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溥仪登基前后,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溥仪登基时

1908年12月2日,溥仪继位


原载:《世界博览》2019年第10期

作者:贾英华

溥仪的乳名叫“午格”

溥仪出生于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即1906年2月7日。据《清史稿》记载:“宣统皇帝名溥仪,宣宗之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监国摄政王载沣之子也。母,摄政王嫡福晋苏完瓜尔佳氏。光绪三十二年春正月十四日,诞于醇邸。”

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共有四子、七女。嫡福晋瓜尔佳氏·幼兰,生下了两子三女,即溥仪和溥杰以及三个妹妹。载沣另外一子四女,则是侧福晋邓佳氏所生。其实溥仪还有一位三弟叫溥倛,但不到三岁便天折而亡,只在爱新觉罗家谱上,空留下了一个姓名。

醇亲王的长子,即是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字曜之,号浩然。说到这儿,须提到溥仪的乳名。皇上能有乳名吗?经考证,溥仪不仅有乳名,还确有一番来历。

溥仪出生当天,一见是个男孩儿,醇亲王府上下欣喜若狂,他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素来以抠门著称,这回也算开了窍,上上下下无论什么人,一律给予赏赐。孩子生下来了,总得起个名字。载沣事先几经考虑,煞费苦心地琢磨出几个备选的乳名,郑重其事地写在一张红纸上,亲交溥仪的祖母刘佳氏,由她老人家亲自挑选定夺。到最后,老太太挑选了一个,确定下溥仪的乳名:午格。

为什么起这么一个名字?因为溥仪的生辰与“午”有缘——丙午年、壬午月、午时出生于醇亲王府。

“午格”——午是汉文,说的是出生的具体时辰。格,是满语,意思是英俊的男子汉。可见,溥仪生下来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从留下的真实照片来看,也的确如此。从溥仪的乳名来看,也体现了汉满结合的特点。

然而,溥仪出生之后许久,都不知自己有乳名。直到他50多岁特赦回到京城,在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查阅父亲载沣的日记,发现有一处贴着一个黄绫子条,这显然是特指皇上的“避讳”。

于是,溥仪小心翼翼地揭开一看,俩字——午格。直到这时,溥仪才知道自己的乳名。过后,他赶紧去二妹韫龢家询问,马上得到了证实。全家人都知道这个公开的秘密,唯独溥仪自己不知。因为皇上的乳名不能乱叫,这叫“避讳”。

在康熙粉彩大果盘里长大

溥仪出生之后,根据醇亲王府的老规矩,长孙要交由祖母看养。以后出生的子女才能交给生母抚养。这样,溥仪刚过满月,就被抱到了老祖母刘佳氏的身边。

这位老太太成天吃斋念佛,是个性格温柔的善良之人。她对溥仪疼爱极了。起初,溥仪刚抱来时,她最喜欢和溥仪睡在一起,另有乳母王焦氏伺候这位孙子的吃喝拉撒睡。府里后来考虑到老太太年事已高,哪儿能天天昼夜陪伴溥仪呢?于是分开而睡。可每天晚上睡觉时,老祖母唯恐溥仪的被子没盖好,一夜总要起来几次,她怕吵醒长孙,便把鞋脱掉,仅穿一双厚底袜子,蹑手蹑脚走过去,察看溥仪睡得好不好,给他掖掖被子,唯恐这位宝贝孙子着凉受病。

刘佳氏整宿整宿的不睡觉,这哪儿行啊?这样便由跟她整天在一起的乳母王焦氏来给老太太做工作,说,您呐,就别多操心了,由我来伺候,以免您身体有恙。

溥仪的乳母王焦氏本是河北人,早年由于家乡闹灾荒来到了北京,听说醇亲王府招募奶娘,便来应招。在众多奶妈当中,她由于奶水充足、品貌端正,而且性格温柔,为人善良,因此被挑中成了溥仪的乳母。

王焦氏之所以能够当上乳母,还由于王府里有一种特定的检验乳汁的方式,即让乳母把奶水挤下来之后,放在一个白瓷盘子里,慢慢阴干。阴干后的乳汁里,第一,不能有渣子;第二,不能有异味;而且要求是纯白色的。有一部分乳汁阴干以后,就变成了血色。这样的乳汁是不能用的。王焦氏就是这样经过醇亲王府的反复挑选,当上了溥仪的乳母。

值得一提的是,祖母卧室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康熙粉彩大果盘,里面一年四季摆放着宫内老太妃赏赐的各种水果。多宝阁上的花盆里,还栽种着鲜灵灵的水仙花。

说来也怪,幼小的溥仪从小爱哭,一哭就止不住,搁哪儿都不行。一次哭闹时,溥仪偶然被放入果盘里,竟然止住了哭声。此后每当被抱进去,溥仪就会变得眉开眼笑。大伙都说,溥仪和这只果盘天生有缘。

实际上,那次正赶上天热,果盘里凉爽,溥仪感觉舒服自然就不哭了。细心的祖母怕溥仪着凉,冬天往往在果盘里垫一个软秀垫儿,经常让幼小的溥仪静静地躺卧在里边,逗着玩耍直到被抱进宫之前。

溥仪三哭登基

溥仪一哭——见慈禧。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申时(下午3点-5点之间),仅仅两岁零九个月的溥仪,坐着一乘小轿,从醇亲王府由神武门悄然进宫。溥仪进宫马上就被带去见了慈禧太后,这就有了溥仪的第一哭。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谈起过当年的印象。他突然被带到了一个陌生地方,看到了许多陌生人,在阴森森的床帐内,一个瘦得怕人的老太婆被搀扶着坐在床上。慈禧当时伸手想抱一下溥仪,不料,溥仪被吓得放声大哭。

慈禧见溥仪大哭,就让人拿糖葫芦哄他,没想到,溥仪接过来,又一下子摔在了地上,边哭边喊:“要嬷嬷!要嬷嬷!”溥仪所要的“嬷嬷”就是他的乳母王焦氏。“嬷嬷”这个词是满语,汉语即是奶娘、乳母的意思。一般病重垂危的老人,最怕孩子哭,往往视为不吉利。溥仪大哭起来,又不让慈禧抱,于是,慈禧内心极不痛快,烦恼地说:“这孩子,真别扭,让他上那边玩去吧!”

就这样,溥仪与慈禧唯一的一次见面,就画上了句号。

溥仪进宫之后的第二天,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慈禧又颁布懿旨,立溥仪之父摄政王载沣为监国。因为光绪病危,必须马上立嗣。

据《清史稿》记载,溥仪是“承继同治,兼祧光绪”,就是说溥仪同时也是光绪的过继之子。溥仪进宫后,很快就被抱去见了光绪皇帝。

但《清史稿》和《我的前半生》中都没有任何记载。不过老太监信修明的日记里披露了当时的历史细节:“幸好皇上尚明白。”溥仪遂向光绪皇帝请过跪安,起来后便见到“光绪爷张开口直乐,含笑而崩”。

对于光绪死前到底见没见过溥仪,数十年前,我在四季青公社采访过信修明的后人,他们认为信修明的日记没有私利可言,也没必要编造。有的人找过信修明,要他删去某些内容,信修明宁可不出版,也不违心删改,因为他曾立誓,要留一部铁史传世。我认为,溥仪既然“兼祧光绪”,面见光绪既是程序,也在情理之中,是可信的。

值得重视的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临终前又颁布一道重要懿旨:“嗣后,军国正事均由摄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必须请皇太后懿旨,由摄政王随时面议施行。”

也正是这最后一道重要懿旨,为清朝灭亡埋下最重要的伏笔。就在光绪驾崩的第二天,即光绪驾崩19个半小时后,慈禧太后突然去世。

当光绪和慈禧死后一个月左右,1908年12月2日这天,也就是溥仪两岁零十个月时,清廷举行了登基大典,溥仪即位当上了“宣统皇帝”。然而,溥仪在《我的前半生》未定稿中,错将登基大典日期写为“十二月初二”因为他把公历当成了阴历。

溥仪登基,又有了他的第二哭。

登基大典是在太和殿举行的。此前还有一个外人所不知的仪式,即按照清朝的规矩,登基前,先要把两岁零十个月的溥仪抬到中和殿接受侍卫内大臣的朝贺,之后,溥仪便被抬到太和殿的宝座上举行正式登基仪式,接受文武百官三跪九叩的朝贺。

没想到,溥仪放声大哭。于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单膝侧身跪在金銮宝座下面,双手扶着溥仪,不让他乱动。可是小孩子哪儿管那套啊,边哭边喊:“我不在这儿!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

溥仪对当年登基的这回事果真有记忆吗?1956年,香港记者潘际坰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采访溥仪。提起溥仪登基时大哭不止的事,潘际坰问溥仪:“你记得有这样的事吗?”“有的,先生。那是给奏乐的声音吓哭了的。”溥仪认真地回答说。

这时,潘际坰顺手掏出清光绪朝进士金梁所写的《光宣小纪》拿给溥仪看。“宣统登基,余未在京。有人赴太和殿观礼,见摄政王拥上座。上泣啼不止,左右颇惶窘。王招近侍进一物,上玩弄,始止哭。众既讶为不祥,而又疑不知所进何物。私问之,则庙会所售玩物,曰虎小儿者也。”

所谓“虎小儿”其实是纸糊的小老虎,老百姓又叫“傀儡虎”一听这名字大家就明白了。后来溥仪在伪满成为“傀儡”皇帝的事实证明,“傀儡虎”叫得简直再确切不过了。

世人皆知,登基大典上为了哄溥仪别哭,载沣内心焦急,慌不择语地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此话从宫内传出去,人们议论得满世界风风雨雨,全都说王爷怎能这么说啊,这可是不祥之兆啊!就连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也是如此记述的。

果真如此吗?溥仪的二妹韫龢曾跟我披露,她父亲载沣从来就不承认他当时曾说“快完了”,他说自己明明说的是“快好了,快好了……”可竟被人误传成了“快完了”,到头来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说,一直流传到社会上,以至于从王公大臣到普通百姓,都把大清朝灭亡的原因归结在他这句话上了。载沣可真是气坏了,却百口莫辩,直到临终也没咽下这口气。

溥仪第三哭——慈禧出殡。

溥仪的第三哭,发生在慈禧出殡那天。许多王公大臣都簇拥着溥仪在慈禧灵前叩头哭丧。但现场除了溥仪是真哭,大多数人都在假哭,而且还是例行假哭。因為祭奠时有个仪式,叫“举哀”。这是宫内秘不外宣的老规矩,要由太监首领拖着长腔大喊一声:“举哀……”,然后再拍三下巴掌,宫内顿时哭声震天。幼小的溥仪面对这种阵势,不被吓哭那才怪呢!末代太监孙耀庭曾对我详细讲述过:“当时宫内的规矩和如今不一样,现在表示欢迎,大家才鼓掌。而当时皇上和皇后去世才拍巴掌,叫举哀。”

感谢垂注“衲解史上今日

衲解史上今日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公众号

感谢施主资助柴米
一两枚铜子儿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溥仪成为皇帝后,说的第一句,竟预示了清朝灭亡!
讲述你不知道的溥仪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
溥仪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
小溥仪登基,坐在龙椅上大哭,太监说7个字,预示着清朝走向灭亡
溥仪登基时,一人随口说出“三个字”,准确地预言了清朝的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