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明白道的人,不会违背自然规律,自然不会让人厌恶

《道德经》: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我们今天还是接着上一篇文章继续说,在上一篇文章,老子在道德经中也阐述了一个人如果说违背了道德规律,也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只有那些能够符合自然规律的人,才会得到很大的一个益处。

而老子在这一章节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垫着脚尖走路,是走不了多远的,站不稳。一个人跨着步走路是走不远的,人正常走路的时候是脚掌脚跟,双脚着地,稳稳当当。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如果垫着脚尖走,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老子用这一个例子来比喻一个人,需要符合自然规律。

在这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老子认为上述的这些行为自以为是的人,自我夸奖的人,自高自大的人。在生活中都是不能长久的,这些行为从道德角度去观察的话,只能算上残羹,惹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都不会做这些事情。

其实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就是在生活中做人做事的时候,要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遵循规律,遵循道德。做事的时候,就能得到别人的一个帮助,不要让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言行太过于偏离。

我们从为人处事这个角度去分析,比如说,你在做人做事的时候,比较低调,比较符合自我规律。没有自大,这样的人能得到很多人的一些帮助。因为别人认为这个人靠谱,挺靠得住的,就会帮助他。

这些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如果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夸耀。这些都是属于违背了自然规律,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他给人产生的印象是非常不靠谱的,别人会感觉这个人特别的轻浮,没有人更愿意帮助他,这个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之后的自食恶果。

所以说,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切记的一点就是不要太虚荣,也不要太张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低调处事,用低姿态去为人处事会比较好一点,这个就是所谓的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了大道大德。

《道德经》其中所推崇的处世哲学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很多人大概也明白这些道理。但是很难把这些道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学到的就是要多应用多悟。

多把这些思想融进自己的为人处事当中,很多人所说的成长和成熟,也正是在生活中吃过亏之后,慢慢的悟。懂了这些道理,如果说单凭这些文字去阐述的话,很多人很难把这些真正的道理放在自己的内心。

只有慢慢经历过人生的一些事情,经历过低谷,经历过挫折,然后再结合今天的文字,慢慢的想一下其中的道理,一个人就能够更完美的去成长。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于《道德经》的这一个理念是怎么看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妙果连载703:违反自然规律之道必然招致恶果
《道德经》有多难懂,“道”就有多简单。这就是书中讲的难易相成
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福气的?两千多年前,老子这样说……
《易经》修心养性思想文化
《道德经》:别总想着投机取巧,这是道的自然规律
《道德经》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