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的“新郎”与“新娘”无关

古代的“新郎”与“新娘”无关

  • 作者:闲情偶记
 

现在的“新郎”一词,专指对于确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在结婚仪式中的男方,又称“新郎官”,也指新婚的男子。

“新郎”指新婚的男子,最早见于明代。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兰溪人,明朝著名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为一代学术巨匠。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

在明代以前,“新郎”并非指新婚的男子,而是指新进入仕途的官员。“新郎官”,特指新科进士。

“郎”,古代是指年青的男子。从汉朝开始,“郎”还成了一般官员的代名词。到唐代,六品以下官员统统称为郎,身居“郎”职的人称“郎君”或“郎官”。

一般认为,是唐朝开创了科举。但科举实萌发于南北朝时期,成型于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实行科举考试后,男子中了进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新录取的进士还往往被分配到中央官署里任校书郎等“郎”职,所以,人们把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校书郎是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这个官员使用很早,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置校书郎中。《后汉书·杨终传》:“ 显宗时,徵诣 兰台 ,拜校书郎。”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宋属秘书省,辽属秘书监著作局,金、元属秘书监,元并掌鉴定书画。明清时废除了校书郎,“新郎官”一词才出现了新的含义。

但在明代以前,“新郎”、“新郎官”都是指科举登第的进士官员唐代顾非熊《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诗曰:“黔南从事客,禄利先来饶。官受外台屈,家移一舸遥。夜猿声不断,寒木叶微凋。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顾非熊诗中的“新郎”,指的就是皇甫司录。“司录”是官职名,在唐代为京尹属官,掌府事。这位皇甫先生,可能新进官场,所以担任了一个秘书性质的官职。顾非熊写诗为其送行,是因为他工作有了变动,要去黔南的军营担任新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新郎”与“新娘”无关
你的通知书还不如古人的走心
最早“新郎官”的来历与新郎婚礼现场致辞经典范文
“新郎官”到底是个什么官?
<P>这样解释很有道理。用在新结婚的男士身上似乎是抬举了他。他只是一个新做丈夫的男人,怎么就成了官?——香云书馆评</P> <P></P> <P>今词古说:“新郎官”原指公务员|进士|
你所不知道“新郎官”的来历及新郎婚礼现场致辞经典范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