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主立宪制的死里逃生:为什么英国没有在1848年发生革命?

明天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90岁生日。

说到英女王,就不得不说一说英国独特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相信所谓英国工业革命、“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大家都略有耳闻,但是大家是不是知道1848年的欧洲革命。包括了法国大革命、意大利革命在内,好像整个欧洲都在反对君主政体,然而独独英国没有受到这一年的波及,君主立宪政体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所以今天奇葩君来跟大家说说这奇特的能在1848年幸免下来的英国。


英国大本钟

奇葩君不知道大家对1848年有没有印象。

这个时间,中国还在清宣统道光二十八年,那一年洪秀全还在筹备着拜上帝教等待着金田起义的到来。中国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在静悄悄的酝酿,而欧洲在这一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848年,欧洲革命,几乎整个欧洲都在反对君主政体,共和派革命者不可阻挡。1848年1月革命运动首先在西西里岛掀起,然后扩展到法国、德意志和意大利诸国,以及奥地利帝国。拿破仑上台,法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确定了普选权。

那时候有一句话叫,“法国打喷嚏,欧洲得感冒”,在整个欧洲在“感冒”中努力康复时,英国却幸免于难。

这是为什么呢?

革命产生的原因

首先,大家跟着奇葩君来想一下通常意义上的革命及其过程。

上世纪60年代许多社会学家认为革命是在社会压力升级时爆发的,有识之士度过困境,舍弃旧的政治制度,各种矛盾日益恶化,终于导致异常革命的爆发。但是仔细想一下所有爆发的革命,都有一群人夺权,这群人因为反对当权政府的政策联合在一起,而正是因为有人夺权,社会政治局势才会愈来愈紧张,而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紧张局势的升级,从而一系列的事情才会发生,轻则局部内战,重则大规模战争爆发。

可以说,所有改革的前提就在于要有“人”出来反对当权者并且使得人民联合起来对抗当前的政府。比如1848法国大革命,法国人民上街游行。那时候还是阴雨绵绵的2月,军队摆开阵势,向人群扫射,不久之后,同样的事情在柏林也发生了。也只有在这样的人民和政府权力极度不均衡的对抗下,才会爆发革命。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再来看1848年的英国。

这件事情涉及到两个主要的背景。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首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32年改革法案》赋予了更多人以选举权,更多人可以参加选举。但是当时选举权还是受限于财产资格,只有你的纳税额达到了一定的票数才能投票。可以说当时议会从身份歧视变为了财产歧视。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1832议会改革使得革命的大门敞开了一些,更多的人参加了选举,政治的角斗场也扩大了一点。顺带一提,1867年的议会改革法案使得更多人拥有了选举权,1884年另一项法案使得几乎所有英国人都拥有了选举权。政治参与继续扩张,而扩张的途径是改革。

发现了吗?是改革。英国改革。不是革命。

英格兰人具有生而自由的自我印象和自我认同感,这可以追溯回1215年6月14日,即英国《大宪章》签订的日子。这卷羊皮文件在历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这也成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

所以说,在英格兰人的眼里,自身是生而自由的,拥有人权,因此英国公民普遍支持改革,不支持革命。

可以说,在1848年的几年里,英国的民族认同感被彻底地重构重建了。所有人产生了一种“我们值得尊重”的想法。而这一想法,就意味着改革,而非革命——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就不需要革命的推翻。

在英国议会改革之后,技术工人——工人阶级中的上层,他们周日去公园散步,挽着女士,身穿西服,这就代表了小资产阶级赢了尊重,这同样具有政治意义。


英国议会大厦

英国宪章运动

另一个背景是宪章运动。宪章运动号召百万平民在巨大的宪章上签名。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掀起了两股浪潮,人们签下名字,在其中声明着,“我们是卑微的穷人,普通的人民,我们请求你,贵族们,你们拥有财产,地位高贵,代表着财富与议会,我们请求您赐予我们政治权利。”

这听着似乎十分可笑。

马车上载着巨大的请愿书,数百万人在上面签字,其中很多人甚至只能用X来代替自己的名字。他们也许没有名字,也许并不会书写自己的名字。他们冒着大雨把请愿书送到议会。

议员们的反应和大家想的一样,奇葩君想应该是这样的——“OH MY GOD!我不想看到这个!我们拒绝看到这个!”十分不屑和惊慌。

但是平民们总是很执着,毕竟很多时候他们缺的,并不是时间。

“好的!那我们回头会再来一次的!”

礼貌,坚持,固执到不可理喻。

他们不使用暴力,他们只是签名。

但是1830年的一件事情让英国资产阶级无法持续忽视人民的抗议。

1830年法国中产阶级革命。技术工人们冲上街头为他们自己、为政治改革而战,在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中,没有带着礼帽的资产阶级的位置,因为他们没有战斗——当然这一情况在英国绝不会发生,因为英国宪章运动保持着“值得尊敬的”姿态,这是一场阶级运动,在请愿书上签名的都是平民,但他们认为自己是真正的道德改革者,他们觉得自身超越了阶级的界线,他们想要征服做出正确的事情,通过更多的改革法案。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保守党政府最终通过了《1932年法案》因为他们知道迟早要通过这个法案。这在英国看来,就是我们改革了,我们敞开了政治的大门,更多人获得了选举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英国人都有如此坦荡的胸襟,宪章运动者中也有一支称作“武力派”,他们认为没有革命就不会有改革,他们只是宪章运动者中的少数派,比较小的少数派。

但是英国依然没有革命。

其实在1848年,大约4月10日左右,伦敦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政府任命了2.5万有钱人为郡长,就连当时还未回到法国的路易拿破仑也被任命为郡长。商业云集的英国,统领大英帝国的金融中心,不断遭受抨击。那里的人带着枪支上班,他们随时准备用文件柜抵住门,开枪射击那些起义者和英国的革命者。他们有2.5万人,而示威游行者远远少于这个数字。因此1848年英国没有革命。


伦敦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主立宪制多有智慧?马克思评价: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件
    高中历史教案 英国的制度创新
    陕西历史特级教师李树全:英国的制度创新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议会为什么被称为“议会之母”?这个世上最古老的议会对历史发展起到怎样的推进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