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茗饮之事初探寻

前几天,我写了篇短文《茶为国饮超千年》,发表于公众号。文中谈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风行于明清,复兴于当代。有友人与笔者私聊,点赞的同时认为“文章略嫌单薄一些”。接受其建议,于是就此话题将再写几篇进行探讨。主要有:茗饮的由来、中国茶文化的三个高峰、唐代茶事、宋代茶事、明清茶事、功夫茶今昔等,作些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林艾婧  品茗图

中国茶文化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主要体现即为茗饮。《茶周刊202112月报道,战国早期的茶叶实物考古出土经山东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出土自山东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这一发现将茶文化起源上溯至战国早期的偏早阶段,较以往考古发现的茶叶实物年限,前推了300多年。

茗饮即饮茶、吃茶、喝茶,亦指茶汤。茗饮这个词,典雅大气,古即有之,清初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

今人讲茗饮,指的是喝茶。但是古人的茗饮,与今人的茗饮,在内容、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三国魏张揖《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菰稗(茭白和稗子)为饭,茗饮作浆。”可见,唐以前的茗饮,相当于一碗粥,或者佐饭的茶汤。

清梁章鉅:“唐宋以还,古人多讲求茗饮。”唐代煮茶,宋代点茶,明清泡散茶,功夫茶与茶艺出现,茗饮逐步走向精致化、大众化、诗意化。唐杜甫诗:“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甖无谢玉为虹。”宋苏轼诗:“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近世。”宋陈渊诗:“携手望春同茗饮,小坊灯火自相亲。”宋陆游诗:“晚窗思茗饮,自取雪芽煎。”

茗饮两个字,千古溢茶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诗发展历程:隋唐五代时期
这5部茶类纪录片,爱茶的人都在看
爱看
图文:品茶的十层境界▕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喝茶每天的必修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