的脑子里打着小九九,往往不做就不做了,你会进行自我安慰——人是最擅长这种事情的。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惰性,请写下来!请发出去!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身边人看你的眼光会不一样哟!

第三点里还要想说的就是三件事的选择顺序——先NB象限后苦B象限,一定要有这两个象限的事情。之所以没有2B和傻B象限的,是因为这两个象限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提醒,你就会做啊!

写在最后的话

FBI原则和三个工具是相辅相成的,三个工具是FBI原则的体现,FBI原则也会指导三个工具的使用;三个工具也是相互联系的,“时间管理矩阵”是后两个工具的基础,是指导和验证后面两个的标准;“圆方规划图”可以明确个人需求,告诉你要采取的行动,“每天三件事”是“圆方规划图”的延伸,让规划更落地。

精力管理是动态的过程,核心是“抓大放小、效用最大”。为了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三个工具的使用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优化,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

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帮助更多人找到正确打开的精力、掌控生活的方式,那样再好不过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使用Google进行时间管理
为什么说时间管理的精髓是“收拾”时间呢?
教你几招关于时间管理
[原创]管理精力,而非时间——精力管理模型应用指南
时间管理篇一——整体规划
别闷着做事,要会向上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