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老中医经验集】秦伯未治痰八法


1.宣肺化痰法: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外感咳嗽,其病邪在表,病位在肺,治以祛除外邪为主。邪属风寒,用辛温宣肺解表以治咳,结合化痰就形成了宣肺化痰法。常用药荆芥穗、 防风 、薄荷叶、 紫苏叶、 苦杏仁 、象贝母 、苦桔梗。若风寒重,见恶心,痰白多沫加生姜,若咳嗽上气重加前胡以降逆,若胸膈满闷、恶心气逆去象贝母,而加紫菀,紫菀与桔梗一升一降更为协调,若咽喉痒可加胖大海、蝉蜕;若头胀或痛加菊花。

2.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肺有痰热,口渴咽干。痰热大多由风温所致,所以初期治法,应以清宣为主,日久热重可用清肺泻肺,或者配合清凉化痰,便形成了清热化痰法。常用药 霜桑叶、 苦杏仁 、川贝母 、瓜蒌皮 、枇杷叶 、桑白皮 、地骨皮。若见头目症状加菊花;若咳嗽重者加前胡,外感已解者可用白前;咳嗽咽痛,痰咯不利者加荸荠。

3.肃气化痰法:适用于肺寒痰凝,痰喘上气。肺主肃降,肺寒痰凝,必致上气,急予肃气宣散,寒痰上逆应予温化,务必抓住肃气温化两端为要。常用药 旋覆花、 仙半夏、 紫苏子 、化橘红、 白芥子、 莱菔子、 六神曲。 如痰凝者加海浮石、海蛤壳;若肺寒重则加紫菀、款冬花;若湿重宜利,可加薏苡仁、冬瓜仁。

4.燥湿化痰法:适用于湿聚痰凝,咳嗽泛恶。肺寒痰凝,病因肺寒,治以温肺;湿痰凝聚,病在脾胃,治以燥湿。一般化痰药均偏重于肺,而湿痰的病位在脾胃,除咳嗽外,主要表现为恶心、呃逆、胸闷、纳呆等,故治湿痰者要兼顾燥湿、理气、化痰三个方面。常用药制苍术、 姜半夏、 制川朴 、化橘红 、炒苡米、 淡干姜、 炒枳壳。 若命门火衰者宜温肾,加肉桂。

5.温化痰饮法: 适用于脾肾寒而痰饮上泛,气急咳喘。痰饮是痰证中的一个特殊证候。其病位主要在中焦,是中阳虚弱所致,其邪又为阴邪,所以治疗时应以健脾扶阳之法。仲景之“痰饮当以温药和之”即指此。常用药云茯苓、 川桂枝 、炒白术、 炙甘草、 淡干姜 、五味子 、仙半夏。外寒重加麻黄,内饮重者加细辛,若需理气化痰加陈皮,若喉间有水鸡声加鹅管石。

6.清降痰热法:适用于热痰上冲,神迷气窒。以上1~5法,主在肺、脾,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痰饮等症,本法系痰热上冲,头目神明之府受扰,应予清降痰热为治。常用药炙桑皮、 胆南星、 天竺黄、 淡竹沥、 石菖蒲、 瓜蒌仁 、江枳实。若气郁加郁金,痰声辘辘加川贝母,经络不通加丝瓜络。

7. 攻逐痰积法:适用于痰饮停聚,悬饮、支饮。对于顽痰停聚,化之不去,消之不散,用攻逐之法。轻症用礞石滚痰丸之类,重症用控涎丹之属。对于痰饮轻者用葶苈泻肺汤,重者用十枣汤。方剂虽有轻重,均为攻逐峻剂,不宜多用久用,对于体质虚弱者更应慎用。常用药葶苈子 、竹沥、 冬瓜子、 芫花 、甘遂 、建泽泻 、控涎丹

8. 消磨痰核法: 适用于痰气凝结,瘿瘤瘰疬。瘰疬都由痰浊郁结与肝胆气结而致,治疗主用软坚消磨,更应疏肝理气,即痰核是标,肝胆气火为本,是应标本兼顾。常用药、 大贝母 、白僵蚕、 山慈菇、 海藻、 昆布、 仙半夏、 化橘红。若肝郁者加柴胡,肝火者加夏枯草,血虚者加当归、白芍。

《秦伯未临证经验集粹》,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凤岐吴大真王雷

-----------------

中医的精华在经验

中医的经验要升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推荐-每天两分钟学中医--第八讲 补益虚损的“补法”
【秦伯未:治痰八法】
中医文献我的学术经验
秦伯未:治痰八法
新冠病毒感染后“白肺的中医辩证”
冬季咳嗽种类多 一一对症药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