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什么

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什么

裴毅然
日本的细节
—— 感触日本(一)

    


    随一家沪报东渡。除了种种“第一感”与随处可触的日本文化,得友人朱晓云女士接洽安排,整整一天先后访晤早稻田大学建筑学教授古谷诚章、株式会社环境系统研究所长原田镇郎、早稻田大学新闻学教授花田达朗、《日本经济新闻》国际本部副部长竹冈伦示、北原基彦等知识界精英,还参观了早稻田大学的几个博物馆。时虽短促,还是强烈感受到日本文化气息,探触到日本精英思想脉博,深感日本发展潜力。

    日本公民化程度已相当高,国民普遍法治观念很强,什么都有约定。自动电梯靠左站,商店只标实价,诚信第一,省去不少讨价还价的麻烦。台籍导游说中国人判别价值次序为情、理、法,日本人则是法、理、情。法律是人情人性的高度提炼浓缩,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平衡点,不尊重法律即无法形成共识,缺乏共识便容易发生龃龉,引惹纷争。大家遵法,标准同一,懂得避让与自检,社会磨擦频率大幅降低,和谐度自然提高。如在日本常常发生这样的中日文化冲突:一位中国乘客在新干线列车上坐错位置,前来找座的日本姑娘再三察看手中车票,中国人则根本没想到自己搞错车厢。日本人从小被教育遇到冲突首先自检,先找自身错误,不像中国人第一反应先疑他人。这一前一后,确实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差别。

    2010年,一位中国人将包忘在东京地铁车厢,不仅有钱,还有重要文件与护照等。他急得团团转,一位日本青年先给地铁办公室打电话,再安慰道:“别担心,刚才那列地铁一小时后还会经过这里,我们到站台上去等吧。”这位中国人认定这不是再傻不过的“刻舟求剑”么?但日本青年坚信:“不要紧,我们日本几乎没有小偷,你的东西肯定能找回来。”捡到东西交给警察是日本人的基本道德,很少有人丢失东西。一小时后,那列地铁来了,他们进了那节车厢,那只包果然还在原处,打开一看,一样都不少。 一位中国警察旅日八天,十分感叹日本良好的社会风气。一位同行女士上了大巴上发现钱包遗忘在商店,根据购物单上的电话打过去,商家回答钱包已妥善保管,等待认领。更使中国警察惊诧的是:在麦当劳就餐,日本食客会很放心地将包放在选定的座位上,然后离去购食。同行的中国游客,则习惯性地带着大包小包走来走去,生怕被人“顺手牵羊”。

    日本朝野对经济与各种社会活动普遍形成共识:民间经营、政府管理、人民配合。日本民众对历届政府虽然批评不断,毕竟普遍拥有“配合”意识,对政府的整体认可度较高,官民冲突较少,稳定和谐度相对较高。日本的人性化意识触处可见,如山阶边有半步小台阶,方便老幼者上下;任何一处洗手间都有残疾人专用设施;哪怕一条街心散步小道,也有专门告知残疾人的牌子,提醒前面有台阶,不便轮椅通行。人性化体现的另一标志是厕所遍地,指示牌遍处,醒目标出最近公厕所在位置,急内急者所急。

    日本国民意识的另一集中体现是:最好的东西自己用,被淘汰的才拿去出口。因此他们普遍享用最尖端的电子产品——可上网带荧屏的手机。至于森林、水源,更是得到最大可能的保护,凡有可能破坏环境的产业一律不准兴办,一次性方便筷当然从中国进口。

    日本国土面积仅37.788万平方公里(中国的1/25),大半还是山区,领地狭窄资源匮乏,什么都是小小的,小桌小椅小房,连高速公路的隧道都是小小矮矮的,开不了稍大一点的集装箱卡车。最令我吃惊的是一处盥洗盆,仅宽20厘米,专用净手,打破本人在香港看到的最小盥洗盆记录。这些都体现了珍惜资源的可贵意识,够用就行,不必以偌大太师椅体现老大尊严。

    当然,日本青年也有一些问题,如有令日本政府头疼不已的三族——啃老族、宅族(也称宅男族,只上网无朋友、无未来,不外出可省去置装费、化装费;宅族只能取外籍新娘)、草莓族(稍遇压力就喊自杀);“三族”自我封闭,婚配只能找外籍贫家男女,最充分利用富国优势。日本的人口政策是鼓励多育,一胎无补助,二胎供至高中,三胎供至大学;日本政府非常清楚日本的未来在于青年。日本孩子所受到的呵护真正可谓“金色童年”。

    漫步东京巿中心的早稻田大学(该校设立于创办者大隈重信宅所——东京丰田郡早稻田村),周边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但你感觉不到历史的远逝与传统的消失,反而处处感受对历史的铭记与对传统的呵护。日本知识界努力告知青年这个国家的历史,详细标出所走过的道路,从国史到校史。早稻田大学的几个展馆,生意清淡,观客稀少,且免费参观,铁定赔钱买卖。但人家算的是思想账历史账,认为培养日本青年的历史意识与传统理念乃最为重要的人文投资,国家发展最核心的后劲力量。

    相比之下,中国大学几无一家开办同类馆展,仅此一项便体现了日本知识界的史传意识与前瞻思维。东京大学多出高级官僚,早稻田大学则多出政经首脑与思想家,根基大概就在这些细枝末梢吧?


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什么
—— 感触日本(二)

    想到千年之后

    早稻田大学建筑学教授古谷诚章设计长野车站,获2007年全国建筑设计一等奖,成为日本建筑设计界精英。他向我们介绍了未来东京城市规划,他们设计的时间跨度为一千年。1995年,日本建筑中心开始一项宏大国家项目,研究设计“超超高层建筑”,由日本大型建设公司、建材生产厂家、电梯生产厂家、设计事务所、大学研究者等90家企业、20余名研究者组成项目工作组,从规划、结构、材料、施工、维持管理等14主题展开研究。研究的设定条件为“三个一千”:千米高度,千顷建筑面积,千年使用寿命。研究目标是希望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城市开发思维,建设高度信息化的未来城市。“未来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是向空间发展,向天空要空间。他们的设计方案是尽量将东京这座大都巿托举耸立,结束东京摊大饼状式的拓展现状。他们的设计将新宿第二代超高层从一幢幢过渡到空中连结,构建立体化城市。

    如今的东京,各种建筑已向四周延伸几十公里,生活效率及舒适性都很差。从市中心长距离上下班的满员电车,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负担很重,交通耗能也很大。同时,日本人又普遍希望拥有土地以建造私宅,造成东京平面无序扩大。这一状况不仅日本如此,世界其它超大城市也如此。因此,“超超高层设计”的研发,对全球超大城巿的未来规划具有突破性的普遍意义。

    以千年为单位进行设计,如此前瞻,深感震憾。我知道中国建筑设计时距目前还未达到百年。组织20余名超一流研究者围绕14个主题展开研究,规划未来城市的千年设计,体现了高度整合能力。从绝对意义上,有多大整合能力,决定有可能搭建多高的平台,决定能够看得多远与走得多远。日本人已经想到千年以后了!尽管他们说:不可能设想得很完美,需要渐渐拾遗补缺,需要后人不断修正完善,但已令我深深震惊。

    日本建筑设计师不仅关注外形构造、空间设计,更关注建筑空间对思维的影响,其建筑宗旨是空间设计必须体现自由选择这一人文理念,而不是用明确的空间区隔限制甚或规定人们的思维。这一点,怕是我们的建筑设计师想都不可能想到的,因为中国建筑设计师还未意识到自由的重要性,自然更不可能用自己的设计体现“自由”。

    


    (资料图:东京地标建筑——东京铁塔(Tokyo Tower),塔高332.6米。图片源自网络)

    日本建筑设计师明确表示不要求十全十美,但必须考虑地震、维修、寿命、实用等基本元素,必须体现人文理念;承认不可能想得很完美,承认认识只能一步步前进,相信后人的智慧,同时强调历史与传统的连续性,而非让传统在现代城市戛然终止。在外形美观与内涵功能上,日本设计师更看重内涵功能。这些,都使我感受到什么叫差距。

    古谷诚章先生认为他们的这一未来城市设计,30~40年后将形成决心,投入具体建造。从日本学者身上,能够嗅出一股强烈的职业自豪与价值自信,他们都以能够为国家提供自己的专业智慧而骄傲。日本知识分子的社会参与度较高,是他们能够获得这一价值自信的台基。专业价值与社会意义,中国人文学者最常自问的两个词汇,在日本学者那里,则是根本毋须考虑的绝对神圣体。

    走向现代化的区别

    花田达朗先生乃早稻田大学新闻学教授,留德十年,多次访华,与京沪新闻学界广有接触。他认为十九世纪日本才有民族国家这一概念。此前封建社会,国家不统一,江户幕府背景很强烈,明治维新就是要制作近代化统一国家,“富国强兵”是明治维新发展方向的标志性口号。由于日本是带着自身社会矛盾走向现代化,且为追赶型后起之国,走了学英法依靠侵略求发展的道路,因此侵略了中韩等国。之所以发动侵略战争,乃是因为没有解决好国内诸多矛盾,为了掠夺国内稀缺的各种资源与劳力。同样由于是追赶型的现代化,前面有英法德这样“老师”,后面又有种种诱人利益,因此在现代化过程中发动了战争。

    明治维新的主课题就是如何发展民族国家,日本送贵族子弟留欧(主要是英法德),让青年知识分子学习政治制度等,然后发现英国的国会制(君主立宪)较符合本土民情,不像中国留学生只学习军事兵器。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一代日本留欧青年认为科技学德国、海军学英国、学术学法国,兼采众长,成功提出被日本社会普遍接受的折衷型口号——和魂洋才,即保留大和民族的传统精神,积极运用西洋才技。虽然“和魂洋才”有点类似我们戊戌后的“中体西用”,但人家日本的“和魂”并不固守君主政制,他们认识到通过国会能够采集民间信息,既得到广大人民的智慧,并让民众有机会参与国务,有利于各种社会矛盾解决于初起阶段。我们从帝制转型立宪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他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应该承认这就是中日差距的最初之源。

    花田教授认为中国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疆土太大,不好操作。这当然是一种外交辞令,实质是说我们老大中国,封建文化积重难返,不易维新。毕竟西方民主政制与东方专制存在价值方向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历史悠久,船大难调头,不肯轻易放下中央大国的架子。日本历史既浅,积负亦轻,反而船小好调头。他们通过对比,弃汉唐儒家文化就西方法治文化,史称“脱亚入欧”。

    1894年甲午之后,日本夺朝鲜、占威海、割台湾、索赔款;“九·一八”、“七·七”,给中国造成多少深重灾难。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没有一点民族伤痛感是不可能的。承认这个曾经的敌国某些优长,需要一点“勇气”。他山之石,看看人家快速进入现代化的轨迹,总还是必要的吧?

    (注:本文原标题为《设计千年的建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百多年前东京的真实模样
富可敌国大财阀:创立152周年的日本三菱集团
裴高才:服膺学问立国理念,志业中华情-《陈时》连载
明治维新: 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
靖国神社风水解析
扶桑纪行(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