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很多人跳入了“读书陷阱”,读还不如不读,该怎样正确读书呢

全民阅读的时代到来了,爱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起来。古人告诉我们,“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前一段时间,余秋雨先生在“喜马拉雅”平台上,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让人摆脱平庸”。阅读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在一档节目中,马云演讲,说,“我很少读书,但是,我遇到的人多,认真的听他说,获得的知识反而更加鲜活。”

阅读是一个民族素养,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这不可否认。但是,我们要时刻警惕“读书陷阱”。曾经,见到一个人,读过不少书。来家串门,聊天,语调慢条斯理,在白话文中常常夹杂着“之乎者也”的文言词汇,就像香港人在口语中时常蹦出英语单词一样。他是很自然,但是我们感觉极不舒服,浑身起鸡皮疙瘩。

还见过一位热衷于传统文化的人,读书不少。有一次,和他一起吃饭,总感觉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不自在。感觉他就像是从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穿越过来的一样。说话倒没有拽文言,但是说话、一举一动,好像在用“传统礼数”捆绑着一般,生怕越了古人的规矩,仿佛时时刻刻用“弟子规”里的箴言警句指导着自己的行为。一顿饭吃下来,那么得不舒服,像拍戏,生怕导演在他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喊停。

他们读书之多,自不在话下,但是“读书”让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读书让他们不懂正常人的人情世故了。试问,写书的人,完全记录的,是他们的生活吗,作者生活中实现不了的,或者是不切实际的联想和想象,寄情于写作,是人之常情。读者要是把书中的情与理都奉为圭臬,那便是进入了“读书陷阱”。作家董桥说过,读我的书,不要渴望我给你的都是花园。

还有另一种“读书陷阱”,有些人读书很多,读过的书,就如马匹,读书人的大脑如跑马场,一匹一匹的马在跑马场上疾驰而过,什么也没有留下。

那么,读书是什么?读书是引起你的思考,帮助你思考;读书要有批判思维,这个批判更多的是批判自己,反思自己。所以,读书是服务于你的思考和思想,而不是让你的思考和思想服从于读书。

马云对金庸先生,感恩戴德,马云说,没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没有阿里巴巴。金庸的武侠小说,点燃了马云心中那种浪漫主义的侠义情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的文化,是不是里面燃烧着侠义豪情!书里面我们不理解的,放弃就好了,因为读书也是需要缘分的,有些书,书里的有些内容,百思不解,那是“缘分未到”,不必强求;读书“开卷有益”“目击而道生”,古人的话有道理,读不懂的地方,会进入你的潜意识,会在适当适时地时候冒出来,被人们称作是“潜力”或者“灵感”。

那就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读书是为了思考,思考不是为了读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美的十本书,一生至少读一次
【龙泉之声】
马云讲去金庸家,全是书,金庸却说自己从不看书,这才是高手!
金庸对马云说:我几乎不看书!马云悟出了一个道理
读书,最自在的独处
看小说对日常生活有帮助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