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面解读广东台工作室制度改革:“一室一策”,16大工作室内部创业

“2020年推出第二批工作室是广东台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的结果。”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钟世勋表示。

2016年,广东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广东台”)开始试行“工作室”制度。第一批组建了黎婉仪财富管理工作室、马志丹工作室、尹铮铮工作室、任永全工作室、董珂工作室五大工作室。

2020年年底,广东台“工作室”制度改革再进一步,新设立了11个工作室,包括王伟华导演工作室、史崐全媒体工作室、康毅工作室、《老广的味道》工作室、黄健节目产业工作室、孙愈普法工作室、曾小强工作室、袁媛教育工作室、曾超工作室、罗记安全工作室、耿澈视频工作室。

“工作室制度改革是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希望通过工作室的形式,打造融媒的排头兵,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5G、4K、VR和流媒体等高新技术,推出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内容产品,丰富传播形态、传播样式,有效提升融合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钟世勋详细介绍了广东台“工作室”制度改革的经验办法与创新措施。

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 钟世勋

“一室一策”内部创业

媒介环境变迁,传统媒体站在了深化改革的十字路口。互联网、通信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着传统行业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上加快变革,也改变了行业生态。

对于广东台来说,现阶段改革不仅面临着机构整合带来的人力资源重新配置问题,也面临着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媒体人才短缺问题。

在钟世勋看来,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层级管理,生产任务逐级下达,层层考核,员工在相应岗位,按组织意志完成分配任务,功能作用相对固定。传统管理体制组织能力强大,在完成一些重大任务、大型项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较传统事业管理体制机制,“工作室”制度更加强调员工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灵活性。通过制度设计,让员工成为合伙人,让工作室成为内部创业平台,工作室与电视台共同分享利润,实现多赢发展。

2016年,广东台出台了《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20年,广东台结合首批5家工作室试点的情况,对《办法》进行了修订。

各大工作室负责人的权限包括团队组建权、项目自主权、分配自主权和运营自主权等。台里除了在政策方面予以保护和支持,在人事、财务、法务等方面也将为工作室提供优先服务,最大限度支持工作室发展。

据了解,广东台“工作室”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层面,打破传统的科层制管理,工作室搭配运营公司,直接面对台内各部门和市场提供生产和服务;

二是个体层面,解放员工个体管理束缚,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比如创意自主权、生产自主权、用人自主权、分配自主权等;

三是配套政策层面,根据各工作室不同需求,提供办公场地、创业资金、设备支持、技术保障,并采用“一室一策”,签订增量利润分享协议等。

钟世勋进一步解释道:“现行的‘工作室’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保护机制和一个激励机制。”

一是创业保护,给予工作室三年保护期,保护期内大幅减免场地租金、设备使用费,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免缴利润等;

二是退出保护,允许优秀人才改革试错,工作室运营不成功可以退出,人员重新安置,解决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是激励机制,台里推出了《奖励绩效发放办法》《实施业务拓展奖励指导意见》,鼓励内部创新创业。除此之外,采用“一室一策”,与工作室签订目标责任书,结合不同工作室业务模式,约定不同的利润分享比例。

16大工作室,打造融媒体排头兵

从2016年3月第一家工作室挂牌至今,广东台工作室改革探索历经5年。5年来,五大工作室展现出的创作活力让业界惊喜。

一方面,这五个工作室推出了包括《追梦在路上》《中国梦·创新动力》《四十年:美好生活》《青年强·中国强》《2020,不可忘却的春季》《跑好最后一公里》《钟南山》等一批精品力作,获得国际奖、国家级和省级政府奖项,以及专业奖项近百项。

另一方面,工作室利用明星主持人和媒体资源开展公益活动,成立岭南方言文化传承保护中心,推出明星志愿者公益节目,宣传粤港澳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多次获得上级表扬,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在媒体融合创新方面,这些工作室也走在前列,探索“媒体+”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出了传统广播节目+互联网金融等新形态节目。

“广东台工作室的主要定位是内部创新创业,所以业务范围更加广泛。工作室可以是节目团队转型,如《老广的味道》工作室,以品牌节目打造IP;也可以是广播电视生产的一个环节,比如聚焦后期制作的耿澈视频工作室;还可以是以播音员、主持人为中心的名人工作室、网红工作室等,不同的工作室将采用不同的运营模式。”钟世勋表示。

据了解,新成立的11家工作室的筛选程序,包括部门推荐、专家评估、党委研究。

工作室的成立条件有两种:一种是已经相对成熟的节目制作团队,这些工作室与其他卫视工作室采用了相同管理模式;另一种则由工作室发起人提交方案,只要“有想法、有能力、有资源”,经过综合评估,符合广东台内部创业的条件,也可批准成立。

“首批5家工作室是广东台工作室改革的开局者、探索者,在它们探索的基础上,台里对‘工作室’制度重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工作室的培育、配套、保护、激励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继续进行改革探索,期待广东台工作室能为行业改革转型提供有益的经验。”钟世勋介绍。

目前,包括电视新闻中心、广播新闻中心、珠江频道、北京节目中心、电视传输制作部等多个部门,都有推荐部门业务骨干人才设立工作室的计划,预计今后将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工作室的创业队伍,“未来‘工作室’将成为广东台的人才高地和融媒改革的前沿阵地。”

出人才、出精品、出影响、出效益

为应对广电行业新的变化,2018年以来,广东台党委推出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蔡伏青在广东台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将其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组合拳——即确立一个目标,坚持“两轮驱动”,用好“三支力量”,用活“四个机制”,建好“五个体制”,开启了广东台体制机制改革新征程。

2020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对新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目标任务,规划了方法路径。

以机构改革为主线,广东台逐步推出了系列改革措施,深化工作室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亦是对基层生产组织形式及人才管理的探索性改革。

“工作室制度推行,是我台为应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所面对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改革探索;是我台持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主流媒体发展活力动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工作室,激活专业人才个体能量,打造名人名品,推动内部创新创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钟世勋介绍。

此次新推出11家工作室,主要目的是发挥台各岗位优秀人才在创新、创业、创优方面的辐射带头作用,提升个人和团队的品牌价值,把工作室打造成机制创新、内部创优、项目孵化、人才培养的有力平台,发挥“出人才、出精品、出影响、出效益”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广电的传统优势在减弱,人才已经成为广电传媒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如何创新改革现行人才制度,留住现有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引进急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与外部人才展开深度合作?在钟世勋看来,这些都是传统媒体,也是当前广东台,必须加快解决的关键问题。

未来,广东台将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制度设计,积极进行改革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江市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助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
高校改革的三个重点
高校科研人员可享带薪休假
全媒体|评职称 外语计算机不再必考|职业资格|职称
去编来袭!公立医院干一辈子的节奏要变了
破除创新创业“痛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