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7年索罗斯横扫东南亚

1997年夏天,亚洲爆发了罕见的金融危机。在素有“金融强盗”之称的美国金融投机商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自泰国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自此一役,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1997年是量子基金最风光的一年,在东南亚各国沉浸在资本盛宴中时,索罗斯在瞬息之间攻陷泰国,横扫东南亚。仅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就暴挫逾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也随之陷入混乱。随后索罗斯转头攻击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与泰国经济连带较深的国家,同样屡战屡胜。外界预计这一战,索罗斯净赚百亿美元。

索罗斯简介:

1930年,索罗斯在匈牙利出生,17岁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26岁时,他去了美国,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索罗斯曾一度贫困,卖过手提袋,做过交易员。39岁那年,他建立“量子基金”,在90年代打垮英格兰皇家银行,扫荡东南亚。至今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他信的业绩,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让所有的投资专家都望尘莫及。

爆发背景:

90年代前期,西方国家集体陷入经济衰退,萎靡不振;而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为首的东南亚国家异军突起,他们的经济增长一路狂飙。全世界都为之惊叹,嫉妒,却又无可奈何。一时间,大量国际热钱争先恐后的流入东南亚。由于泰铢具有在东南亚各国流通性良好、风险较小、资产泡沫巨大等特点,泰国在数年间持续着8%-12%的高GDP增长,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们忘却了风险的存在。

风暴降临前期,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却出现奇迹般的增长,当亚洲处于泡沫经济的狂热和兴奋之时,虽然中央银行采取不断提高银行利率的方法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同时这种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银行本身也加入投机者的行列。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各国银行的短期外债巨增,一旦外国游资迅速流走各国金融市场,将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其中,问题以泰国最为严重。

战争过程: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1997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制定的对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1998年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

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将矛头对准了刚刚解体不久的俄罗斯。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

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

深层原因: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4.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5.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6.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索罗斯的投资手段

1.''反身性''理论

“反射性”概念是索罗斯之于投资哲学的基石。简单说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理论依据是人正确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主导地位的观念。

2.投资于不稳定状态

市场不稳定状态就是指当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偏差达到极端状态,在反作用力使市场自我推进到一定程度后,难以维持和自我修正,使市场的不平衡发展到相当严重程度,此时则为市场不稳定状态。

不平衡的市场状态源于市场预期所形成的主流偏向受到客观现实的强烈对比,市场中的清醒的投资者开始对这种偏差进行反省,对主流偏向进行挑战而使市场原有的主导因素变得脆弱,但市场的惯性使原有走势狂热。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索罗斯投资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善于发现市场的不稳定状态,捕捉盛衰现象发生的时机。

3.把握盛衰发生的时机关键

把握盛衰发生的时机也非常关键,因为这时往往是市场主流偏向强烈之时,杀伤力也是比较强的,只有采取恰当的投资策略,有计划建仓,才能充分利用这种不稳定的市场状态所带给我们的投资机遇。

4.突破被扭曲的观念:找到漏洞

索罗斯演绎出这样一个逻辑:因为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那么他能做的最实际的事就是关注人类对所有事物的那些存有缺漏和扭曲的认识---这个逻辑后来构成了他的金融战略的核心。人非神,对于市场走势的不可理解应是正常现象,然而当市场中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达成共识,并有继续炒作之意时,这种认知也就处于危险的边缘了。

事件影响: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人民资产大为缩水。1997年3月2日索罗斯攻击泰国外汇市场,引起泰国挤兑风潮,挤垮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由泰国引起的金融动荡一直蔓延到亚洲的北部乃至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日本、韩国均受重创,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资产大为缩水,亚洲人民多年来创造的财富纷纷贬值,欧美国家利用亚洲货币贬值、股市狂泻的时机,纷纷兼并亚洲企业,购买不动产,以其1%的代价轻易获取了百分之几百的财产。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国家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由于银行倒闭,金融业崩溃,导致经济瘫痪。经济衰退,激化了国内的矛盾。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社会动荡,人心涣散,秩序混乱。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国家政权不再稳定。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导致人们对政府信任度下降。政治不稳定,破坏了亚洲经济增长的良好环境。此前,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就在于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后来由于金融危机破坏了这种稳定,引发社会波动,差点危及到各国的国家安全。

小结: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直到现在仍然徘徊在90年代的末期。

发生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经过历史发展选择的比较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暴露出许多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融强盗”索罗斯战败的始末!
《漫话金融》97年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为啥先狙击泰铢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怎么引起的?
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什么发生在1997年?
林书友:新自由主义经济坑里的国家
亚洲金融危机时,索罗斯是如何做空泰铢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