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李振华:艾滋病诊治体会

今日头条
艾滋病


西医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有效预防的疫苗。以致很多人谈“艾”色变,那么中医有可能治疗并治愈艾滋病吗?且看本文作何解析。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导致的以全身免疫系统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为感受疫毒之邪,邪侵气血,耗气伤阴,机体脏腑功能受损,产生痰、瘀、湿、毒等病理产物,进而形成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悬壶桑梓六十余载,长于温热病及内科杂病的治疗,尤擅脾胃疾患,屡起沉疴顽疾。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李老提出“脾胃易虚,肝气易郁”的病机特点,治疗强调“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法,临证据患者不同病症灵活辨证施药,疗效颇佳。


今有幸跟师李振华教授学习,特将李老学术思想在艾滋病患者中的运用情况报告如下:

 

陈某,女,48岁,2011年4月8日住院治疗。患者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体温波动在38℃上下,以午后及傍晚为重,伴咳嗽少痰、乏力、纳差、皮肤瘙痒、舌质淡嫩,有齿痕,苔薄,脉细滑。1990年因甲状腺瘤行切除手术,术中有输血史;丙肝病史6年,带状疱疹病史3年。诊断为发热,辨证属气虚湿阻,治以益气健脾化湿,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20g,炒白术10g,茯苓20g,半夏10g,防风10g,杏仁10g,桂枝10g,白芍10g,佩兰15g,甘草6g。

 

服药5剂,患者体温最高37.5℃,乏力、纳差症状减轻,仍感皮肤瘙痒、腹胀。遵上方之意,去杏仁、防风、桂枝、白芍,加太子参15g,藿香15g,厚朴15g,枳壳12g,蝉蜕6g。

 

服药4剂后,患者体温正常,皮肤瘙痒减轻。由于其CD4细胞仅13/ul,住院期间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中药仍以健脾、益气、化湿为治则。患者住院治疗一月,诸症好转出院。

 

患者为中年女性,感受疫毒之邪(HIV)十余年,内伏之邪客于中焦,阻滞气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脾胃运化失司,不能运化水谷,气血化生乏源,正气逐渐亏虚,正虚又是形成痰湿、瘀血、湿热的重要原因,因虚致实;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水湿内停,聚湿生热,酿湿为痰,湿、热、痰、瘀又可影响气血生成,进一步导致本虚。故从中医角度讲,艾滋病进程是元气渐耗直至亏竭的过程。因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致发热,其症以午后及傍晚为甚,劳累后加剧,乏力、纳差、舌质淡、脉细亦为气虚之明证。


与外感发热相比,气虚发热起病多缓,无高热、大热,无论病情轻重,涉及脏腑多寡及是否具有兼夹证候,治疗过程中必须紧紧把握住气虚或阳虚的疾病本质。方中黄芪、白术、茯苓、太子参等益气健脾,正是契合患者脾气虚这一疾病本质;艾滋病疾病过程中由于元气逐渐耗竭,其证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多,临床见患者易受风感冒,故配防风,取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之意;李老强调治疗脾虚证常需从祛湿着手,因脾虚易生湿,湿浊易困脾,“利湿即所以健脾”,祛湿的方法有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温化寒湿等,临床应注意鉴别使用。


对于脾虚生湿者,健脾需配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等渗湿利水之品。芳香化湿予砂仁、白蔻仁、佛手、藿香、佩兰等,使湿浊得化,脾气自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当“治以苦热,以苦燥之”,但苦味药亦有偏寒偏热之异,苦温者如苍术、白蔻仁、砂仁等,苦寒者如黄芩、黄连、茵陈、栀子等。李老特别指出,脾胃湿热者,清热不可纯用苦寒,以免伤及脾气脾阳。本例予藿香、佩兰、半夏,化湿、燥湿并用,湿祛则脾气易于培补;因中焦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予厚朴、枳壳,在健脾益气的同时行气和胃,变“守补”为“通补”,是重视条畅气机的体现;桂枝、白芍合用调其营卫,和其阴阳;杏仁止咳祛痰;蝉蜕、苦参等疏风清热,燥湿止痒。

 

李老认为脾证多虚,无实证,脾虚为气虚,甚者阳虚。《本草经疏》云“饮食劳倦,伤脾发热……恣饮汤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患者感染艾滋病毒后,潜伏期较长,一般需6~8年的无症状期才能进入艾滋病期。艾滋病毒客于中焦脾胃,阻碍气血运行,耗气伤阴,加之服用抗病毒药物更加损伤脾胃运化功能,故素体虚弱、饮食不节、劳逸失调、药食伤脾或慢性消耗等是引起本证的主要原因。脾气健则食物能化生水谷精微,生成气血津液;水液能吸收输布,滋养全身脏腑组织;血液统摄于脉内,不逸出脉外。脾气虚则运化失司,表现为腹胀、纳差;气血化生不足,症见倦怠、面黄;水液运化障碍,可见湿滞、痰饮、水肿;若脾不统血,可见各种出血、皮肤紫绀;清阳不升,症见头晕、便溏等。

 

脾胃同居中焦,脾之气、阳亏虚,运化功能受阻(不能为胃行其津液),饮食停滞于胃脘,加之艾滋病毒客于胃肠道(现代研究证明肠道淋巴结为艾滋病毒在体内长期藏匿之处),久则形成气滞、湿阻、痰浊、瘀血等病理变化。脾升胃降是气的运动形式在消化系统的表现,上述病理变化均能阻碍脾胃升降运动,临床不仅见脾虚症状,还可见恶心、腹胀、纳差等症,是因虚致实。

 

脾胃的升降运动又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所谓“土得木则达”。肝属木,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升、动、散”的生理特点。精神、情志等因素最易影响肝脏,由于认识的不足,对艾滋病尚存恐惧,造成艾滋病感染后精神压力巨大,焦虑、烦躁、恐慌、抑郁等是初期艾滋病感染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并且由于共同的感染途径(经血或体液传播),HIV/AIDS合并HCV感染率在3.5%~72.7%之间,合并感染更加重了肝脏损伤。肝脏为全身气机之总司,肝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条达,津液、血液运行通利,脾升胃降功能正常,精神情志舒畅。《读医随笔》云:“肝者贯阴阳,统气血……握升降之枢”,肝之疏泄功能尤其对脾胃影响最大,所以“脾无肝不能升清,胃无肝不能降浊”。肝疏泄太过则横逆犯脾,清阳不升,症见头晕、腹胀、腹泻;胃失和降,症见呃逆、嗳气等。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则见食少纳呆、腹胀等。

 

从中医角度讲,艾滋病是“艾毒伤元”的过程。“艾毒”对命门、三焦、元气的损伤贯穿疾病始终。而在此过程中,艾滋病毒对中焦脾胃的损伤、对气机运动的阻滞是最早发生、且持续存在的病理变化,中焦气机阻滞,气血化生乏源,进一步造成了下焦及元气的亏虚,阴阳失衡。故此,对于艾滋病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期患者治疗上均应时时注意健脾益气,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也。即使对艾滋病晚期严重机会性感染患者,在驱邪的同时,也应谨记顾护胃气,将健脾与行气、祛湿、清热、祛痰、化瘀综合考虑。“安谷者昌,绝谷者亡”,在艾滋病的中医治疗上要充分重视脾胃在整个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脾与抗衰老
中医经验分享的主页
默默守护国人脾胃,补气健脾第一方:四君子汤
中医:补气健脾第一方:四君子汤
“脾虚”最可怕的,是悄无声息地——掐断你的气血来源
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