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推拿常用8法:温 补 通 泻 汗 散 清 和

? 提示点击上方"儿推论坛"了解小儿推拿育儿信息

根据手法性质和作用量,结合治疗部位,小儿推拿

有:温、补、通、泻、汗、散、清、和八法,现分述如下:

一、汗发

汗发即发汗、发散的意思,使病邪从表而解。《内经》云: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汗发适用于风寒外感和风热外感两类病征。

对于风寒外感,手法宜先轻后重加强刺激,步步深入,因重则解表,全身汗透,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

对于风热感冒,施术应用轻拿法,宜柔宜快,使腠理疏松,使患儿周身舒服,汗毛竖起,肌表微汗潮润,贼邪自散。

汗发注重挤压、摆动类拿按动作,如拿风池、风府、合谷等能疏散风邪,拿肩井能开通气血,气血通畅,病邪无所藏匿。

二、通法

通法有祛除病邪壅滞之作用。《素问》有“行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的记载。指出按摩有通经络的作用。临床治疗时常用挤压类,摩擦类手法,刚柔兼施。如按揉背部腧穴、捏脊等可以疏通脏腑郁结,助阳升发,温经散寒等作用。

但在小儿推拿治疗中,通法少用,盖因小儿脏腑清灵,又少七情六欲之害,所有小儿通法多见于治疗大便秘结之症。

三、泻法

泻法一般用于下焦实证。如腹痛、腹胀、食积、大便不通等小儿常见病。临床以摩、掐揉、下推为主。如顺摩腹治疗肠胃湿热、积滞等症,推脊治疗实热证等

小儿推拿治疗中,泻法多用于实热证,积食症,但一般是清补结合,以免造成对正气的损伤,比如泻大肠的同时一般在稍补一下,以免泻的太过。

四、和

和者即和解之意,含有调和之法。凡病在半表半里,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况下可以用和法。手法平稳柔和,频率稍慢。

常用在摩擦之类手法,如摩中脘、揉肝腧、合阴阳、清补脾等。在临床中和法可分为:和气血、和脾胃、疏肝气等三方面。

五、温法

温法适用于一切虚寒证。手法缓慢柔和有节奏,一般操作时间稍长,有补益阳气的作用。比如摩肚脐、揉外劳宫穴、揉二马穴等

临床应用在按揉中脘、气海、关元、命门等有温补肾阳、健脾和胃,扶正祛邪的功效,特别对于治疗五更泻者,效果显著。

六、清法

清法是运用刚中带柔的手法在穴位上操作。达到清热除烦的目的。《内经》云“热者清之”这是一般热性病的治疗原则。

但是热病的症状及其复杂,治疗时应鉴别病在表里、虚实,属于气分热还是血分热,根据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法


在表者当以清热解表,在里者且属气分大热者当以清气分之邪热,在血分者当以清热凉血,实则清泻实热,虚则滋阴清火。

推拿一般是摩擦类手法。气分实热者轻推督脉(自大椎至尾椎),以清泻气分实热;气血虚热者轻擦腰部,揉二马、清天河水、退六腑以滋阴降火、退脏腑之热;

血分实热者,重推督脉,以清热凉血,然后重揉涌泉,引火归元;表实热者,可轻推膀胱经,自下而上,表虚热者轻推膀胱经,自上而下,以清热解表。

七、散法

散者即消散、疏散之意。推拿的散法有其独到之处,其作用主要是“摩而散之,消而化之”能散郁结、积滞、散寒等。

临床在小儿推拿中主要用来治疗肠胃积滞或者痰饮壅盛,比如揉膻中穴、揉乳根等可以化痰散结,掐四横纹、掐合谷可以消积滞等。

八、补法

补者,即滋补,补气血津液之不足,脏腑机能之衰弱。经云:“虚则补之”,扶正祛邪是推拿临床指导思想。

补法使用范围广泛,因为小儿的生理特点,肺、脾、肾常虚,加上容易受到外邪侵袭,所有容易出现肺气虚咳嗽无力,脾气虚运化失职,肾气虚,津液不足,盗汗等症。


补法推拿手法轻柔,不宜过重刺激。周于藩曰:“缓者为补”又曰:轻推,顺推为补

小儿推拿常与补法很多比如摩腹、摩神阙温补下元虚寒,揉外劳宫温阳散寒,揉二马可以滋阴益肾等。

  齐鲁儿推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腹诊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六大流派体系
小儿推拿治疗八法
小儿推拿治疗八法之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小儿推拿学-01治疗原理
推拿基本治法(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