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接杀到寝宫,武则天的玄武门事变比李世民更精彩

提起“玄武门”之变,大家自然会联想起李世民。或许是李世民名气太大了,让另外三次玄武门之变存在感全无。今天,“刀墓手札”为您盘点唐朝在玄武门的四次兵变。

第一次“玄武门之变”

主角:李建成、李世民

李渊称帝后,重用佞臣、猜忌功臣、爱好酒色,这些都使得他无法有更大的作为。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来的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两个亲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

李世民在他的亲信鼓动下,确定了“夺嫡图谋”之“计”。然而,此计划实际上在保持唐朝初期的个人和谐。经过隋末多年征战,大唐开国有四位影响天下安危的人物。

第一位是李世民,他的嫡系部队主要以洛阳为中心,控制着潼关以西,长江以北,大漠以南的大部分军事要地;第二位是李建成,他依托自身的太子地位,控制着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大部分军队,同时还遥控着幽州罗艺所部;第三位是李靖,他在荆州及长江以南军事系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第四位是李眅,他在山东、河北一带有广泛声誉,是太宗辖下战斗力最强的山东豪杰核心人物。

这四个人地位是否和谐,是决定天下太平与否的关键。

暂且抛开成王败寇 ,历史胜者书写这块思维,因为这是历史必然,官修史书皆有诓笔。

李世民玄武门诛杀亲兄弟,虽然说他自身染了墨迹,但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惊艳的一笔,也没有辜负了这个拿手足之血换来的帝位。

第二次“玄武门之变”

主角:武则天、李显、张柬之

张柬之在八十岁之前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一生中唯一的功绩就是成功地策划了一场军事政变,于神都洛阳长生殿迎仙宫御榻前逼武则天还政于李唐,真可谓大器晚成的典型。

张柬之预谋推翻武则天,恢复唐朝皇室政权,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强硬派,决定以强对强,用强硬的手段逼迫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李显,重新恢复李姓天下。他引杨元琰为右羽林将军,随后又任命敬晖、桓彦范、李湛为左右羽林将军;并说动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参加密谋,掌握守卫皇宫的玄武门禁军。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与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敬晖等人,乘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革命,兵变初始,张柬之等率羽林兵五百余人,迎太子李显由玄武门入宫,复辟唐朝,是为唐中宗。因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后升至汉阳王。

第三次“玄武门之变”

主角:李显、李重俊

太子李重俊本来并不是太子,只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而且还是庶出,所以当初只是封了义兴郡王、卫王这些头衔。

要不是因为他的大哥李重润不识时务,竟敢非议武则天和面首的宫闱之事,被武则天下令杖击而死,二哥李重福又遭到陷害被流放到了外地,他当上太子的可能性实在是比较小的。后来李重俊的妹妹安乐公主也痴心妄想竟然想当皇太女,然后想效法武氏有朝一日能当上女皇,但结果可想而知,她未能如愿以偿。就这样,李重俊时来运转,几年后被立为了太子。

韦后因太子重俊不是自己亲生,很不喜欢他。三思也很忌恨重俊,并纵容其子驸马左卫将军武崇训和子妇安乐公主时常陵侮重俊,甚至呼重俊为奴。

在他当上太子的第二年,他联合了几位将军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兵变刚开始进行得非常顺利,后来却在关键时刻因为缺乏斗争经验,而且力量众寡悬殊,所以导致军队临阵倒戈,最后李重俊败走终南山。

第四次“玄武门之变”

主角:李隆基

唐中宗李显死后,韦皇后临朝摄政,准备效法武则天自己当皇帝,李唐王朝再次陷入吉凶难测的历史节点。就在此时,原本默默无闻的李隆基秘密策划了一场宫廷政变,决定彻底粉碎韦皇后的称帝阴谋。

事态紧急,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密谋后,李隆基联合兵部侍郎崔日用、宝昌寺僧普润、前朝邑尉刘幽求、果毅都尉陈玄礼等人,欲打着相王李旦的名义先发制人。共谋者劝李隆基先禀告相王李旦,李隆基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如果先禀告父亲,父亲如果答应,则父亲也将亲身参与这一密谋,政变不成功则要危及父亲的性命;如果父亲不答应,那么自己就无法发动政变。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说得很漂亮:事情若成功就把功劳归于父亲,如果不成功就自己“身死于忠孝”。

可是,李隆基难道没有想过,如果事情不成功,非但李隆基会被杀,他的父亲也必定连坐而被杀。说什么“身死于忠孝”,李隆基分明是得到了太平公主这个强援之后,决心放手一赌,赌成功了自己就是功臣,父亲的性命根本不在李隆基考虑之列。

不过幸运的是,李隆基在玄武门的兵变成功了。

这四次“玄武门之变”,其实并不是发生在同一个玄武门

玄武门是隋唐京师长安城太极宫和大明宫的北门,隋唐长安城有两座玄武门,一座遗址在大明宫北面,另一座遗址在太极宫北。

唐代长安城共发生四次玄武门政变;其中一次在太极宫玄武门;三次在大明宫玄武门。

唐朝首都长安大内皇宫(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李世民在此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唐朝首都长安大明宫的北宫门——玄武门,武则天作为唐高宗皇后时的招揽的一批被称为“北门学士”的人才即指出入此门的官员。此外,在唐中宗和唐肃宗时期在这里共发生三次玄武门政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只知道唐太宗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唐代的其他三次你知道吗?
唐朝什么地方最危险、最血腥?维基解迷2018-05-12
隋唐演义:如果他不这样做,李隆基会发动第二次玄武门之变吗?
在唐朝历史上,唐太宗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为何又重演了3次?
玄武门为什么是唐朝的“政变之门” 四次政变都发生在这里
唐朝历史上发生了四次“玄武门事变”,其中三次成功,还有一次彻底失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