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何其多,谁人没文化

文化何其多,谁人没文化


  朱建松

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吹拉弹唱,跳舞演戏,这些都是文化。当下,文化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要想弄出点文化,简直易如反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文化。

穿,可以穿出文化。人的三分貌,七分扮的着装理念,奠定了服饰文化的地位。服饰文化,全球皆盛;服饰文化,学问颇深。内衣外套,制服便装,时装古袍,草裙皮茄,经典流行,难以尽数。传统服饰,经久不衰;新潮靓衣,引领时尚。这些知识只需略知一二,并实践于身。穿出个性,穿出品味,穿出美感。那你就很有文化。 

吃,可以吃出文化。如果你好胃口、爱美食,那就和文化挨上了。填饱肚子倒头便睡,那叫饭桶;饱餐之后,对美味佳肴的精华说的头头是道,让旁人听的垂涎三尺,这叫美食家。吃出境界,吃出心得,一吃成“家”,这很有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沿袭千年,倍受膜拜,追者甚众。其地位之高,难以撼动。这其中,历代的美食家功不可没。

饮食文化的孪生胎是烹饪文化。中国的烹饪文化举世无双。南北菜系,尽显风骚。道道名菜,鬼斧神工,香味穿心;种种菜名,意蕴深邃,充满传奇。烹饪技艺不仅被冠以文化,而且被誉为艺术。对烹饪文化的诠释,无人与这些在灶台边忙活的大厨们论道。央视的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拍了几十集,收视率几个亿,全仰仗这些身怀绝技的掌勺人,对中国烹饪文化的精彩演绎。

喝,也可以喝出文化。先说喝酒。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酒文化,雅俗参半。民风习俗,历史宗教,无不包含;酒令酒歌,酒戒酒风,无不讲究。古代文人多善酒,以酒助兴,写诗作赋。李白集诗仙、酒仙于一身,与酒和诗形影不离。现代人虽然成不了李白。但喝酒时,闲情逸致,细品慢咽;借酒抒怀,杯酌微醺。这酒喝的还是很有文化范儿的。

再说喝茶。中国的茶叶种类不计其数,茶文化名闻遐迩。中国茶道,技艺深奥,功夫独到。茶具、茶叶,水质、水温,洗茶、沏茶,极致讲究。一壶茶倒来倒去,让人眼花缭乱。那种大口杯泡茶,大口“咕噜,咕噜”喝茶的,叫解渴;那种摆上精致的紫砂茶具,拿着丁点大的小杯,伴随着悠扬的丝竹乐,呷上一小口,斟上一小点的,才是发烧级的喝茶。字画秀屋,笙箫飘乐,茗香缭绕。喝茶能喝到这份上,那就很有文化。

游,可以游出文化。旅游文化很具人气。只要你有时间、有钞票,带上笔和相机去旅游。沿途一路拍,一路记。不用多,只要游完大半个中国就可以了。然后,整一本相册,写几篇游记,那就成了旅行家了。这可是正宗的文化人。徐霞客还不是靠游山玩水弄出名的?

上面所举,确实算得上文化。但现在名文化之称的事有些泛滥,为了利益的考虑,凡事都贴上文化的标签。这不仅牵强,甚至荒唐。过去,与文化姻亲的事好像不多,听的也很少。近几年,挂靠文化的事忽然多了起来,如雨后春笋遍地都是。于是乎,挨上的,挨不上的,只要能拿得出手的东西统统都是文化。这文化,那文化,凡事都文化,想没文化都难。有一句流行语叫没文化真可怕。现在似乎不用怕。只要东拉西扯,吃喝拉撒的事全都可以扯上文化。

 

2014-4-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服饰
中国的民族酒文化丰富多彩,这两个民族的别具一格,让人大开眼界
中国历代服饰
煮酒说川菜【20】
100种绝美中国符号,太惊艳了06
散文||汉服情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