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中国》,户外圈最受欢迎的公众号~
来源:超级俱乐部
这是一个源于网络的震撼视频
运动 vs 不运动
人生最后十年的对比
▽
▽
▽
其实我们的人生
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年轻时不运动不健身
天天颓废着打游戏吃垃圾食品
而又有人规律作息
健康饮食
把健身当事业
也许这两种最大的区别
都体现在当我们 老了 以后
这两种人的生命中最后十年对比
▽
这两张图对比很犀利
感悟也很深刻
现代都市人总说自己忙
干什么都来不及就老了
我们的身体就像年久失修的机器
任由我们磨损
当老了醒悟了后悔了却晚了!
没时间成了我们懒惰的最大 借口
与其在无聊虚度中浪费生命
还不如在运动中守护健康
▽ 你还有什么理由不运动?
美国《科学》杂志曾刊登数据显示运动和不运动的人各患病几率:
患高血压几率:
运动者:40/1000
缺乏运动者:704/1000
缺乏运动者:808/1000
你不锻炼,心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都会随之而来。
走路,是摆脱打针吃药的良方,走路多了,身体好了,吃药就少了。非洲肯尼亚马萨伊人是世界上独特的民族,他们从来不知道背痛和关节痛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最善于行走。
运动多了,吃药就少了!
健步走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中国古老中医论述为“百炼之祖”,被誉为人类最好的医药,这并非虚言。有许多研究证实,有规律性的健步走,可增进人身体许多部位的健康。
头 脑
适度的健步走可以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叫做“快乐激素”的物质,并使大脑的脑电波处于对身体最有利的a波,使身体的各种节律处于和谐状态。
心 脏
健步走会增加心脏负担?不,走路会降低血压,减低阻塞动脉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时的脉动数,促使心脏侧支血管更发达。
胃 肠
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肺 部
增加肺活量,增强横膈肌肉的强度,缓和慢性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症状,降低抽烟的欲望。
背 部
健步走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与站立时差不多,与其他运动相比不会受伤,同时还能加强背肌以巩固脊柱。
骨 骼
健步走相当于对骨骼实施重量训练,能促进身体多吸收钙质,抵抗骨质疏松。
膝 盖
预防退化性关节炎,要点在于保持适当的体重,以运动维持下肢良好肌力。健步走时关节部位承受压力不大,又可强化肌肉,对膝关节有益。
腿 部
因为人体三分之二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运动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这些肌肉萎缩,人就无法维持正确姿势,而且容易导致疲劳、膝痛、腰痛等症状。锻炼双腿是预防体力衰退的最佳方法。
特殊人群这样走
>>>> 调理肠胃防便秘,扭着走
如果每天走500米“一字步”,可以大大减少患便秘的风险,特别是促进肠胃的蠕动,加速营养的吸收和废弃物的排出,对防治便秘有比较好的疗效。
当我们坐着或躺着的时候,内脏是极其拥挤地“堆”在一起的,当身体抖动起来时,身体的内脏就会因获得活动的空间而备感“舒适”。
所以走的时候加上一些肢体动作,比如胯部扭动等,相当于在给内脏做“按摩”,帮助肠胃蠕动,让气从下面走(放屁),而不是从上面出(打嗝)。每天坚持10分钟,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在健步走的过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转动,让身体在行走中有节奏地扭动起来,可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减少疾病的高发。
>>>> 缓解肌肉酸痛,倒着走
从中医角度讲,人体有自然体温调节中枢,走路,不仅能帮助协调阴阳平衡,更重要的是使气血运行,经络疏通。
交替走,即正走、倒走、快走、慢走交替进行,同时配合鼻吸气嘴呼气。正常情况下,前行走路会使关节和肌肉受到牵拉,日积月累会造成肌肉劳损和关节老化。倒走正是一种逆受伤机制,可以减少磨损,缓解肌肉疼痛,促进机体自我康复。
>>>> 补肾调理前列腺,踮脚走
坚持踮脚尖走路,能补肾壮阳。当我们踮起脚尖走路时,是前脚掌用力,更确切地讲,是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在起着支撑作用。而足内侧有三条经络经过,它们分别是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
因此,踮脚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阴,驭气上行,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阳,改善性功能。这个方法对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也大有裨益。
>>>> 减掉腰围,敲着走
全身胖是种病,肚子胖才要命。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男性超过85厘米,就有可能面临内脏脂肪超标的危险。因此,现在提倡“要健康,先减腰围”,走路时捎带手加些动作(比如敲带脉),能很好地帮助减腰围。
带脉的位置在腰两侧,有个带脉穴。如果你的肚子软软的,而且还有“救生圈”,走路时不妨两只手敲打左右两侧腰部,每天坚持半小时,保准腰围飞速下降。
带脉就相当于马路上的“环岛”,四面八方的车辆,都要经过“环岛”,如果环岛堵了,其他的路也好走不了,因此,带脉非常重要。经常敲打带脉,不仅能打通经络,而且还能促进大肠蠕动,每天都运动,腰腹部的赘肉自然就会跑掉。
>>>> 有“三高”, 击掌走
未来20年疾病发生数上升将超过50%,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但人们普遍重视不足。观察发现,长时间或长距离的走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专家倡议日行万步,“走”出健康来。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唯一能终身坚持的锻炼方式,并且是一种最安全的运动方式。
击掌走:一边步行一边击掌,有利于上肢肌肉的收缩与运动。上下肢互相配合,更能增加糖与脂肪的消耗。
你可以选择不运动
但是和爱运动的相比
最大的差异将会体现在人生的最后10年!
你希望你的最后10年会是怎样?
注:本文内容由小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