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碾压高盛的中国最强券商即将诞生?

2020年4月14日下午,券商板块突然出现异动。中信建投股价一度触及涨停,中信证券也同样拉涨逾6%。在他们的带领下,九成券商股均有不俗表现。

异动的原因在于当天有市场传言称,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或将合并。

两大龙头券商合并,这信息是真是假?二者又意欲何为呢?

谁不想成为券商大哥?

对于熟悉券商行业的人来说,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堪称国内券商行业的龙头。

事实上,两家券商都是证券业的一等一的头部机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也分别在行业内被人黑话称为“大平台”和“75司”。从名字也能看出,二者颇具渊源。

中信证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大券商,一直以来的口号是要做中国的高盛

从名头上来说是匹配的,四大国有行A股上市,中信均作为承销商或联合承销商,全中国只此一家。又因为坐落于北京麦子店街,所以被业内戏称为麦子店高盛,简称麦高。

不过中信证券的另一个名号也非常响亮,那就是:“大平台”。中信证券设立之初便脱胎于国内最早的金控——中信集团,多年来还在经营和扩张上得到了来自中信集团的支持,具有明显的平台效应。再联想一下近年来的流行语,“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自然更加能体会中信系的强势风格。

如此雄厚的背景,不仅能为员工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是能带来实际的经济收入。据报道,2019年,中信证券员工年度薪酬福利总额为122.69亿元。按照在职员工15908人计算,人均薪酬福利77.12万元。

成立于2005年11月2日的中信建投证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

中信建投的前身是国内三大券商之一的华夏证券,后者在2002-2005的券商倒闭潮中被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接手,遂改名。所以虽然都以“中信”,但中信建投现在和中信证券关系已经不太大,目前的主要控资方是北京国资。

和“麦子店高盛”类似,中信建投也有一个“朝阳门巴克莱”的绰号。朝阳门应该不少人都知道,是东二环上重要一站,路口另外三个方向分别是外交部,中石化和中海油,地段是非常好的。

不过中信建投在业内最深入人心的名字还是“75司”,因为在offer上会写“公司将为你提供富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整体水平居于市场水平的75%分位之上”。2016年传出人均年终奖85-200个月,虽然已被中信建投工作人员澄清为谣言,但其名字还是由“75司”晋级为“99司”(薪酬超越99%的券商)。可见其薪资吸引力之强大。


横空出世的航母级券商?

虽然两家公司的多位高管均表示对于合并的事并不知情,可对于此次事件的揣测却并非空穴来风。

2019年年末,证监会方面就透露出要打造航母级券商的想法。而此番两大券商合并的消息似乎正与此映衬。

2020年3月13日,证监会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目前我国共有5家外资控股券商及10家合资券商,当前还有18家合资券商正在排队申请设立。随着外资券商冲击的到来,国内券商的合并成为必然之路

作为市场两大头部券商,合并后将联合占据市场IPO市场20%份额,股基交易10%以上的份额,合并后市场巨无霸诞生。这貌似满足了上层打造超级券商航母的要求。

虽然从政策和历史发展上来看有合并的趋势,但就两大券商的市场现状而言,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二者合并。

虽然要打造航母级券商,但合并中信和中信建投确实难以置信。两家券商本身都是龙头机构,都在投行领域较为强势,且经纪业务网络也比较齐全,这种互补性可能不会特别明显,除非是为了提升资本实力,打造一个超级机构。

其次,两家券商的股东背景差异大。中信建投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是北京国资委;中信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为中信集团。一个是地方国资,一个是央企。

最后一点是,中信证券正在减持中信建投。如果是要合并,增持还来不及呢,还减持?所以合并究竟是烟雾弹还是规划中,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变局之下,对求职有什么影响?

两大券商合并的传闻引爆市场,券商股票板块一度全线飘红。加之外资券商迅速进入,2020被业内人士称为“券业变局年”。

行业洗牌势不可挡

证监会最新的券商行业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3月份,全国共有133家券商。

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数券商公司的质量并不高。这就导致我们的券商行业比较分散,同质化较严重。与发达市场仅有几家投行寡头的市场格局相比,我们的券商巨头还未出现。

即使是市值最大的中信证券,无论从总资产规模还是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收入规模来看,与国外的同行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甚至可以说,一个高盛,就可以顶上整个国内券商行业了,更别说金融话语权了。

求职需要瞄准头部机构

一方面国内券商的实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却是外资投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开,野村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作为外资券商入华的首批代表,第一天就提交了申请报告,申请成立独资券商公司。

而如上文所述,大型券商也将合并以发挥龙头效应。这对于大多数中小型券商公司来说,基本处于两头夹击的境地,被淘汰的风险急剧增大。

所以说,求职时瞄准头部券商/投行,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肯定大有助益。大型投行、券商能给我们带来能力的提升、视野的拓展、人脉的积累、财富的获取,也是一份对未来的保障。在求职之时,我们要密切关注企业的潜力,避免沦为行业洗牌的牺牲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内至少7家券商股权面临变动 新一轮行业整合潮涌
财富锐评:打造航母级券商,值得期待
当“麦子店高盛”遇上“朝阳门巴克莱”
如今的证券板块,你认为哪只券商股有可能是真正的龙头品种?
证券业迎来“收官红”:头部券商继续领跑,中信证券全年盈利破百亿
国联与国金合并,意味着券商业新一轮并购浪潮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