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份处暑祝福,最全的秋季养生攻略送给您!(千万人已收藏)

  今年8月23日是处暑节气。“处”含有终止之意,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养生保健应养肺滋阴和祛暑化湿并重。随着雨量减少,燥气生成,还应注意防“秋燥”。

  饮食篇

  1 滋阴润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处暑时节要多吃一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


  菠菜 补肝益肾 开胸润燥

  推荐美食:芝麻菠菜

  原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莲藕 凉血补脾

  如果取生津凉血功效,可将生鲜藕切片或小块,用榨汁机榨汁饮用;


  如果取补脾功效,可以在煲汤的时候多放些莲藕,比如鸭肉炖藕、莲藕排骨汤、莲藕猪蹄汤,都有不错的秋补效果。


  2 朝朝盐水 晚晚蜜汤

  秋燥耗伤人体津液,易造成阴津亏虚。不少中老年人会感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瘙痒、大便干结等。

  可以尝试“一咸一甜”的方法。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盐,少量多次饮用,可减少水分流失。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

  此外,还有几道最适合处暑食用的的茶、饮、汤、粥,一起来看看吧。

  莲子芯茶 清心安神

  莲子芯能帮助降压,还有清热、安神、强心、排毒的功效。

  每天取莲子芯3~5克,开水冲泡后当茶饮用。


  蜂蜜饮 润肺养肺

  营养专家认为,蜂蜜是集全部营养与一身的天然食品,不仅可以外养肌肤,还内养腑脏。

  挑食标准:应挑选气味纯正、有淡淡的花香,颜色成透明或半透明,挑起可见柔性长丝而不断流者。

  食而有道:存放蜂蜜不要用金属及塑料的容器。冲服蜂蜜的水温最好不超过60℃。食用蜂蜜的最佳时间为饭前0.5-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


  百合银耳莲子汤 健脾和胃

  原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莲子、百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银耳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三者搭配可缓解这个季节口燥、咽干、失眠的症状。

  粳米山药粥 补脾暖胃

  粳米,健脾胃、补中气。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B、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二者搭配能补脾暖胃、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


  3 少辛增酸

  秋季里有一个著名的养阴法则,叫“少辛增酸”。意思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

  “望梅止渴”的故事说明酸性食物具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甚至还没吃到嘴里,润燥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

  应季水果 食酸润燥

  所以处暑时节要多吃应季的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了。


  别小看小小的葡萄,吃它可有着许多好处:

  研究表明,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含抗氧化物质白藜芦醇,对心脑血管病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葡萄中的类黄酮可抗衰老。食用葡萄皮,有益于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健康。葡萄表皮颜色越黑,含黄酮类物质越多,对保护心脏作用更好。


  葡萄的最佳吃法是洗净连皮带籽嚼完咽下,否则营养将损失大半。一起来看看如何快速又干净的清洗葡萄吧:

  1. 在盆中加入适量清水,再加一勺面粉搅拌均匀。

  2. 静置2分钟后,用手拎着葡萄的柄,在水中轻轻摆动。

  3. 等到面粉水变浑浊时,将葡萄取出,再用清水冲一下,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起居篇

  1 每天多睡一小时

  早睡早起,保养秋收之气。晚上9、10点就可以入睡,以顺应阴精之收藏,以养“收”气;早上6、7点起床,以顺应阳气舒展,使肺气得舒。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顺应时节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

  2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非常实用的生活谚语,“春捂”是为了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生发;“秋冻”是为了气血入里保存热量,促进阳气潜降。

  因此,处暑后要使身体有一些凉意,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秋冻”更利于适应和抗御即将到来冬天的严寒。


  但在秋冻时要注意腹部、足部保暖。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

  因此,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腹部受凉。


  3 多晒太阳抗秋乏

  很多人容易感到秋乏,这其实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表现。入秋后,日照时间减少,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的情绪因而低沉,所以要增加阳光的照射,晴天时多到户外散步,每天保证半小时。


  每天喝一杯花旗参茶也有提神补气、抗疲劳的作用。

  4 心宜平静

  处暑燥热,饮食是一面,更重要的是要时时观照内心,调整心境。内心守静的方式有很多种,盘腿静坐、卧禅数息等都是帮助我们内视己心,涤除芜杂,从而复归于平静的好办法。


  选择一个爱好,诸如书法、篆刻、古琴或太极等,都能帮助我们修身养性。慢下来,静下来,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与天地同生。

  运动篇

  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平时多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但要适量。处暑是丰收的节气,植物果实成熟,户外风景迷人,此时很适合外出郊游散心。


  专家提醒

  运动方面,不要剧烈出汗,汗太多会耗伤阴液,我们说秋冬要养阴,所以运动时不要剧烈出汗,要及时补充水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秋后这样排肺毒 防治感冒 免除“万病之源”
明日处暑,全家一定这样吃!用它煮水喝,换季少生病,平稳入秋!
​寒露至,养生宜适寒热温凉,顺阴阳消长
秋季饮食四个“首选”
【初秋滋阴四类食物】
立秋养生该注意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