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津方言中那些广为流传的俏皮话来源,看完让你乐一宿!

天津“哏儿都”的称号不是凭空而来的,这可是600多年的哏儿文化造就出来的。尤其是老天津卫的俏皮话,那可真是绝了!今天小津为大家精选了一些老天津卫的俏皮话,快来乐呵乐呵吧~~

商铺篇

刷子马勺韦驮庙,鸡毛掸子南头窑

这句话告诉大家:买刷子马勺去韦驮庙,买鸡毛掸子去南头窑。当年,西门外韦驮庙一带,卖刷子马勺等炊具杂品的店铺多集中于此,而南头窑一带,有多家卖卤鸡酱鸭的作坊,同时还有经营鸡鸭羽毛制品的商号。

大老俄卖毛毯——扔脖子后边了

这句俏皮话,记录了当时来津逃难的犹太人的悲惨状态。犹太人从俄国逃难来到了天津,他们人地两生,生活实在没办法时,不得已拿出毛毯来卖。因为货不多,只有一件两件,就往肩膀上一搭,前面一半后面一半,这不就扔脖子后面了。

宫北大街的帽铺——德兴(性)

娘娘宫的宫北大街原有一家德兴帽铺,这句骂人的话:“德行”,天津人也用俏皮话拐个弯儿来说。

近视眼念天益斋——大盖(概)齐(其)

店名“天益斋”和“大盖齐”,用繁体字写出来,字形酷似。天津话把差不多,差不离儿,说成“大概其”,就讽刺那种粗枝大叶的人。

娘娘宫的小玩意儿——耍货儿

旧时天后宫专卖儿童玩具的小摊儿很多,人们称它为“耍货摊”。所谓“耍货”,是指供小孩玩耍的各种小玩意儿。这句俗语批评工作不扎实、办事耍乎的年轻人。例如“这小子是‘娘娘宫的小玩意儿——耍货儿’,关键时准给你掉链子!”

大德祥改祥记——缺了大德了

老字号“大德祥”改称“祥记”,新字号里少了“大德”俩字。“缺大德”,就是讽刺那些道德败坏、坏事做绝的人。

生活篇

王二爷剥蒜——两耽误

王二爷孤身一人,同院住着张、李二位邻居,每逢包饺子都会端一碗过来,天长日久形成习惯,二爷见谁家包饺子,就会剥好蒜等着。一天,两家同时包饺子,王二爷便剥蒜等着。二位邻居见二爷如此,都以为对方已将饺子送去了,于是王二爷干等半天,一个饺子也没有吃上。此语形容办事不周,误人误事,影响了双方。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武大郎身材矮小,伸出胳膊来也不如别人,故此说出手低。此语比喻某人穷抠儿,小气,办事不大方。

兔儿爷掉河里了———不敢劳(捞)您金身大驾

兔儿爷是泥做的,身上画有金彩,这要是掉进河里,谁能捞得起来呀?此语常指不敢给对方添麻烦,也不愿意惊动对方。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比喻人能说会道但没有实际本领。如:你瞧他那样儿!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习俗篇

灶王爷横批——一家之主

旧时灶王爷的对联一般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配上“一家之主”。“灶王爷的横批——一家之主”,比喻为主持家务的人。

三十晚上吃团圆饭——人齐话圆

中国有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团圆饭的习俗,一大家聚在一起,人多了自然也有说不完的话题。

拜佛进了玉皇阁——找错了门儿

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拜佛进了玉皇阁,可不就是走错门了嘛!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这里的照舅是说天津卫有个习俗,过年时新出生孩子的舅舅要给孩子买一盏灯笼,名叫舅舅灯,灯有登高之意。外甥得到玩具,舅舅得了祝福,可谓是一举两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德祥”的由来
灶王爷一家之主
文学作品常用歇后语24条,生动活泼,蕴含生活哲理,读来别有趣味
天津土著过年禁忌原来有这么多!整错了就崴泥了!
灶王爷,太岁,城隍,马王爷都是负责干啥的?思绪有些乱
农历八月初三,“一家之主”灶王爷圣诞!礼诵《灶君诰》,阖家保平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