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居易和鸟巢禅师的禅诗对答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鸟窠禅师,本号道林,735~833年,享年99岁。相传,道林禅师在一棵古树上筑了一个形似鸟巢的住所结庵栖身,观人生,察世象,故而被称为“鸟巢禅师”。

在《五灯会元》中,记载了一则白居易向鸟巢禅师问道的故事,说的是白居易喜爱参禅拜佛,唐元和年间,他在杭州做官时,听说附近有一位“鸟窠道林禅师”,是位得道高僧,就慕名去拜偈。

见到禅师后,白居易就向禅师请教:“敢问师父,如何是佛法大意?(什么是佛法?佛法主要讲什么?)”

鸟巢道林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没想到鸟巢禅师回答的居然这样简单,心中很是讶然。心想,如此玄妙的佛法,你岂能如此轻描淡写的讲出来!就对禅师不客气的说:“大师说的这些道理,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

禅师听后,莞尔一笑,回答说:“”三岁的小孩子说得,八十岁的老先生行不得”。

三岁的小朋友都可能能讲出来,但是八十岁的老人都还不一定做得到。

白居易这才认识到,他心中的佛法是一种哲理,而禅师所说的佛法只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佛法的关键就在于“行、落实”,真正学佛就是学习用觉悟的态度去过生活。

悟到这里,白居易深感不虚此行,于是对着鸟巢禅师深深的施礼致谢!

白居易与鸟窠禅师结识之后,经常问禅于他。有一次,白居易以一首禅诗请教鸟窠禅师:

特入空门问苦空,

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

为复浮生是梦中。

梦如人生,人生如梦。如果搞明白了,就不再计较这些虚幻的东西了。鸟窠禅师看到此诗后,也以一首禅诗来应答曰: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在梦中。

​生死无真迹可寻,生和死,只有这件事是相同的。既知浮生若梦,何须再问,只应以寻求解脱为要。

白居易听了鸟窠禅师的开示,愈加佩服,领悟到安身立命之道。他在西湖旁边建起一个竹阁楼,以便与鸟窠禅师'朝夕之参益'。晚年的白居易更是素养其心,自号香山居士。后来,人们把竹阁楼改造为广化寺。

(声明:禅诗对答的解释只是个人理解,仅为参考,如有更好答案,愿盼赐教改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日历 | 鸟窠《无题》
浮生梦中
老和尚当白居易的面写首禅诗,都是大白话却很高明,白居易很佩服
白居易写下一首诗向高僧讨教,对方回他28字,堪称经典
写出“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白居易,原来也是禅中人
鸟窠禅师与白居易的智慧对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