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我学校垂声闻,宏达望斯人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恭迎115华诞。回溯我们祖上,由顺天府尹陈璧于1902年创设的顺天中学堂和天津女学事务总理傅增湘于1906年创设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分京、津首善之地而立,并蒂开启教育众妙之门。两校顺应“西学东渐”的教育思潮,为清末教育新政染一笔重彩。百年文脉,美之为美,时代为母校串联起颗颗光彩夺目的教育壮举。
  顺天中学堂“当先行举办,为各省倡前”,是北京最早诞生的官立新学堂之一。开学大典,慈禧太后差人送去“御赐书柜”和图书,“皇恩”盛典,高端之最,前所未见。办学,装备条件完善,师资国内外广聘,办学成果凸显,学生学业“程度实与高等学堂相埒”,遂于1907年晋升为顺天高等学堂,办学鼎盛空前。从顺天学堂走出的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国学大师,在学堂曾经历了教育救国的深刻反思和人生的精准历练。他们独立自由的思想,探索求是的精神,成为那一代学生特有的理想底色。梁漱溟说:我十四岁进入中学以后,就有一种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这一经典回声,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母校把这铭文镌刻在梁漱溟先生铜像的碑座上,激励学生弘扬天下精神,培育学生社会担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求人生之路。
  北洋女师范学堂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官立女子师范学堂。傅增湘说:“项城(袁世凯)以为欲大兴女学,非广储师资不为功,更以筹立女子师范见属”,遂“敦迫”傅增湘筹建北洋女师范学堂。这所官立学堂的建立,同样受到北洋重臣袁世凯的强力支持。同时,学堂高扬“张女权,兴女学”的文化旗帜,以五洲磅礴气扶坤的气势,为女性教育呐喊。学堂先设简易科,又设完全科,均以新学科知识授课。我国地学奠基人张相文、文化名流吕碧城、留日名师吴鼎昌及外籍专家等为学生授课。教师授课绵绵若存有新意,以降甘露润桃李,学生培养质量很高。傅增湘说:“诸生轻去故里,求学兹土,以短简之时光,习繁剧之课业,诚为人所难能。”毕业生多成为我国第一代新式学校的女教师。沈景英、周砥、董洁如、刘清扬等一批女性,毕业后或为革命志士,或为民国总统、外长等高官夫人,或为献身教育名流。北洋女师范学堂社会反响强烈。
  1929年暑期,学校升格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齐国樑任院长。先后设国文学、家政学、史地、英文、教育、音乐、体育等7学系。同时,附设师范中学部、小学、幼稚园等教育机构。学校形成现代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其独立设置性、教育连续性、体系完整性、办学规范性等为省级高等学校教育样板。学校人才济济,名师荟萃。齐国樑、曾广源、顾随、董鲁庵、李何林、冯沅君、孙家玉、孙之淑、王非曼、程国璋、斑书阁、李霁野、胡国钰、田培林、李恩科、丁善德、蒋风之、张汇蘭等国家名师在校任教。学校以培养中等教育教师和教育研究人才为中心,大力弘扬学术精神,广泛服务社会,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教育职能,即便在战争状态下,仍坚守理想,守望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
  河北师范大学京津两所前身学校,在推动历史和社会前进的征程中,念国运维艰,翘首时代,无畏抗争,每一段时空都创造出鲜活革命文化,为社会留下宝贵精神财富。1911年在推翻最后的腐朽清王朝的斗争中,老师白雅雨参与组织北方滦州起义,组织女学生运送军火,起义失利,壮烈就义,唯有牺牲多壮志,当年勇烈动山川;在上海的毕业生沈景音等组织上海女子敢死队,巾帼从戎,足使裙钗生色。1919年五·四运动,我校两所前身学校师生积极投入其中,尤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等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请愿游行、街头演讲并与周恩来一起组织觉悟社等,他们所创造的“五·四”业绩光耀京津。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民族危亡时刻,荣高棠、张连奎等参加了北方学生南下示威请愿团,要求民国政府团结抗日,这次活动得到全国学生的热烈响应。1935年一二·九青年爱国运动,京津两地学生立即响应,康世恩、袁心纯、王亢之、张如三等同学带领学生冲出校门,参加全市爱国大游行。郭清烈士在这次运动中被捕,而英勇牺牲,他在生命的最后,发出了:“我是中国人,我要救中国”振聋发聩的生命强音。而后引发了郭清烈士公祭大会和抬棺游行。在这次运动中,学生走向社会,宣传群众,联系群众,表现出极高的爱国热情。
  解放后,新曙光初照,新中国教育面目一新。苏联专业模版教育经验的吸纳,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立,附之第一次高校院系调整的推进,迎着教育探索的进行时,我们京津两所高校共同从这里走过,平稳实现高师教育转型的软着陆。为解决师资匮乏,扩大高师教育规模,政府曾萌动两所京津院校京城会师,而未果。这时,我们找到举办高师教育的共同切入点,就是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级专门人才,推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育自由和学术自由,推广实践教育新理念,并确立起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新格局。1949年到1966年共培养3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为国家培育出第一批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多在教育第一线耕耘,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中坚,实践证明,我校前17年教育硕果累累。“文革”期间,共培养6届8835名大学毕业生,学校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迎改革大潮,讲春天故事,高考制度恢复,学校气象万千。伴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发展,1996年5月28日,由政府主导,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师院校实现实质性合并,组建新的河北师范大学。20多年来,学校践行“怀天下,求真知”的教育理想,把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作为百年新坐标,学校正以学科建设为突破点,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新校区建设成果为保障,以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发展为两翼,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规格人才为本,在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目前,在取得省部共建院校资格的基础上,正向实现河北省“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迈进。百年前,学校先贤曾提出“光我学校垂声闻,宏达望斯人”的学校声望目标,至今仍与争创“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吻合。为此我们要直面残烈竞争,又要在践行中痴心不改初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津居然有这么多所近百年历史的名校,你的母校上榜了吗?
保定 好一座学生城⑧|保定府官立中学堂
文史天地|首创“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的尹笃生
成为浙江最早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很快遭到北洋查禁。当
学校历史
【温故】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