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哲学高度上相遇
在哲学高度上相遇  


   有一次,学生问我如何才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我想了片刻,说了一句,“唯有站在‘哲学之桥’上时,你才能具有广阔的视野”。文科班的学生,文史哲自然都应涉猎。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中国不是一个盛产哲学的国度,教师普遍缺乏哲学修养。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有点哲学头脑又谈何容易?

    事实上,即使你念的是文科,只要认真涉猎过哲学,你也会对理科感兴趣。即便是理科学生,只要能达到哲学高度,也会让人不可小觑。哲学的魅力在于,它能超越所有学科,成为连结所有学科的一座桥梁。在这座桥梁上,你可以“一览众山小”,欣赏各门学科的风景。为了便于说明,我专门画出一张图加以说明:

 
    在图中,每门学科在桥柱下面都有自己的基础部分。
有言道,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沿着基础部分只要往上,便会进入这门学科的哲学部分。我绝非否认基础部分的重要性,而只是认为各学科的基础部分是难以通约的。我们难以想像,牛顿的力学公式怎么跟一个化学分子式或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一种哲学,只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物理哲学有自己的方式,化学哲学有自己
的方式,只要能达到哲学高度,这些方式便可以相互影响和借鉴。事实上,假如说哲学是一位伟大的母亲,那么所有科学便都是哲学产生的孩子。在未知领域的探索成熟时,哲学便会产生出一门新的学科。人类的科学,便是由哲学一个一个产生出来的。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必然是一位哲学家。这是因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必须能对他的领域进行哲学层面上的思考。一个只会计算平均数或将数字排序的数据分析员,是不配称为科学家的。
    说到把握世界的方式,宗教与艺术也是人类试图把握世界的方式。那么,哲学,以及它产生的科学,跟宗教和艺术有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只需要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上的科学家,便可知道这一点。牛顿和爱因斯坦终身奉献给了科学,晚年时却都皈依了上帝,原因便在于二者都想发现宇宙的秘密,却都感到自己的无力,所以才都最终臣服于上帝这个伟大的造物主。爱因斯坦生前非常喜欢音乐,每天都会花时间拉上几支小提琴曲子,以至有人说他的相对论理论是从小提琴里“拉”出来 的——其实,除了让他放松一下之外,小提琴音乐又何尝没有给他一些把握世界的灵感呢?
    只要是进入哲学部分,各门学科便会产生联系,也就是说,有一座桥能将各门学科联系起来(
如图所示)。作为一种世界观,哲学可以用来解释各领域的问题。在哲学高度上,学科之间的界线不是那么清楚,或者说,各学科是不分家的。罗素作为数学家,却可成为获得诺奖的文学家;爱因斯坦是个物理学家,却照样可以像教育家一样大谈教育......
    197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普利高津,曾提出过“耗散结构理论”。普利高津认为,只有在非平衡系统中,在与外界有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情况下,系统内各要素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时才可能产生自组织现象,并且把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自组织有序态称之为耗散结构。一个对象要想在实践中获得存在与发展,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引入负熵,以抵消对象体内正熵的增加,从而确保对象不断地走向更高层次的稳定有序结构。普利高津的这个理论,显然是一种化学哲学思想。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我们可以来分析中国社会近30年的历史。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社会便从远离平衡态逐渐进入了非平衡态。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里不断发生着各种自组织现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使着官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变化。此时,中国社会不可能再次封闭起来,只有不断朝向更高层次的稳定结构进化。然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便必须从政治上进行改革,去除那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发展的因素。
    当我们这样思考时,实际上已经从化学哲学转入到了历史哲学。表面上,化学跟历史两门学科分属文理两个领域,似乎毫无关系,然而在哲学层面上却是有关系的。中国确实在30年前进行了改革开放,这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但却不是历史哲学。要用思想来解读历史,那才是历史哲学。站在哲学的高度上,
我们才可运用其他领域的哲学思想来解读历史。
    只要具备哲学思考的能力,你便有了思想。或者说,你便已经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哲学家。此时,你的思想不仅在于你的专业领域,也同样会在你感兴趣的领域。
站在“哲学之桥”上,你不仅能成就自己的深刻,也能成就自己的广博。比如,乔姆斯基作为语言学家,同样可以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对国际政治和权力对媒体的过滤进行研究,并发表颇有洞见的文字。
    当然,
读书是登上“哲学之桥”的唯一通道。通过饱读群书而成为哲学家的你,结交的朋友也会是哲学家。“在哲学高度上的相遇”,便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对于教师而言,没有哲学修养的教师,大概不会去寻找异类,而只愿意结交自己的同类——没有思想的教书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金外汇交易的哲学
现在还活着的哲学家中,有哪些人能进入五百年后的哲学史教材?
读书,常常像盲人摸象
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 第七卷 历史哲学
数学与哲学随想
当代中国十哲[1991年李振霞所著的图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