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家庄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的基本要素

城市文化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城市文化的整体感知、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城市文化形象定位是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成果进行反思和考证,寻找自己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彰显具有本地民众基础和发展特色的文化特征,确定城市文化个性的过程。一般侧重于对过去已有文化成果的梳理,寻求城市文化的历史底蕴。这与城市定位、产业定位研究的对象有很大不同,前者着眼于总结过去,后者着眼于设想未来。

城市文化形象定位不是专家策划出来的,不是权威钦定的,也不是编个口号使劲炒作出来的。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努力实践,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要素,不断运用于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城市文化形象才能在人们心目中逐渐形成。其实质是在社会大众中培育、构建文化认同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形象定位的多样性,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之别,有地域范围之分,有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不同认识和感受之差,关键在于寻求社会大众广泛认同、最有代表性、最具个性的文化特征。

一、区域史与建城史不可偏废

石家庄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家庄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有着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从上世纪初正太(石太)与芦汉(京广)铁路在石家庄接轨到现在,仅一百多年。石家庄由最初的村名,成为火车站名,又成为一个城市名,进而成为广域型行政区的名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典型例证。古邑新城,京畿首府,和谐地统一在当代石家庄的现实发展之中,是当代石家庄的辉煌,是当代石家庄城市的最大特色。

把石家庄比喻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世界一些国家和城市大都有一个形象化的别称,如美国——车轮子上的王国,澳大利亚——骑在羊被上的国家,新加坡——花园之城,维也纳——音乐之城等,受此启发,感到石家庄由于铁路而兴,比喻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很贴切也很亲切,于是这个说法便不翼而飞,流行开来。1984年实行市管县,先后将井陉、获鹿、正定、栾城四县划归石家庄市,此时的石家庄还是指城市的石家庄,并不包含石家庄地区。直到1993年地市合并后,“石家庄”这三个字才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石家庄市区,即以主城区为主的城市型行政单位,其居民主体是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市民(即非农业人口),符合世界通例。二是石家庄地区,即市内6区、5个县级市、12个县在内的地级市,包括这个地域范围的全部人口。以地市合并为标志,中国市制由50年代的城市型行政建制演变为90年代的广域型行政建制。

“火车拉来的城市”一说是仅就老城区而言的,并不涉及“石家庄地区”,不能将此说等同于“石家庄城市没历史没文化”,也不能看作是对石家庄区域历史文化的否定。城市史是区域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时下对石家庄历史文化的一种概括,即:“千年古郡、百年新城、六十年解放、四十年省会、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其实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石家庄既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

在现行政区划体制下,从全域石家庄的角度,梳理、整合、利用各种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石家庄文化形象,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但如果拘泥于区域历史,或重区域轻城市,并不利于大众对石家庄的认知,也难以建构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近几年兴起一股“建城史”热,人们纷纷把自己所在城市的建城年代使劲往前推,恐怕说自己城市年轻,似乎越古老越显得自信,越觉得有底气,越觉得有文化,但未必能如愿以偿。上海开埠只有一百多年,并没有非要扯上松江,松江比上海要古老的多,上海曾是松江府管辖的一个渔村,然而并没有让上海人背上自卑的包袱。相反,上海却以近现代一百多年辉煌的成就,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以独特的风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石家庄作为城市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但人们似乎对自己城市的经历并不当回事,许多应该保留、保护的文化记忆过早地消失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或景观是由建筑形成的,历史建筑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没有宫殿、庙宇、胡同、四合院北京还是北京吗,没有外滩的万国建筑和石库门上海还是上海吗?石家庄城区几乎没有古建筑、老建筑也很少,能反映近百年历史风貌的建筑也所剩无几,就是在“石家庄有几千年历史”的嚷嚷声中,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大兴纱厂办公楼,抢在文物部门列为文化保护范围之前被拆掉;召开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的人民礼堂,虽然重建为民间艺术馆,但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还是消失了;老火车站对过的大桥街——南大街及新华路一带是石家庄最早的发祥地,石家庄商业的老字号、影剧院、庙宇、教堂、学校几乎都诞生于此,现在除了三座教堂什么也没留下,只有弯弯曲曲的大桥街和一座二三十年代的旧楼(现做窗帘市场),还能引起老辈人的一点回忆;桥东休门镇有近代城市风情的街市格局基本未作任何保留,幸而在民生街复制了一些老建筑,模拟石家庄二三十年代的民国风情,尽管有些人说假,但在保留石家庄城市记忆上还是值得赞许的;五十年代的厂区正在越来越多地变成住宅,曾经辉煌的工业景象难再寻觅;在城市建设中既缺乏必要的保留保护,又没有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新的景观环境建设中,本地人对石家庄的认识失去了形象的佐证,更无法让外地人从建筑环境去感受石家庄的历史。不是石家庄“没历史”,而是缺乏历史记忆——甚至于连“庄”的记忆也乏善可陈!

有人说石家庄“没文化”、“没历史”,眼睛是盯着城区的;有人说石家庄历史文化悠久,心里想得是正定、井陉等“千年古县”的。这两种极端,要么导致妄自菲薄或自我鄙视,无端地自我贬损就是此种心态的表现;要么导致妄自尊大或物质利益至上,对城区文化遗产保护漫不经心,使城市找不到历史感。如何运用区域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城区文化资源,将两者有效应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上来,是石家庄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文化归属感以文化认同为基础

石家庄区域是块古老的土地,然而“石家庄”三个字在百年之前从未做过郡、县、府、州的政区名称,也不是一个大的地域的泛称,也没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历史事件与其发生联系。历史的石家庄与现实的石家庄,有着天壤之别,其区隔是不言自明的。不是石家庄没有历史,是历史没石家庄——确切地说是石家庄城市开埠前的历史不是“石家庄”,而是正定史、获鹿史、藁城史等。在芦汉铁路修建之前,石家庄只是个村名,在铁路修到石家庄时因其名气太小还曾以“振头站”为名,只是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才使用了“石家庄站”这个名称,1918年将两站合并统称“石家庄火车站”;1947年解放后成为城市的名子;1968成为河北省省会的名称;1993年地市合并后,又成为包括18个县(市)在内的行政区域的名称。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利用省会石家庄的影响力知名度,周边县区的一些工商企业注册,可以冠名“石家庄××公司”等,标志着石家庄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国家一五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石家庄的经济地位,省会迁石确立了石家庄的政治地位,但石家庄的文化功能和地位却不能与之旗鼓相当。文化是人的文化,是时间的积淀。文化是内生的成长过程,一旦形成便不可随意改变。比如,目前在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中只有“石家庄毗卢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只有“石家庄丝弦”;其他都不能直接冠以“石家庄”三个字,如正定隆兴寺、赵县赵州桥、平山西柏坡、井陉苍岩山等;自然景观也是如此,如赞皇嶂石岩、平山天桂山、获鹿抱犊寨等。道理很简单,芦汉铁路未修建之前石家庄是正定府获鹿县留营镇的一个小村,正定隆兴寺怎么可能叫“石家庄隆兴寺”呢?许多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不应该”或“应该”的事,在当时都是很正常的。

古代的石家庄区域是城邑比较发达的地区,但近代石家庄城市的兴起,并没有依托近在咫尺的正定古城,正定府治没有、也不可能迁到当时这个不起眼的“庄”里来。石家庄是因铁路兴建而另起炉灶发展起来的,经历百年达到今日之辉煌,超乎人们的想象力。如今的石家庄,不仅取代了正定而且取代了保定,成为京畿大省的首府,但是仍然不能叫“石家庄隆兴寺、石家庄赵州桥、石家庄西柏坡、石家庄┅┅”,因为,人们不能按照今人的意愿去随心所欲地改变历史。尊重过去的历史、珍惜自己的历史、创造今后的历史是当代人的责任。重要的是石家庄今天做什么、怎么做,怎样以石家庄的名义来书写今天的历史。遗憾的是,文化认同感缺乏,文化自信力不足,仍然是我们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困惑。石家庄(吴桥)国际杂技节,石家庄(正定)小商品博览会等重要活动,还需要在石家庄后面加个后缀么?走出石家庄长期“被领导、被管辖”的历史惯性,亮出自己的品牌,向世人展示石家庄,需要当代石家庄人有所作为。

三、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尊重。

夸饰乡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有句歌词唱得好:谁不说俺家乡好!眷恋乡土、热爱故乡,是一种天然、本能的情愫。石家庄则存在着一种其他城市少见的现象,就是:津津乐道于贬损石家庄,好象他自己不是石家庄人似的;以局外人口气指指摘摘,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假别人之口冷嘲热讽,什么名子土啊,没有知名度啊等,是多年来拿石家庄“名称”说事的老掉牙的说词了。其实,就“庄” 字的本义而言, 其意思为人群聚居的地方, 与表示农家村落的“村、乡、屯”等相比 ,“庄”字涵盖的范围要宽得多。除了最初“农庄”这个含义外, 过去也把大的商号叫做“庄”, 如“布庄、茶庄、饭庄、钱庄”等。“文革”前中山西路上的“中华饭庄”, 曾是石家庄市的重要交际场合。在中华传统文化对道路交通的阐述中,通达五个方向叫做“康”,通达六个方向叫做“庄”,人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是指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庄”字不仅常见于民间市井 , 还气派地进入了皇家宫苑 , 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不就名为“避暑山庄” 吗 ? 这些年国内旅游业空前繁荣, 各地旅游景区建设如火如荼, 取名为 " ×××庄 " 的景区更是不胜枚举。北京东南隅的亦庄,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可见 ,“庄”字早已超出了农本文化的范围, 跨行业地应用在社会许多领域, 只把它同“农”字、同“小”字挂钩,未免有点偏狭。

座落在石家庄城区的每一个村庄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像谈固、振头、休门、槐底、永壁、白佛等极具个性的名称,都透着一种历史的神秘感和沧桑感。以正定南关滹沱河太平河交汇处为起点,溯太平河西上有柳林铺、赵陵铺、前太堡(铺)、岳村铺,是否明清时期正定行政中心与获鹿旱码头的水路通道?正定城南下的五里铺、十里铺、二十里铺,是否古代南北官马大道的驿站?主城区北部、滹沱河南岸的南北高营、南北翟营、肖家营、袁营、留营、东西营,是否某个朝代驻军屯兵的营地?等等。对于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其实还不十分熟悉,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

城区的裕华西路过去名为“石邑路”(师范街以西),源于桥西区的振头镇曾为隋代石邑县治所在地,其西北角有个名叫“城角庄”的村,其中这个“城”就是振头镇,现在还有“城角街”这个路名。城区以前有正定大街、常山大街等,都是历史文化深厚的老地名,但不幸的是大都在“统一街名”中消失了。还有不少以村庄名命名的街道,正是“农村到都市”这一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见证,但有人认为太“土”气,总想用一些与本地社会生活毫无联系的漂亮词汇,人为地加以改变,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去鼓噪“改名”。其实,这本身就是不珍惜本土文化,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不懂地名文化的基本常识。

街名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观察城市社会演变的窗口,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彰显城市个性。人家如获至宝、拼命挖掘利用唯恐不足,我们一些“文化”人却弃若敝屣,远之避之而唯恐不及。从实际来看,许多街道名称并不直接带“村”或“庄”字,而是由村庄名衍生出来的,即使带“村”或“庄”字,也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土”。北京、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中这样带村带庄的地名多得很,像“中关村”,那是享誉世界的中国硅谷,像边家村,那是西北工业大学等全国名校的所在地。前些年北京市通过广大市民讨论,依然保留诸如“公主坟、八王坟”这样的地名,人家连带“坟”字的名称都保留了,我们带个“村”字、带个“庄”字怎么了?深圳的“圳”不就是“小水沟”的意思么,没见人家在“改名”上费这么大心思,却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风采闻名世界。

很有一些人瞧不上“石家庄”这个很本土的名字,总想把它斩草除根。为石家庄改名曾喧闹一时,省城一家媒体两度抄作“改名”,甚至“改名”提案还堂而皇之地登上省政协议政大厅。然而社会大众却对此不买账,不但本市的“庄”民不认可,还遭到“庄”外人士的痛批,网民“拍砖”则更为剧烈,可见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心理和基本文化素养,还是不可低估的。“改名”闹腾了几天就消停了,可一家有点名气的网站至今仍把所谓“石家庄改名之争”放在很显眼的位置,一付没完没了、不改名便不罢休的架式?是乐此不疲、难以忘怀,还是心有不甘、伺机撺哄?

改名需要支付巨大的社会成本,带来社会运行秩序的紊乱,更不可能一改就“灵”、一改就“洋”、一改就“知名”。石家庄城市文化形象不够鲜明, 需要当代石家庄人去潜心创造, 少点虚张声势, 多些脚踏实地;少点冷嘲热讽,多些自信自尊;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不做自毁名誉的孬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当代石家庄人的一份责任。在这块纯朴的土地上,如果能涌现一批世界级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能孕育出几个划时代的文化大师、科学巨匠;能崛起一座既有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气派, 兼具“庄”、“市” 特色的现代都市, 在世界城市之林中,怎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四、城市文化形象的若干要素

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以自己有限的学识,归纳了下述若干概念,愿与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士共同探讨。

政治文化:京畿首府——石家庄由农村演变为城市、由普通城市上升为京畿大省的首府,具有典型意义,个性独特。

经济文化:药都布庄——作为新兴工业城市,有“纺织机械电子城,医药化工两条龙”之俗称,有中国药都、华北商埠、全国重要纺织基地之憧憬,医药和纺织仍然是今天石家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文化:①京广京珠京昆,南北通衢;石桥石邑石门,九州康庄。 ②京广京昆京港澳,南北通衢;石邑石门石家庄,京畿首府。——石家庄境内有四条国道、京广石太石德铁路、京武石济高铁、京珠京昆青银高速公路交汇,交通区位优势是石家庄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文化:①北拱京都,西控三晋。②南北通衢,燕晋咽喉。③京南门户,天下要冲。

历史文化:①古邑常山郡,新城石家庄——战国中山的东垣邑、隋代石邑县治振头镇均在主城区内,正定古城纳入主城区更增添石家庄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②拱桥鼻祖、铜佛至尊、壁画极品、临济禅宗。——赵州桥、正定大佛、毗卢寺壁画、临济寺是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地域文化特征极强的石家庄历史文化遗产。

③赵佗赵云赵州桥,石邑石门石家庄。④中山恒山常山,古邑名郡;石桥石邑石门,京畿首府。——重复使用“赵、石、山”三字,并将地名、人名、桥名揉在一起,集合石家庄文化的精髓。

革命文化:①运筹西柏岭,决胜辽淮平。②建立新中国,奠基石家庄。 ③建国大业,奠基石门。④围城耀史册,攻城开新篇。——攻克石门、武装夺取大城市为全国首例;西柏坡精神历久弥坚昭示未来;运筹决胜三大战役彪炳史册;中国革命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的里程碑;华北人民政府为新中国人民政权之雏型。

综  合:古邑新城,京畿首府。

五、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的着力点

城市文化应在人文精神、文化创作、历史记忆、人文气息及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得到体现,才能被人们所感知。

弘扬人文精神。在石家庄这块土地上,历史人物的思想精髓和业绩,发生的重要社会事件,以及重要社会历史进程中所体现的时代特色、精神风貌,是石家庄独特的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比如,励精图治、不畏强势、敢于挑战、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战国中山争衡天下、显赫先秦);英勇善战、开疆拓土、忠肝义胆、竭忠尽智的燕赵风骨(秦汉之际的政治家赵佗统一岭南、三国战将赵云忠心辅佐、唐代名相魏征犯颜直谏);不畏艰难、巧夺天工、敬业务实、智慧勤劳的创业精神(隋代赵州桥屹立千年、苍岩山桥楼殿惊险奇绝、隆兴寺铜铸大佛艺术国宝);开基创业、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开创意识(解放石家庄首创夺取大城市之先例;一五时期工业新城面貌一新;改革开放“包”字进城、撞击反射式综合改革、钢材市场探索蜚声全国);与人为善、直扑宽厚、兼包并容、闻融歉和的秉性民风(五十年代大批外地人来石,本地民风淳厚,人性和善,不排外、不欺生,互相包容、和谐共生)。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创造性地吸收、消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并转化运用到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去,变成开拓前进的精神力量。

繁荣文化创作。云南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郑州以“武”、“舞”相融表现东方传统文化的剧目《风中少林》,上海以惊险杂技和经典芭蕾舞剧相结合的中国化舞蹈《天鹅湖》,山西再现近代晋商风采的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长沙全力打造电视、出版、动漫、娱乐演艺、工艺美术品等文化品牌,都成功提升了自己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几年石家庄在文化创作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河北梆子现代戏《女人九香》、新编历史剧《胡风汉月》、电视纪录片《石破天惊》、《璀璨时空》等一批文化产品,对于宣传石家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有效彰显城市文化形象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需要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重点扶持一批以石家庄历史文化为题材,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具有全国影响的影视、文学、戏曲等文化产品。一方面要积极培养扶持本地文化创意创作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要面向全国引进一流人才,借助外部智力优势,打造石家庄文化品牌。

保留历史记忆。尽可能恢复上世纪初石家庄开埠时的老建筑,如大桥街、南大街、民生街一带的老房子,原正太铁路局、车站邮局也应设法恢复。有些无法恢复的要立碑纪念,如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和人民代表大会会址的人民礼堂。五十年代以后兴建的有独特风格的建筑都应列为保护对象,如华北制药厂、棉纺一厂、棉纺二厂的大门和主楼,省博物馆等建筑,记录了特定时代的历史信息,延续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非常有必要建立工业遗产保护区。除了尽可能保护大兴纱厂、铁路大厂的工业遗存外,应适当保留五十年代的东北工业区,如棉纺二厂厂区、华药厂区、仓库、铁路专用线等,不要都急功近利地盖成住房一卖拉倒,要为石家庄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留下一点历史印迹。建议整体保留一个棉纺厂区,利用旧设备集中展示其工艺过程,成为展现石家庄纺织工业的一个历史窗口。同时,建立石家庄工业产品博物馆,面向全国、面向社会、面向每一位市民,进行展品征集活动,集中展示石家庄历史上曾生产过的各类工业产品及商标设计,如铁路车辆、矿山用小型机车、东风卡车、明星摩托、河北55拖拉机、环宇电视、运五飞机、棉布、针织、印染布等,成为了解石家庄现代工业发展史的窗口。或将上述内容集中在一起,建成工业旅游文化产业园,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恢复商业老字号。中和轩、美味斋、稻香村、乐仁堂、饴芳斋、红星饭店等老字号,是石家庄商业文化遗产,应尽可能利用这些品牌为繁华商业中心服务。新华集贸市场处在城市中心,其南大街和大桥街一带曾是石家庄商业的发源地,目前的经营模式是批发加零售,总体格局是市场集群式的,不具备城市商业中心的功能,尤其晚间停业后,一片冷清,更不见城市商业中心应有的繁华与热闹。因此新华集贸市场今后的改造和新建部分,应按照城市商业中心的要求,充分挖掘利用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模拟老街道布局格式,使用老街名,恢复老字号,增加城市消费需要的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功能,成为石家庄商业的标志性地段。火车站南迁以后,对新华集贸市场的发展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应未雨绸缪,通过打造城市商业中心功能聚集人气、聚集商气。

打造文化标志区。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书城、展览中心、体育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是城市文化形象的标志,也是城市文化个性、品位的具体体现。这些设施的建筑艺术、风格、空间布局形式,营造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构成城市文化的视觉形象。石家庄市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因为建设年代较早等原因,无论其单体建筑还是空间布局,都缺乏文化思考,没有构造出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省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周边区域本来意欲建设成为省会的文化中心标志性地段,但后来插建的一些非文化建筑,从整体上破坏了这一区域的文化氛围,应尽可能重建这一区域的文化功能。充分利用省、市两级文化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加强统一规划优化配置,使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环境建设相得益彰。结合新区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的文化基础设施,集中建设统一布局,形成能代表石家庄城市文化形象的区域或地段,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举办节庆文化活动。节庆活动是文化产业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平台,特别是植根于本地历史文化而又体现时代要求、能引起广泛关注的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各城市对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宣传、展示自我,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与重要载体。南宁的民歌艺术节、郑州的世界武术节、大连的服装节、潍坊的风筝节等都是独具地域文化特色、并在国内国际产生重大影响的节庆活动。石家庄近些年举办的燕赵讲坛、绿色周末等文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欢迎,但若发挥对外交流、展示城市形象的作用,尚须创办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各种文化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家庄取名老师简介~石家起庄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网络盛传石家庄曾用名是常山,这是没有根据的!
河北这俩城市,原本可凭借铁路繁荣,却阴差阳错成就了一个小村庄
石家庄城市馆开馆试运行
热搜之外的石家庄:百年爆发史
希望大家能换个角度认识石家庄!加油石家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