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燥”乃干涩之病邪
 秋季天气不断敛肃,空气缺乏水分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
   燥是秋天的主气,燥病多见于秋天。外燥与气候环境有关,内燥则是由于体内精血减少,或过多服用温燥药物或食物所致。
燥的性质和特点
 (1)燥性干,伤津耗液,故燥病常有口干鼻燥、皮肤干裂、毛发不荣、干咳、便干、尿少等表现。
   (2)燥邪易伤肺胃,因肺主津液的输布,主呼吸,燥邪必先犯肺,胃为水谷之海,喜润而恶燥。
常见的燥病
(1)外燥:①温燥:燥有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发热、恶寒、咽痛。②凉燥:燥一般偏寒,秋天气候干燥时的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口干咽燥等均属凉燥。
   (2)内燥:热病久而伤津或久病致精血耗伤均可形成内燥。表现口渴咽燥、干咳、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大便秘结、舌苔薄而无津、脉细涩。
燥的治法
  治则:滋燥清肠;适应症:肺燥肠热,下利灼肛,秋燥伏暑,已从火化;例方:黄连阿胶汤去鸡子黄,加生地。
   治则:清燥润肺;适应症: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心烦口渴,苔白,舌红少津;例方: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
   治则:润燥清火;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龈肿咽痛;例方:翘荷汤。
   治则:滋燥养营;适应症:血虚生燥,皮肤皱揭,筋急爪枯;例方:胡麻丸。
   治则:增液润燥;适应症:热病后,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例方:增液承气汤。
   治则:润肠通幽;适应症:燥在大肠,口中和,大便艰;例方:五仁丸。
   治则:生津益胃;适应症:热病后胃津未复,舌燥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例方:益胃汤。
特别提示
 秋季防燥
   1.及时增减衣服。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2.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饮用方法颇多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3.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多数蔬菜、水果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4.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5.重视精神调养。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三七 百合 秋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明病固基篇
甘蔗粥——补脾消食,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宜于热病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症。
六款药茶润秋燥,温燥凉燥都有方!
熬夜|补回元气!针对熬夜9大食物
谈谈什么是阴虚
谈谈什么是阴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