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瑞最接近自己理想的时刻

(图文无关)

出处:《文史博览》2018年第12期
作者:宗城


和许多读者的印象不同,明朝政府其实重用了海瑞,尤其是在隆庆年间。隆庆三年(1569)夏,朝廷下诏命海瑞领右佥都御史,担任应天巡抚。应天巡抚下辖应天、苏州、松江、镇江、常州、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十府,还负责总督杭州、嘉兴、湖州三地税粮,掌管了明朝的赋税重地。要知道,苏州一府七县虽只有耕地9.6万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一,税粮却占全国总税粮的百分之十,达280万石。

临危受命,大展拳脚

从根源来说,明朝重用海瑞,乃是时弊所致。官僚系统腐败、地方土地兼并、特权集团泛滥,以及典章制度、财政税收的积弊,已经让隆庆初年的明朝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再不改革,重用有魄力的干才,恐怕有覆灭之忧。应天是明朝的税粮重地,却也是士绅地主抱团之地,要与他们博弈,非有魄力之人不能行。
应天繁华,可繁华之下,是农民的沉重负担。歌舞升平里,农民流离失所而无处申冤。海瑞为此感慨:“生至地方,始知富饶全是虚名,而苦楚特甚。”

海瑞新官上任,首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颁布“督抚条约”三十六款。条约规定:“境内成年男子一律从速结婚成家,不愿守节的寡妇应立即改嫁,溺杀婴孩一律停止。巡抚出巡各地,府县官不得出城迎接,但巡抚可以传询耆老听取他们的控诉。巡抚在各府县逗留,地方官供给的伙食标准为每天纹银二钱至三钱,鸡鱼肉均可供应,但不得供应鹅及黄酒。境内的公文,今后一律使用廉价纸张;过去的公文习惯上在文后都留有空白,今后也一律废止。”

第二件,疏浚河道。《明史》载:“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人海,民赖其利。”海瑞之所以要疏浚河道,是因为就在他上任那一年,江南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暴露出太湖水道不畅的问题。嘉靖四十年、隆庆三年,每一次大雨倾盆,就是一次生灵涂炭。到隆庆年间,海瑞判断“黄浦夺淞”趋势无法逆转,于是确立了“由黄浦人海”的整治方针。但“要开吴淞江,除是海龙王”,疏浚河道难如登天,不仅仅是因为地理原因,还与官场腐败及治理经费问题有关。永乐年间曾有人试图治理吴淞江,但其治理费用被时任工部尚书夏元吉惊称浩大。后来,不少治理者都知难而退。偏偏海瑞迎难而上,“毅然而以身任之”,他亲自视察吴淞江,招募饥民、以工代赈,委派时任上海知县张巅测量河道、制定方案,工程开始后,他亲自复查,不辞辛苦,两个月内就开疏了80里的河道,还使13万饥民度过了饥荒。
海瑞此举颇得民心,甚至一个曾被他打击的大地主何良俊也说:“前年海刚峰来巡抚,遂一力开吴淞江。隆庆四年、五年皆有大水,不至病农,即开吴淞江之力也。非海公肯担当,安能了此一大事哉!”除此之外,海瑞还疏浚了白茆河、嘉定县夏家口、吴江县长桥、长洲县宝带桥等地,他顶着江南地主集团的压力,办成了这些事,从此“年谷豐登,吴民总赖,乐利无穷”。

海瑞另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措施是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等合并征收,简化手续,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一条鞭法并非张居正首创,早在嘉靖初年,以张璁为首的文官集团就决定推行一条鞭法,但后来多有偏废。嘉靖十七年(1538),苏州知府王仪也曾推行一条鞭法。可是,推行一条鞭法的官员要面对一个老大难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吏徇私舞弊,摊派有增无减,纵然上面初衷好,最后也成为民众的深重负担。

海瑞新官上任,就把目光对准徭役和各种加派。他颁发的“督抚条约”促成了应天民众负担的减轻。史载:隆庆四年(1570),长洲县徭役银减了九千六百八十八丙四钱四分零,吴县减了九千七百五十三两三钱二分零。

为了照顾无地少地的百姓,海瑞把一条鞭法编银的比例调整为:田粮占四分之三,人丁占四分之一。此举又遭到地主阶层的抗议,曾任内阁首辅的徐阶甚至为此写信问责海瑞。但海瑞毕竟是海瑞,他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推行新政策,“从此役无偏累,人始知有种田之利。而城中富室始肯买田,乡间贫民始不肯轻弃其田矣”。

惹“众”怒,无奈罢官

其实,海瑞自己并不发自内心认同一条鞭法,他盼望“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恢复洪武旧制度,这本质上和一条鞭法存在冲突,所以后来张居正不重用他,恰恰在于与海瑞政见不合,他曾写信给海瑞,大致意思是说“国家法律不能在吴地得到贯彻执行由来已久。海瑞公您骤然用法律来严格要求他们,他们无法忍受也是正常的。谣言散播,听者惶恐不解”。这里就暗讽了海瑞的行政理念不合时宜。但海瑞又有他识时务的一面,他内心不认为一条鞭法是长久之策,却肯定了一条鞭法短期内的效用,在兴国和应天,他都推行了一条鞭法。

海瑞的作为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丈清田地、退田于民,结果发现仅徐阶一家在松江就有至少24万亩田地。原来,徐阶借“投献”之名,与亲友大量兼并土地,占田无数,使数万农民成为流民或家奴。海瑞知道后,当即遣散徐府千名家奴,并扬言严惩徐阶的儿子徐潘、徐琨,逼迫徐府退田。海瑞的雷厉风行不仅触怒所谓浊流,也得罪了清流领袖,要知道应天府正是盛产清流之地。史料记载,官吏战战兢兢,奉行不悖,以至有能力的豪强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海瑞又裁减节约驿站供给费用,士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多得不到奉献之物和止宿之地,因此怨言越来越多。

海瑞过于得罪乡绅地主,后者又掌握着应天的舆论机器,在朝廷也多有关系,所以不到一年,海瑞就被罢免。

海瑞在隆庆三年之所以被重用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社会危机、内阁洗牌、隆庆改革、国库亏空等原因叠加,让明朝中央决策层迫切需要打破陈规,在粮税重地插入一颗钉子,来打破地方既得利益者的抱团垄断。海瑞就是这么一颗钉子,他来应天就是要用雷霆万钧之势,震慑应天的地主乡绅。应天士绅力量深厚,且在一定程度上代理了明朝对地方秩序的控制,明朝中央需要与他们合作,又要抑制他们,这时候最恰当的手段,就是任命一个海瑞这样的人物,干出一番动静,直到士绅们叫苦不迭,忍无可忍,朝廷再把海瑞罢免,如此一来,既安抚了士绅,也达到一定的现实目的,比如丈量田亩、打击土豪、抑制兼并、推行一条鞭法等。海瑞虽然离开,但他的措施被短暂延续了下来。

海瑞任应天巡抚不到一年,他离开时,当地百姓纷纷自发上街,呼号哭泣于道路两旁,挽留海瑞,但海瑞终于还是走了。从此以后,由于与高拱、张居正皆存在政见分歧,海瑞不再被委以重任。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重新起用海瑞为南京右佥都御史时,他已经72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李贽(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说:“吾谓欲得扶世,须如海刚峰之悯世,方可真扶世人也。”万历十五年(1587)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于南京任上,佥都御史王用汲为其主持丧事。史载,海瑞的死讯传出后,南京百姓“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雍正死后为何会声名狼藉?生前不惜得罪士绅集团,下令向地主征税
海瑞并不无能,反而是堪比张居正的名臣|文史宴
徽州六县的一场官司扯皮,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扫了障碍!
用了51年才推广全国的一条鞭法,既是救明良方,也是灭国毒药
【接昨天】海瑞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海瑞的一生,是幽默的一生(下半部分)
学历史绕不开的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