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爷爷闲间的茶故事”

“爷爷的闲间,是爷爷休闲喝茶会客聊天的地方,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茶空间。爷爷闲间的茶故事,很多。”初冬时节,笔者到漳浦县绥安镇查岭村查厝社采访,刚过不惑之年的新型农民张学范,对我谈起他爷爷与茶的故事,绘声绘色,兴趣盎然。

张学范展示紫砂壶

闽南话把品饮功夫茶的房屋叫做闲间,拥有一个闲间令茶客自豪炫耀,足以慰平生。张学范说,爷爷名叫张存义,民国初年出生。从懂事起,爷爷的闲间常常亲朋满座,茶香诱人。每天聚集的常客,多是我伯公叔公辈,有春雨、荣诗、星仙、茂诗、火立、木川、坤田、仁兴、木桂、武育、草福、 石降、天春、水长、铁锤、育明、瞎子等。他们坐着长条木凳,围着八仙桌,桌上有老旧的长方型茶盘,盘内一把紫砂壶,八只黑不溜秋的小茶杯。闲间外奶奶忙碌着烧开水,手拿自制的鸡毛扇,对着烘炉不停地摇晃,木炭越扇越旺,水壶内发出欢快的叫声。闲间内爷爷将牛皮纸包的留香、小种等茶叶,倒入开水烫过的壶内,熟练地注水、出汤、分茶、举杯。口中传出滋滋有味地啜饮声,几杯茶下肚,便谈笑风生。

闽南话把茶叶称为茶米,茶米茶米,在茶客看来,茶就是米。在那物资短缺的年代,泡功夫茶是很费茶米的。张学范表示,好在我的大姑丈有门路,茶米均由他孝敬。所以,爷爷无后顾之忧,尽管往孟臣壶内塞茶米,茶汤淡了再换茶米。清壶换茶叶的重任,往往由童年的我和哥哥承担。由于壶小塞进的茶叶多,把紧实的茶渣挖出来颇有难度。一不小心,长我两岁的哥哥把壶打破了,挨了爷爷一巴掌。从此,我小心地清壶,没有失手过,受到爷爷称赞,奖励我一杯浓茶,先苦后甘,至今难忘。

张学范回忆道,爷爷聚集的人群,各种绝活手艺的都有,爷爷从喝茶中了解很多信息,在乡村中成为经销中介的能人。这群朴实的农村人,坚守着纯真善良的品质,他们饭后闲间的茶叙,像是传递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念。孩提时代 我的印象,爷爷闲间有那种安全感,那种凝聚共识的快乐。从小就像读懂爷爷一样,认定泡茶是一种生活方式。八岁那年,父母下地干农活,我和妹妹在家玩,父亲好友益汉叔来访,爷爷不在家,我学着爷爷的方式泡茶招待。被益汉叔夸了一通,并奖励零钱一角,这是孩时很大的荣誉。从此倍增信心,结下与茶的不解情缘。

张学范收藏的小孟臣壶

时至今日,张学范仍生活在闽南功夫茶的世界里。他 函授大专毕业,任花卉合作社总经理,兼三块砖公益图书馆馆长。获国家认证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茶艺师、评茶师证书。他天天泡饮功夫茶,收藏了很多紫砂壶,还请闽南功夫茶研究会秘书长程艳斐老师到查厝社,举办魅力功夫茶公益讲座,弘扬功夫茶文化。

魅力功夫茶公益讲座

因为怀念爷爷的闲间,张学范说,我要创办一间闽南闲间,收集陈列展示早前有关功夫茶的器具及资料,使大家对上辈人的功夫茶习俗有更多直观了解。对于他富有创意的设想,我深表赞同,愿有特色的闽南闲间早日呈现在他的家中。

庭院茶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闽南明清葬俗和紫砂壶
工夫茶里说功夫 作者:黄剑
佛说,人行走坐卧,皆是在做功夫,功夫茶亦是做功夫!
品茶与玩壶
教你如何泡功夫茶
茶道——功夫茶冲泡全过程(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