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逝的新闻记忆(29)穿越罗布泊的故事(四)

穿越罗布泊的故事

——2001采访日记摘选(四)

赵宝起

11

2001年10月17日 晴

今天穿越是最艰苦最劳累的一天。我们目的地是第五宿营地——罗布泊湖心。

刚一踏上征程眼前便是起伏不平的坚如岩石的岩壳板,平均隆起有一尺多,最高处有一米多。越野车载着我们就像跳起高难度的迪斯科,没有一分一秒停息过,每个人浑身上下都散架了。

中午时分,就听见岩壳板被火热的太阳烤得不断地发出“啪啪的爆裂声,据说6月份来这里,听到的声音就如同放鞭炮一样。路途艰难,给养车几天来故障不断一直在带病前进,真担心它会随时躺倒。每前进一步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恰巧就在这时,一辆越野车又因严重颠簸,竟被颠断了一根钢板,我们只能被迫停下修车,勉强用粗铁丝把钢板捆好再前行。

这辆越野车已经不能负重,两位记者只得爬上给养车,中午冒着炎热,晒得浑身滚烫。傍晚又忍着寒冷,顶风坚持着,冻得浑身发抖。

临近湖心时,路面又变成了白白的厚厚的沙尘,3辆车碾过之后,烟尘卷起,遮天蔽日。沙尘太大,我们将大塑料袋按眼睛和嘴的位置挖三个洞,套在自己的脑袋上。大家在岩壳板和沙尘中一直颠簸,到了晚上8点多钟才抵达罗布泊湖心。

(资料图)

湖心位于北纬40°25'33”,东经90°18'35”。两年前,唐守业总编辑曾和其他两位晚报记者进行罗布泊南北大穿越时路过这里,并立下湖心标志。今天抵达这里,唐守业心情沉重地对我们6位说:两年前到这里,地貌还是黑色的,现在湖心周围全是白茫茫的沙地,这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了。”    

他在湖心立下的木板标志已经油漆斑驳,并有两条一寸多宽的裂缝,可见风沙侵蚀之严重。为了把病车尽早修好,向导吴仕广昨夜向大本营库尔勒再次求援,营救车已第2次星夜兼程赶来,这次480公里,朱师傅又来了,明天就能开始修车。

朱师傅单刀赴会,上次开车送备件后,自己怎么回去的?朱师傅说,上次差点儿没出去!他开车到了罗布泊边缘地带,后轮陷入沙窝怎么也出不来。无奈之下,他在周围走来走去,寻思着怎样逃生。突然,发现了一麻袋土豆。穿越者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从罗布泊归来后,将剩余的食物扔在路上,用以帮助急需的人。朱师傅将一麻袋土豆放在后轮处,这才得以逃生。

明天,我们将乘坐越野车去寻找罗布泊“耳孔”的地理位置,并立下权威性的标志。

12

2001年10月18日 晴

在罗布泊向导吴仕广、彭戈侠带领下,几经周折,艰难穿行,终于在千百年来杳无人烟的魔鬼之湖东南湖盆找到了“罗布泊耳孔”位置,第一次正式在这里立下了纪念标志。罗布泊因在卫星上拍照显示的是酷似人的大耳朵形状,有明显的耳廓、耳轮、耳垂、耳孔,所以人们又称罗布泊为“大耳朵湖”。“耳孔”则被认为是罗布泊最后一滴水消失的地方,多少年来,科学家、探险家、旅行家以及地质勘探人员等,都在寻找“耳孔”的位置,却一直无人创造实现这个第一。

罗布泊这个“大耳朵湖”的“耳孔”到底在哪里?经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夏训诚研究员的科学推算,得出了罗布泊“耳孔”准确的坐标位置:东经9027'56”,北纬40°12'58”。

(资料图)

早晨9时,我们乘坐大卡车,在两位向导的带领下,向罗布泊湖盆东南方向进发。由于这里从来无人涉足,到底是何种地貌,穿越顺利还是艰险,我们心里都在画着问号。下午1时许,大卡车像蜗牛一样爬行,还是把大家颠得翻肠倒肚。最后,汽车已无法前行,大家只得弃车在这环状盐壳上徒步寻找。记者们走走停停,终于找到了“耳孔”的位置。

大伙儿非常激动,从大卡车上抬下纪念标志。纪念标志用黑色大理石做成,高1.6米,宽0.6米,上面刻着7家报社撰写的《罗布泊“耳孔”记》。还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第三个名字是我。上面刻着:今晚报记者赵宝起 。李福民也没忘从西安带来的那块塑料牌子。没地方插,便与唐总早先安的牌子绑在一起。

我们通过测量发现,这里并不是罗布泊的最低洼地。它的海拔比别处高出近二米,从而推翻了“耳孔”是罗布泊最后一滴水消失地的结论。这是记者们探险考察罗布泊的一次重大发现。我们通过卫星电话对外报道,向全世界宣布这个重大发现。

夕阳西下时,我们要返回到湖心,迎接我们的是又一场凶猛的沙尘暴,能见度只有百米。车轮早上碾过的辙印竟被沙尘埋上了一尺深,沙尘暴仍在肆虐。

13

2001年 10月21日 睛

两天来,我们沿孔雀河古道,经过威水泉、太阳墓,考察了罗布人雅丹房等,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昨天,我们从湖心出发,北上13公里,抵达余纯顺遇难地,大家详细听向导彭戈侠讲述余纯顺1996年6月在这里遇难的过程,以及他亲自和吴仕广等营救埋葬这位著名探险家的经过。5年前,余纯顺从土垠出发想徒步穿越罗布泊湖心。当时,彭戈侠为他当向导。带领他先乘车到达湖心,途中每隔几公里就把一部分矿泉水和食品埋在沙里,并做了很明显的标记。然后再返回来,让余纯顺徒步穿越这 15 公里的路程。没想到余纯顺步行了没多远就迷失了方向,没找到一瓶埋在沙里的矿泉水。他走了7公里就遇难了,当时是6月份,气温达到了72摄氏度。吴仕广、彭戈侠都参加了营救经过,他们把生鸡蛋放在汽车铁板上,鸡蛋立刻就成了热煎饼。我们在余纯顺墓前举行了纪念活动并献上了带来的花篮。

余纯顺墓(资料图)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罗布泊北岸土垠,然后经过龙城雅丹,西进到达威水泉宿营。这处威水泉于1994年被发现时只是一股涓涓细流,现在7年过去了,我们发现这泉水越涌越旺,已经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向东南方向流淌的小溪,周围是一片茂密的红柳,柳丛中遍布着野骆驼、黄羊等的蹄印,这是我们穿越罗布泊10天来第一次看见大片的绿洲。吴仁广说,去年的塔里木河和今年的孔雀河都相继向罗布泊放水,给这干涸的死亡之海带来了希望。

今天经过了位于孔雀河北岸的太阳墓。1979年冬,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等正在这里考察,司机突然发现一高地上有一刚刚露出地面的独木桩,他用铁锨一挖竟然看到木桩上有人为砍凿的痕迹。后在驻地部队的协助下整整挖掘了20天,终于让这神秘神奇的太阳墓重见天日。太阳墓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一个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是7圈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并组成了若干个射线。整个太阳墓呈放射状,经碳14测定太阳古墓已有3800多年的历史。出土的陪葬品没有丝绸和铜器只有毛织品,可见年代久远。太阳墓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这里?这些人居住在什么地方?他们是因为把太阳当作图腾而建了这样形状的墓地,还是有别的意义?小河古墓之谜和太阳墓之谜有什么联系?20多年过去,这些仍是不解之谜,真的希望考古学家们尽早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太阳墓(资料图)

傍晚,吴仕广又领我们找到去年12月时他发现的罗布人的雅丹房。此房是就势建在一处雅丹地貌上,面积有10平方米,旁边还有一个用芦苇围成的圆形遗址,里面有灶台,还有烧火的痕迹,是不是罗布人的又一个民居。据说在100年前,瑞典的探险家赫定进入罗布泊,非常想寻找到罗布人的雅丹房,可惜没有成功。我们还在孔雀河河谷发现了一个筑坝用的木榔头,它直径30厘米,长25厘米。木头已经腐朽严重,是何年代有待专家考证。最让大家感兴趣的是,在孔雀河北岸的一片台地上发现了成片的树径基本相等成排成行的枯死的胡杨林,带有明显的人工林的特征。

我们明天将继续沿着孔雀河谷进行考察,经过营盘古城,再到塔里木河走廊,然后返回大本营库尔勒。

作者简介

赵宝起 今晚报高级记者 作家 摄影家  大学客座教授,天津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其新闻作品先后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篇作品编入七所大学新闻学辅导教课书,有153篇新闻作品获得国家及天津市和全国晚报界好新闻奖。
2015年6月退休后在民营企业担任党支部书记至今,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6年再次进入罗布泊
真实的余纯顺和墓前碑文纪念
亲历罗布泊之六:到达湖心
《相约罗布泊 六天六夜亲历记 》之五:死亡之海我来了
自驾游罗布泊 :穿越生命禁区,探访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探险之旅 穿越中国死亡之海(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