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强烈推荐,中华民族的宣传片】年度最佳广告: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全文1141字  |  阅读5分钟

一支坚守孤城40余载的军队
一枚在荒蛮大漠中传递的铜钱
一个流传千年关于使命的故事
中国银联推出微电影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谨以此片,献给那些坚守使命的人们
曾有一支唐朝军队死守孤城42年
因为信息隔绝
大唐年号换成“建中”整整二年之后
西域守军才知道这个消息
为了鼓舞士气,西域守军用新年号“建中”铸币
我们的转账故事,就发生在西域的最后两座城池之间
传递的,也正是“大唐建中”的铜钱
茫茫大漠,一匹战马,两个老兵
时时刻刻,都面临艰难的抉择……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西都护府下辖的精锐边防部队(西域安西都护府两万两千大唐军人, 安史之乱回援长安两万余人)被调回内陆平叛,只余下数千唐兵,力抗数十万敌军。一守,就是四十二年。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已成垂暮之年的老人。
公元760年前后,河西走廊被敌军攻陷,安西都护府和朝廷的联系被切断,而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国力衰弱无比,各地藩王尾大不掉,别说收复西域失地,连自己的国都都摇摇欲坠。但驻守在安西都护府的将士们从从未放弃脚下的热土,吐鲁番曾经出土过一批印有“广德四年”的文物,但广德这个年号实际才使用了不到两年——也就是说西域和中央已经完全隔绝,安西都护府的将士们都不知道唐朝的年号已经改了;库车县也曾经出土过一份当年的书文,落款是大历十六年,但大历这个年号也才使用了14年。尽管安西都护府和中央朝廷彻底失去了联系,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一小股部队成功突围到达长安,朝廷知道了安西还有军队在抵抗,于是令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封郭昕为武威郡侯。
郭昕是名将郭子仪的亲侄儿,郭昕为了鼓舞士兵们的守土精神,从建中二年起(781年),安西地区开始铸造“大唐建中”钱,以这种独一无二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
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生是汉家人,死亦大唐兵。
公元808年,安西四镇已经孤悬异地四十多年,被隔绝于大唐之外,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困守孤城,坚持了近半个世纪之久 。最后一战中,城内仅余的数千白发苍苍的士兵,在节度使郭昕带领下,迎战吐蕃倾国之兵的进攻,战死至最后一人。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安西军与大都护郭昕用铁和血,诠释了他们对大唐帝国最后的忠诚,因此,“安西军”成为了大唐帝国的荣耀,大都护郭昕也被后世誉为“铁血郡王”。这些铁血军人的精武精神是大唐名扬世界的脊梁和支柱,也是我们这些华夏后人继承下来的最重要的精神财产!
将军埋骨地,千载气犹雄。
大漠山苍莽,长天夜暝濛。
残碑虫伏草,故冢鹤惊风。
毅魄归来日,秋飞万丈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最能守城的军队,一守就是50年,战败后全是白发老人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为什么世上从来没有古中国?
大唐最后的“铁血郡王”:满城尽白发,独抗五十载……
刘尚钞: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被国家遗忘的军团:孤守西域42年,最后一战,都是白发老兵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