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汉铭文镜之 相思文化


西汉 蟠龙草叶铭文镜 铭文:“不日可会,而日可思,美人而去,何时幸来。”


铭文铜镜风行两汉数百年,其铭文内容非常驳杂,不同时期流行的镜铭题材也有很大差别。自从西汉早期铜镜之上开始出现铭文,一直到东汉时期镜铭逐渐简化消失,“相思”这一主题始终是铭文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尤其是西汉初建到昭宣中兴这短短百年间,战乱甫定,百废待兴,差役、徭役难免严重;又兼文景之时诸王内乱,交相征伐;汉武用兵南越,北击匈奴,开拓疆土,大量青壮男子被迫抛妻弃子,随军从征、戍守边疆,汉乐府诗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之句,正是当时惨酷兵役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有一种怨别离、重相思的风气在西汉社会上流行起来,各种文物上频现的“长相思”、“长毋相忘”字样正是这种相思文化的产物。



陕西淳化县董家村出土 西汉 “长毋相忘”瓦当



西安博物院展品 西汉 “延寿长相思”瓦当



西汉 “长毋相忘”四乳铭文镜



西汉 “日入千金长毋相忘”花钱



大云山汉墓出土 西汉“长毋相忘”合符银带钩 此钩设计精巧,为一条带钩一剖为二,分别铸阳文及阴文“长毋相忘”字样,二钩相聚,严丝合缝。此钩出江都王妃墓中,当为江都王刘非赠给自己宠妃的定情之物。




战国 蟠螭纹镜


回过头来说铜镜。中国最早的铭文铜镜当为西汉初年的蟠螭纹镜,其镜式上承战国,铭文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纹样,处于镜钮内圈与纹饰带的夹缝之间。此类镜铭文种类较少,常见只三类,其中两类为“相思文化”镜,一类为“大乐贵富”吉语镜。可见铜镜铭文上的相思题材出现极早,是伴随着铭文镜的出现而出现的。



西汉 缠绕式三螭三凤镜 铭文:“修相思,慎毋相忘,常乐未央。”此铭更多地像是一种情人分别时的叮嘱与祝愿,期盼对方与自己相思相爱,祈愿对方长久安乐、永无烦恼。整体的感情基调是积极而不甚悲伤的。




西汉 缠绕式四螭四凤镜 铭文:“愁思甚,悲欲见,毋说相思愿毋绝。”这面蟠螭纹镜上的铭文显然与上一面“修相思”镜大异其趣,表达的是一种悲伤绝望的愁思之情,当属于一对长久别离的恋人,不仅无法相见,连对方的音讯都杳无踪迹。“毋说相思愿毋绝”,甚至不期盼对方与自己相思,只盼上一次的别离不成为永诀。苦哉远征人,拊心悲如何?这种悲愁绝望是和平年代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早期蟠螭铭文镜出现之后,典型的汉式四乳铭文镜与草叶纹镜开始流行起来,数十年间这二类镜式就占据了西汉铜镜的半壁江山,当然也就发展出各种相思题材的铜镜铭文,尤以“长毋相忘”铭文最为普遍,几乎成为了铜镜上必备的吉语之一。


西汉 四乳铭文镜 铭文:“常乐未央,长毋相忘。”为西汉早期铭文镜上最普遍、数量最多的铭文。


西汉 四乳连弧纹铭文镜 铭文:“常乐未央,长毋相忘。”



西汉 四乳铭文镜 铭文:“见日之光,君毋相忘。”此类镜可归入日光镜的范畴,即铭带“见日之光”者,后接“长毋相忘”、“君毋相忘”等相思吉语,数量很多,流行范围及流行时间亦广,武帝以后的圈带铭文镜中亦常见此类铭文。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见日之光,长毋相忘。”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见日之光,君毋相忘。”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见日之明,长毋相忘。”



西汉 圈带铭文镜 铭文:“见日之光,长毋相忘。”铭文内容延续自早期的四乳铭文镜、草叶铭文镜,可见此类镜铭的生命力之强。



西汉 圈带铭文镜 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富贵番昌,长乐未央,佳人毋相忘。”此镜前四句均为当时圈带铭文镜上非常普遍的吉语,最后一句则表现出对情人“毋相忘”的叮嘱。据文献记载,铜镜在汉代常常被当作男女定情的信物,这句铸在镜上的“佳人毋相忘”也间接证明了这种说法。



西汉 四花铭文镜 铭文:“时来何伤,长毋相忘。”这也是一个比较经典的相思镜铭,比上面两种数量要少。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久不相见,长毋相忘。”铭文内容很清楚,一对情人长期分离不能见面,叮嘱对方一定不要相互忘记。此版铭文较少见,延续到晚期的圈带铭文镜上仍在使用。



西汉 圈带铭文镜 铭文:“久不相见,长毋相忘。”



西汉 四乳铭文镜 铭文:“与天无极,与地相长,欢乐如言,长毋相忘。”属吉语镜中带“长毋相忘”字样的铭文镜。



西汉 连弧铭文镜 铭文:“长相思,毋相忘,常贵富,乐未央。”属较常见的吉语铭文镜。



西汉 花叶铭文镜 铭文:“长相思,毋相忘,常贵富,乐未央。”铭文同上。


西汉 四龙博局铭文镜 铭文:“愿相思,毋相忘。”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愿长相思,幸毋相忘。”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结心相思,幸毋见忘,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以上三镜亦为相思题材的吉语镜,很像男女双方相爱时所发的誓言。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秋风起,使心悲,道路远,侍前希。”表达的应是闺中少妇思念远行的丈夫,思而不能见的悲怨之情。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起,雁南飞,而梦中之人却未能归家与自己相见,怎能不悲?上海博物院藏一面草叶铭文镜,铭文为“道路辽远,中有关梁,鉴不隐请,修毋相忘”,正可为此镜铭末两句的注脚。道路辽且远,中有关梁相阻隔,何日得见再叙衷肠?其中的哀怨伤感,实在值得细细去品味。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君行卒,予志悲,久不见,侍前俙。”与上镜铭文格式相同,内容稍有不同,当为同类诗文。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长毋相忘旖久相思,伏念所欢旖无穷时。”此铭文较罕见,经李学勤先生按汉赋句式释读,方能读通。铭文中“旖”字可同音通假为“兮”字,则镜铭当读为“长毋相忘兮久相思,伏念所欢兮无穷时”,合韵上口,称得上是一篇极经典的短赋。



西汉 四乳花叶铭文镜 铭文:“镜以仙行,所言必当,千秋万岁,长毋相忘。”此镜镜铭非常少见,亦是一句很朴实的广告语。“镜以仙行,所言必当”,言此镜由仙人作法,其上的吉语都能够应验;“千秋万岁,长毋相忘”,服佩此镜的情人们,千秋万岁也不会忘记对方。非常奇特的铭文。



西汉 蟠虺铭文镜 铭文:“常与君,相欢幸,毋相忘,莫远望。”此镜铭与其余相思铭文镜所抒悲苦愁思之情又有所不同,没有那种生别离、不能见的哀怨,表现的是一种追求热恋时的欢幸,“毋相忘,莫远望”,热恋中的情侣,哪里还会考虑将来之事呢?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鉴清明,铜必口,宜大王,毋相忘。”铭文奇特,有一字不可识,前两句为赞扬铜镜质量的广告,后两句宣扬儒家忠君之思想,非常少见。



西汉 蟠龙草叶铭文镜 铭文:“不日可会,而日可思,美人而去,何时幸来。”此镜铭亦极罕见,表现的情感比较纠结。不日即可相会,然而思念的日子还很长久;美人离开之后,何时才能再相见欢聚呢?无论从铭文内容、纹饰版式来看,此镜都是同类草叶铭文镜中难得的精品。



西汉 草叶铭文镜 铭文:“日不可会,而日可思。”当为上镜镜铭之减省,字句有颠倒。


以上诸镜流行于西汉早中段,极盛于武帝时期,到昭宣之际开始衰落,并逐渐被新兴的圈带铭文镜所取代;铜镜背后的相思文化也在此时盛极一时,究其原因,与武帝一朝的穷兵黩武、兵役繁重不无关系。昭宣以后的圈带铭文镜上,相思题材的种类逐渐减少,比较典型的就是圈带铭文镜中的“君有行”镜。




西汉 圈带铭文镜 铭文:“君有行,妾有忧,行有日,反毋期,愿君强饭多勉之。”君有行镜存世量较少,铭文完整者就更少见,没有找到铭文标准器的图片。标准铭文应为:“君有行,妾有忧,行有日,返无期,愿君强饭多勉之,仰天太息长相思。”此镜铭亦述思妇怀人之怨,与汉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非常相似,文意朴实,却能触动人心。



西汉 圈带铭文镜 铭文:“行有日,反有期,请君强饭多勉之。”与上镜铭文类似,个别字有差异。




上海博物馆藏 西汉 君有远行镜 铭文:“君有远行,妾(敢)私喜,饶自次真止,君旋行来,何以为信,祝父母耳。何木毋疵,何人毋友,相惠有常可长(久)。”此铭亦极罕见,现在完全释读还有困难,不过亦能看出是以女子口吻描述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西汉 重圈铭文镜 铭文:“君行有日返毋时,思简念,尚可治,人两心成不足思(内) 君有远行,妾(敢)私喜,饶自次真口止,君旋行来,何以为信,祝父母耳,何木毋疵,何人毋友,相思有常可长久(外)”此镜内圈铭文为一首合韵上口的小诗,外圈与上镜同,均是以女子口吻倾诉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


“君有行”镜镜铭除上两种外,见于著录的还有两类,均未见实物图片,姑且录于下,以供参考:


“君行有日返毋时,端正心行如妾在,时心不端行不正,妾行为之,君何能治?”

此铭极有意思,为女子告诫远行的丈夫,要如同在家中一样端正心行;如果丈夫在外边乱来,自己也会采取行动,到时候丈夫也拿自己没有办法。言语之中威胁之意很明显,可见汉代社会,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君行有日兮返毋时,结中带兮长相思,妾负君兮万不疑,君负妾兮天知之。”

此铭亦是女子在告诫远行的丈夫不要在外边乱来,不过口气没有上铭强硬,也没有威胁之语,比较温婉凄怨。传汉时苏伯玉之妻所作《盘中诗》亦有类似的句子:“君有行,妾念之。山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天知之。妾忘君,罪当治。”与上铭相比,一个是以威胁相逼,一个是以真情感动,为了拴住远行之人的心,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汉景帝阳陵随葬坑出土 塑衣式跽坐拱手女俑 温婉清秀的汉代女子形象


相思题材的西汉铭文铜镜,其铭文大多应属于当时广泛传唱的民歌,不见于史志,却通过铜镜这一载体保存了下来,这是西汉铭文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诗歌的产生离不开民间歌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诸侯贡诗,天子采风”的传统,采来的民歌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就产生了最早的诗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微,礼崩乐坏,所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尤其是战国乱世,流传下来的诗歌非常之少。直到汉武帝时重新设立乐府,训练乐工,采集歌词,才有了汉魏以来流传不绝的乐府古辞。所以说,相思铭铜镜盛行的时代,正是诗在民间的时代;到了武帝以后,恢复乐府古制,诗在庙堂,相思铭铜镜开始走向衰微,铜镜铭文的内容多向吉语、谶纬、求仙等方向发展。



《诗经》书影 明刊本


由江湖而庙堂,由质朴而繁丽,相思文化的载体虽不断变化,其中的精神内涵却历千载而不衰。无论是诗经经典“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铜镜铭文“结心相思,慎毋见忘”,还是乐府古辞“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李白名篇“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其中所抒的离别之悲、相思之苦,平淡亦或激愤,皆足以震撼人心。古代交通不便,通信不达,每一次离家远行都说不清何时才能再与亲人相见,所以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能够引起千古离人的共鸣;“有别必怨,有怨必盈”,这也是离别诗中多出名篇的原因:饱含真情的质朴之言,总是胜过华丽空洞的辞藻堆砌。当今社会,交通发达,通信便利,从北岭到南疆不过半日而至,距离对于今天的情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有情之人因为两两异地最终分离?相比之下,古人在别离时发下的誓言“长相思、毋相忘”,反而有一种别样的浪漫情怀。我想应该还是今人感情淡漠,心不坚、情不深的缘故吧。

2015.7.27

霞举道人 作于信古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汉代铭文生成动因
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镜铭文归纳
汉代铜镜纹饰研究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中)
走亲访友必备!跟古人学点吉祥话
汉代铜镜上那些优美的铭文“情话”!
陈介祺|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纷纷入印的镜铭,他藏了这么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