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忘盐阜故乡情

 难忘盐阜大地渔米之乡水成网,难忘大纵湖鸟飞鱼跃的芦苇荡。难忘童年摇篮民风淳朴的南严庄,更有那尊福农家书屋令我心驰神往。

  

   今年春,与我同村的堂姐夫王尊福通电话时,他告知自费办起农家书屋,我为之精神一震,忙询问详情。通过远程采访,写作通讯《精神富有更幸福——农民王尊福藏书及创办农家书屋述略》,认为勤劳致富须称赞,精神富翁更堪夸。老农民王尊福爱书购书藏书,创办农家书屋,造福乡里,惠泽一方,其善举美德值得为之大书特书一笔!文章发出后,受到广泛好评。今天收到王尊福姐夫挂号寄来的信及《盐阜大众报》,因为是关工委版,另一位作者加上有关留守儿童的内容,形成合作文章。但能见报,扩大农家书屋宣传,还是颇为兴奋的。

    我在家乡读书时,对《盐阜大众报》耳熟能详,十分亲切。十多年前,笔者回乡探亲,匆匆与盐中高中同班同学王伯杏见面,获知他曾任过《盐阜大众报》总编辑,很为羡慕。后来虽然失去联系,但对《盐阜大众报》的亲切感又增添一层。

从网上搜索可知:《盐阜大众报》1943425日在苏北盐阜农村创刊,与《盐阜报》同是中共盐阜地委机关报。是国内共产党机关报中历史悠久的地方党报之一,以其"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鲜明办报特色,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另外,我从该报电子版中找出发表的文章,现附录如下:

           情系留守儿童的老人

         □严立仁 谢建骅

     盐阜大众报 202269日关工委版

    在盐都区大纵湖镇红星村(原南严庄),有一位老人叫王尊福,出生于1941年。1978年改革开放后,王尊福在村里办起胶木轴瓦厂,十多年后,又在邻近的秦南镇上承包轧钢片厂,成为首批转型从事工业的农民。随着经济生活进入小康,王尊福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愈益执着,外出采购、推销,走南闯北,他顺便逛书店,看到喜爱的书就买,买了就看,读后再转借给他人,让大伙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痴迷的就是书籍。他说,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智者一次对话,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经年累月地购书,王尊福家中的书越积越多,开始他将书堆放在箱箱柜柜里。2014年,镇党委捐赠给他5张大书橱和十几套桌椅,他又自筹资金20多万元,建起了60多平方米的“尊福农家书屋”。镇文化站站长王广华指导他如何办理借书、还书手续。镇政府授予“五星级文化中心户”称号,盐都区农委授牌为“结对帮扶共建文化单位”。

    由于红星村周边没有中、小学校,前来书屋看书的青少年只有几个人,王尊福为了让更多青少年前来阅读,他将秦南镇亭湖路52号自家的老屋收拾出来,设立了农家书屋分部,摆放几千册书,免费借阅,过一段时间轮换一次。前来分部看书的人由少到多,很是热闹。王尊福逐人登记,来自秦南小学高年级学生有20多人,秦南中学学生也来了几个人。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王尊福在秦南镇关工委主任季东骏的热情帮助下,书屋分部成了主要关爱留守儿童的“关爱之家”。经常来书屋看书的退休教师季汉玉、杭嘉荣,经王尊福邀请,承担了“关爱之家”的义务辅导员。有一个姓李的学生,平时不爱读书学习,成绩很差,父母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又管不住他。放学后,他看到同学们都进书屋看书了,没人和他玩,他也走进书屋看看,这一看便上了瘾,放学后、双休日,做完家庭作业后,就去书屋看书,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成绩从原来班上的倒数,到后来的名列前茅。

    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王尊福还准备了一些圆珠笔、橡皮擦、笔记本等小礼品,专门奖励那些来书屋读书的孩子,哪个学生在学校里作业得了满分,哪个学生被评上了“三好生”,就发一个小礼品,这也算是对好学上进、喜欢读书的孩子的一种激励。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农家书屋还成了村民学习实用科技的“加油站”,村民们利用农闲、阴雨天到书屋里读书,把学到的科技知识用于农业的种植、养殖,大有好处。西桥居委会青年张家兄弟,把在书屋里学到的养殖知识,办起了一个水产养殖场,去年收入已达十几万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家书屋需防只建不管
【江苏】蔡思涵《假期“欢乐园”》指导老师:王莉
看书、下棋、喝茶:安庆桐城福桥村倡导高雅娱乐
我和家乡的报纸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数字报刊平台 盐阜大众报 盐城晚报 东方生活报 盐城 盐城新闻网
河北柏乡:书屋里的别样新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