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典故七:喝墨水

 说典故七:喝墨水

 
 人们常用“喝墨水”的多少,比喻一个人的读书多少,文化水平的高低。辟如:【那人喝了几年墨水,有水平】、【咱也没喝过墨水,是个大老粗】等等话语。提起“喝墨水”一词,咱也扯扯它的来历。
 
 很多人以为,古时文人墨客用毛笔写字,所蘸的墨汁含有胶质,用后笔尖易凝固,再用笔时需用牙咬舌舔,使之润开,这样,墨必不可免的沾染到唇齿之上,故而引申到“喝墨水”了。
 
 其实不然,“喝墨水”原来它是我国历史上对文章低劣的一种罚则,始创于南北朝时的北齐。《随书.礼仪志》早有记载,书中说,北齐的皇帝在元旦时召见众臣,令他们写一篇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内容要根据各地的情况,围绕发展农、林、水、牧、副、渔业和土地等自然情况,提出改善民生的措施。而后,皇帝亲自逐一阅批,结果发现建议文书中的文字、文法及论理等方面优劣相差的天壤之别,心中极其不满,气愤之下,下旨对“字有脱误者”,处以座位后面罚站;对“书迹滥劣者”,罚饮墨水一升(古制,约合现制6两水的体积容量);对“文理孟浪(文法不通,语言轻率不当),无可取者”,“夺刀容及席”,即收缴佩刀(当时的威仪装饰),撤出座位。
 
  此外,《随书.礼仪志》中还载有北齐皇帝选拔和任用官吏时罚“饮墨水”的记述。北齐朝廷每次选拔官员都是采用让应试者按试卷答题,对答卷‘有脱误、书滥、孟浪者”,分别对应给予“起立席后、饮墨水、脱刀容”的处罚。
 
  从此以后,“喝墨水”随着朝代的更替,居然变为具有文化水准的代名词。
 
“喝墨水”这种罚则虽然荒唐,但也沿袭了几个朝代,看来还是有“促进"作用的吧。其本为劣文滥书的处罚措施,但几经传衍,原有含意和现有含意迥异,竟然由学识低劣的原意演变成了学识高优的现意了,而变化到古与今截然相反。

 假如,当今也如此炮制官场的考试,那景象会如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发]2012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揭晓
“喝墨水”原来是真的喝
古人喝墨水
国博(010)国家博物馆(8)
清明诗词集锦
喜欢这段话, 如有人转走,说明我们心里有一种默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