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的孤陋寡闻了,中山装的政治含义真的太丰富了,不愧是民国代表

2016年2月29日,民革中央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将中山装作为国家正式礼服。中山装再次进入人民的视线,掀起一阵热潮。

1929年4月,中山装经国民政府明令公布为法定制服。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山装成为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的正式服装。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国家领导人在出席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

作为民国时期最具有特色的中华民族服饰,究竟具有怎样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含义呢?

在这里小编和大家一起重温那个时代的经典。

中山装,顾名思义,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诘襟服)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而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大为流行,一度成为当时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在民国十八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形制: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的诞生,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袍服制一统天下的局面,颠覆了中国人原有关于传统服装与身体空间的观念。中山装的流行,也代表着服装平等化观念的出现,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一场震撼性的革命。

中山装具有中国民族的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服”。中山装做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的不朽贡献,广州革命政府确立了“中山装”这一名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建(中山装的含义)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山装有哪些来历及深刻含义?
中山装
中山装文化韵白
为什么现在已经不再流行?“中山装”的前世今生
【中山装的政治含义,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