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验案】湿温发热,良方可医——三仁汤的临床应用
案一

颜某,女,18岁,2013年10月13日初诊。

患者反复发热6年余,加重5天。病史:6年前暑假期间无诱因发热,体温未超37.8℃,当地医院未确诊而转某省级医院住院,多方检查后考虑鼻窦炎所致,遂行手术,术后抗感染治疗亦无效,持续约2月后自愈。6年来夏秋间必发热,体温多在37.2℃~37.4℃,无明显规律,持续2~3个月,天凉自愈,曾在当地寻求中医治疗,无明显效果。5天前再次发热,体温最高未超37.5℃,发热时乏力、头沉。刻诊:乏力身困,口干喜饮,冷热均可,纳差,大便不干,2日一行,小便可,舌淡齿痕,苔白厚腻如积粉罩黄,脉沉滑。

辨证治则方药:湿热内阻,治拟化湿清热,三仁汤加减。杏仁15克,生薏仁30克,白蔻仁10克(后下),滑石30克(包煎),竹叶10克,通草6克,清半夏12克,厚朴15克,草果6克,槟榔10克,芦根30克,苍术6克,桔梗10克,青蒿15克,7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至第3天后体温正常,目前除纳食稍差外,余无明显不适,苔厚腻已退,处参苓白术散与之。

随访:2014年1月其亲戚来诊,得知体温一直正常。

案二

朱某,男,15岁,2013年6月30日初诊。

患者反复发热20天。病史:20天前受凉后发热,体温38.7℃,当日社区医院予退热、消炎药体温曾降至正常,次日下午再次发热,体温不超38.0℃,口服藿香正气滴丸、柴胡口服液、阿莫西林胶囊,效果不显。20天来时有发热,最高37.6℃,多在下午。刻诊:乏力身困,体温37.3℃,鼻塞流黄涕,口黏腻,纳差,大便溏,无明显恶寒汗出,舌尖红、苔黄稍腻,脉滑数。门诊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正常。

辨证治则方药:湿温困阻,治拟化湿清热,三仁汤加减。杏仁10克,生薏仁30克,白蔻仁10克(后下),通草6克,竹叶10克,姜半夏10克,厚朴10克,滑石15克(包煎),苍术10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白扁豆15克,青蒿15克,黄芩10克,5剂,水煎服。

2014年1月5日因咳嗽来诊,得知半年前药后体温正常。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原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三仁汤为湿温发热主方,分析其主症:午后发热,头痛身重,胸闷不饥,苔白不渴。此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颇类似,后者主症为: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那么二者临床应用主要区别在何处呢?笔者认为,三仁汤多伴湿热阻滞的中焦证候,如纳差、口腻、便溏等,尤其是舌苔厚腻,是选方的着眼点,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脾胃症状往往不典型,这点从选药上也可以看出来,前者以杏仁、薏苡仁配伍半夏、白豆蔻、厚朴等辛温醒脾和胃药治里,后者则伍麻黄宣肺发汗除在表之湿。

对三仁汤方义的分析,吴鞠通自己简单解释为“开上焦肺气”,后世多认为不够贴切。运用以药释方的办法,归纳为“宣上、畅中、渗下”三点,比较切合临床实际

两则病例均以低热来诊,均伴纳差、身困、苔腻,故辨证为湿热内阻,均处以三仁汤加减,唯案一因舌淡齿痕,故合入槟榔、草果辛温,取达原饮意;口干渴喜饮,湿热日久伤津之故,加入芦根清热生津而无助湿之弊。案二因正值暑期,且大便溏泄,参入藿香、佩兰、白扁豆化湿解暑止泻;舌尖红,加黄芩以清上焦湿热,此皆随证所变也。


*文中方药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作者:杨彦伟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仁汤的临床应用 治反复发热
听完这些故事,你也会用“三仁汤”了
麻杏薏甘汤
三仁汤应用之大成(下)
三仁汤
麻杏苡甘汤治疗小儿面部软疣『仅供参考』方药组成: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白芷、赤芍。服法:每日一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