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云贵高原的乌蒙山 有一群孩子在写诗唱诗

央视2月7日刚落下帷幕的《中国诗词大会》中,上海复旦附中小才女武亦姝夺冠掀起了热议。观众重新发现和欣赏了诗词的美妙,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一时间重回人们之口,读诗背诗中,古人眼里的风景似乎也能历历在目。尴尬的是,“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就连文人也不再能保证“出口成诗”。诗歌的重要性正在退化,如今教育中虽然还保有大量古文诗词,老师们也不会再要求学生尝试自己写诗创作了。

在去年年底,有一群在云贵高原写诗的孩子们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众筹,孩子们的书籍《乌蒙山里的桃花源》得以出版,书里包含了他们的诗、画和故事,透露着他们对大自然的独特理解。去那里支教的老师实践了“诗性教育”,把诗带给孩子们,并把诗编成歌,让孩子们的歌声飞出了深山。诗歌被真正融入到了边远地区的小学教育之中了,不是追逐时髦,也不是突发奇想,那些默默奉献的老师,早已将诗歌带到了贫瘠的角落。从他们身上,教育孩子学诗的真正意义也许能得到回答。

“诗性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学诗?

“孩子天生就有诗性”,两年前远赴偏远的乌蒙山苗寨支教的梁俊和周晓丹夫妇这样认为。

孩子的诗里总能不经意地流露出一切情感。乌蒙山里缺失亲情的男孩写道,“山顶上的风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这样敏感而又叛逆的孩子,却能创造出美丽独特的句子。他叫朱思语,他的父母为了让她不受没钱上学的困扰而常年外出打工,他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常常旷课、偷窃。

教育就是这样给人负担,也给人希望。梁俊谈到他为什么要教诗时提到冉云飞引用顾随那句“学古诗文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这明确了我教诗的态度”,他说。

在未来世界科技高度发达后,自动化也许会替代所有需要实操的职业,但创意和学习力是机器无法具备的。“行成于思”,教育中老师不能只教会给学生技术,而忘记教会他们保持思考。像著名的儿童文学《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孩子们需要了解除了能构建他们生存所需的技能外,那更加广阔和充满未知的真实或虚假的世界。

夜空(吴荣兴)

当孩子们熟睡的时候

夜空正忙着呢

星星把美丽的梦带给孩子们

让孩子们睡得更香

流星把每个孩子许的愿望带给孩子们

萤火虫在每一家的院子里飞来飞去

它的屁股后面好像挂着一盏灯

善良的妈妈赶在鸡叫之前起来煮饭

当孩子们熟睡的时候

夜空正忙着呢

“善良的妈妈赶在鸡叫之前起来煮饭。”这是一位与外婆相依为命的小男孩对忙碌夜空的幻想。学习诗歌赋予孩子抒情言志的方式,把孩子的天性往好方向上引导,也教他们与其他诗人产生共鸣。在这个层面上,诗歌能够成为孩子理解世界的工具,培养他们的感官,在如今物质文化泛滥却精神贫瘠的时代里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想透过诗歌教育,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热爱语文的、有情趣的现代人”,梁俊说。

除了诗歌的抒情价值外,学诗还能带来一些社会价值。实际上,近年国内中小学已经兴起了“诗性教育”,它追求“本真、唯美和超然”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人性伦理、审美和文化。

从背古诗中,孩子能充分了解古人的生活和情感追求,进而了解古代的文化和精神内核。而孩子们在自己写诗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用到一些意象,或给意象赋予新的含义。一些看似理论的概念,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够信手拈来。他们有着最单纯的认知:黑与白,明与暗,《天堂和地狱》,《战争与和平》。最后这一篇是叫代金薇的女孩在看了《萤火虫之墓》中受尽苦难的小哥哥和妹妹后的有感而发。

“诗性教育”能够完成孩子关于文化、人性伦理等价值观的塑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育讲究地就是“育人”,需要教会孩子对人对事形成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理解并追求“真善美”,具备完善的人格。具体来说,品格诗就可以育人,作用与寓言类似。但诗歌有一个优势,其篇幅短小,易于背诵。“他们上课读,下课读,放学回家的路上也读。读着读着,孩子们便会将所读的诗歌变成自己的诗歌,所思所想也化为诗歌”,这就是支教老师尝试的诗性教育。

唱诗班的春天

这和宗教里的唱诗班不同,只是一个班级教育的实践。乌蒙山孩子们的诗歌演唱有如天籁之音,透过那些清澈的嗓音,似乎能够看到大山在微风细雨中的翠绿光景。“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来提高孩子们的汉语能力,和我一起去支教的梁俊老师,把很多古诗和我写的诗都谱成了歌曲”,岑桢说。他在贵州支教了两年。

无论听说读写哪一种表达形式,都是服务于孩童思维的传达,他们应该相辅相成。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处于不断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之中,这是文艺史中有一个很有规律的现象。诗歌算是很有亲和力的一种文艺形式,它能和散文、戏剧、音乐,甚至绘画结合。乌蒙山中回荡着的唱诗声,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结合:诗歌与演唱,莫不基于文字这一工具,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在中国古代,对文字进行艺术创作后,合乐则为诗,不合乐则为歌。但课堂里如果能够引用这样一种方式,不是很美妙吗?

2月2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一小学的老师希望将詹姆斯精神传递给学生们,于是自创了一套课前篮球操,在每个孩子进门前老师与学生对面跳操互动。篮球操并不是一成不变,有一些固定的动作,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

不同的教育者会有不同的方式,有创意与趣味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多种。就像把诗唱成歌,音乐老师可以教授语文知识。把艺术教给学生,给学生自然而然的发挥艺术才能的空间很重要。

这与因材施教理念不谋而合。不喜欢唱歌的学生们只要欣赏就足够了,也许他们会根据歌词再创作出一首诗。就像《乌蒙山里的桃花源》的编者说的那样,老师给孩子们教了很多童诗作家金子美玲的诗,孩子受到启发,又在她的诗句上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诗。就像这句,金子美玲的诗说“当孩子们熟睡的时候,夜空正忙着呢”,乌蒙山的孩子们写下“星星和流星都在歌唱”。

:给孩子犯错的空间

写诗的时候,创意和想法重要,还是对格律、语法规范上的语言要求更重要?

《乌蒙山里的桃花源》一书的编辑苏雪菲当初在决定是否出版这本书时陷入了困境:“孩子们的文字那样美,但又有那么多的语病和不规范之处”。作为一个受过训练的编辑,对这样生涩的作品是会自然而然敬而远之的。但孩子们唱诗的极其优美的旋律总回响着,让她头皮发麻。最后这本书还是出版了。她说:“我挖到了宝藏。”

有规范无疑是必要的,这是一种对学习的指引。比如唐诗,五言或七言,它追求的是一种整齐对仗的艺术美。孩子如果学习古诗,对规则的苛责是有必要的。《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第一季中曾说:“古典诗词无论是表达方式、储存内涵的独特,还是它吟咏的状态、对于诗歌形式的苛责的要求,都使得它成为世界古代文学遗产中的一个特别凸显的特色样式。”这使得古典诗词的写作尤难继承。

而现代诗则没有那样多的要求,不用对仗、不用押韵,只要有一定的节奏,读来有音乐美、朗朗上口就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还是诗歌最大的意义所在。语文课中像修改病句这样的题型会教会孩子们规则的重要意义。而在此基础上,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允许他们思考时犯的小小错误,允许他们自由表达,是很重要的。他们的语句需要纠正,但他们的思维不容禁锢。

图为梁俊、岑桢和孩子们的合照

“作为这些信手拈来、七步成诗的孩子们的老师,我想说的是,由始至终,我从未教过他们如何写诗,”梁俊说。现代诗的流派很多,这样的艺术创作要有一个语言规范的清晰标准,很难。但对于“诗性教育”来说这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无论标准何在,都要鼓励孩子们的想象腾飞。

以下是部分诗歌节选,来自《乌蒙山里的桃花源》:

星星(韩天光)

星星是夜空的女儿

那是人珍贵的宝贝

星星眨着眼

向飞在天空的飞机打招呼

萤火虫点亮了自己的小灯笼

行在回家的路上

星星照亮了世界

让世界得到了光

假如我是一朵乌云(吴荣冲)

假如我是一朵乌云,

我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看一看。

如果我看到那里没有水,

我就会流下我的眼泪,

落到那些没有花草树木的地方,

让它们长出一片碧绿的草地和茂密的森林。

这样,我会很高兴。

假如我是一朵乌云,

我要飘到世界各地去,

看一看有没有人需要帮忙。

我要帮农民伯伯们,

下一场大雨,

让他们的稻谷长得好。

假如我是一朵乌云,

我要做一朵开开心心的云,

我要做一朵幸福的云。

要是看见了打架或吵架的人,

我就会下一场有魔法的雨,

洒在那些人身上,他们就和好,

不再打架吵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乌蒙山里的桃花源》
初一孩子写的诗,如何劝她放弃写这些幼稚的东西?
#看图能否写诗# 其他人不知道,看图写童诗的人是有的,而且很多。一方面,看图画读诗歌能帮助孩子更好地...
慈航:后乐园笔记(20220319)
写诗真好玩: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
语文阅读分析训练(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