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5人的重点班,有10个休学,到底发生了什么?
userphoto

2023.06.03 上海

关注
最近,几位好友的身边都发生了中学生跳楼事件,面对发生在同一个小区,或是同一个学校的悲剧,我们同作为中学生家长,震惊、痛惜、恐慌,也疑惑。
其中的一位好友分享了一本书,《不被理解的少年》,她看完后强烈推荐给了身边所有的中学生家长。
这是一本访谈体的书,15个被贴上了“问题”标签,比如休学、厌学、抑郁、焦虑、强迫症的孩子,跟作者进行一对一的对谈,展示他们没被修饰过的困境和观点。
很少有正式的渠道为这些孩子们记录和发声,我看完后的第一感受是震撼,非常震撼。
惊讶的是,这些孩子的认知水平比我们想象得高太多太多,甚至不少已经远超父母,一切的问题远不是我们看见的那么简单。
里面的一位初中生说,“如果不是真的遇到了问题,谁会愿意摆烂?”
人性都是向好的,他们站不起来,是因为陷入了对他们而言巨大的困境。
看得我很心疼的是,这些孩子就算是资源、能力、经验上都很弱势,他们也都曾想方设法地自救过,他们真的不像父母描述的那样不堪。
作者在书里郑重地说,在父母求解孩子“想不想学”时,孩子考虑的是“想不想活”。
不止一个孩子在访谈里说,自己也算过休学对人生的影响,的确是很不值得的。但他们没有选择了,如果不这样做,只会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这些不被理解的少年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也把这本书郑重地推荐给你们。
PS:本文不含任何推广成分,也不团书,“微信读书”上就能看哈。
书里的第一个孩子佳佳,他在上高中前,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起考试都是前几名,小学时他觉得“别人超越我是不可能的事情”,爸爸妈妈一路给他加压,他顺利考进了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
高中进了最好的学校后,高一下学期他“突然”就不去上学了。但佳佳自己更正,我不是“不上学了”,我是提出了休学申请。
“不上学和休学,听起来天差地别。前者是小孩子气,后者是经过理性思考后得出的一个值得去这么做的选择。”
“突然”和“小孩子气”,佳佳一句话就把大人们的自以为是戳穿了。
佳佳的表达能力让我佩服,他形容自己是如何被压垮时说,其实小学高年级起就觉得累了,初中后,我们每周考一次,初三每天考一次。
“就像针扎一样,一开始可能会让你精神紧张,但是扎多了,可能就麻木了。”
佳佳说,他在被人超越,又不断去追赶时,已经在不断在给自己做心理调节了,尽管每次他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时,爸爸只会严厉地责骂,妈妈看似安慰地来一句“学习是不累的”,他都是偷偷躲进被窝里哭。
“但我是不会一下子被压垮的,我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我其实是慢慢死心的。”
像佳佳这样智力、心理都已经算很强大的孩子,他的死心理由,大概是我们这些大人永远都想不到的。
“学习有意思,是建立在自己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并且有明确的目标,或者说能让自己有提升的基础上,这样的学习才是快乐的。我们现在接受的教育,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考试?
“我每天5点起床,赶着早高峰去学校,然后夜里背着一书包作业回家继续做,这值得吗?全力以赴就是为了让成绩单上的数字更大一点?这非常愚蠢!”
简而言之,他觉得目前的教育,已经不配他去努力学习了,他找不到上学的意义在哪里。
他说错了吗?他身边的人,没有谁可以为他解答这个疑惑。
老师们都是为了分数的KPI在努力,关心他更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似的敷衍。
佳佳说爸爸,“还是一个硕士,我都怀疑他的文凭是不是假的。”在佳佳的眼里,爸爸是一个情感冷漠、思维已经完全固化的失败中年男人。
妈妈会稍微强一些,在佳佳吞了12颗药轻生后,他看到了妈妈真心想要靠近他,但佳佳又一个无比传神的比喻,
“我妈想改,但容易忘。她就算计算机里一个叫做'只读存储器’东西,只能被读取,但是不能被写入和修改。”
佳佳说,他觉得父母一直都离自己很远,他住在这个房子里,这仅仅是房子而已,他不愿意称之为“家”,事实上也不是家。
佳佳和父母间无法跨越的隔阂,看得我非常难过,它好像不仅仅发生在佳佳家,也发生在无数的中国家庭里。
这本书的作者陈瑜,在访谈几百个所谓“问题孩子”后说,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矛盾就是——家长把孩子当做考试机器,而孩子希望自己被当做人来对待。
这一代孩子因为出生在互联网时代,哪怕在很小的城市,因为互联网,他们的眼界和格局也是空前开阔的,在很多家庭里,孩子的思考维度要比家长高很多。
“当孩子追问'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这些终极问题时,家长还停留在只关心考试分数,这两者的差距太大了。”
父母无法给出孩子信服的答案,他们更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要想这些,他们也痛苦、焦虑、不知所措。
我想,或许把责任完全推给父母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也不懂怎么追求精神世界的丰裕,他们小时候也不曾被好好对待过。
孩子懂得去探求更深层次的精神和意义,这本来是时代的进步,现在却更像是时代的难题,整个教育制度的难题,这种隔阂造就了很多佳佳这样令人惋惜的故事。
这本书的另一个访谈里,一位一线城市顶尖中学的孩子说,在他们学校,文科重点班里45个孩子,大概有10个因为心理和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上学,理科重点班也差不多。
这个比例高得让人震颤,这些拥有一流学业成绩和认知水平的孩子,因为得不到成年人从更高维度地引领,早早陷入了跟心理疾病的缠斗。
他们本应该可以拥有一流的眼界和胸襟,展开对世界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探索,但一切可能都在十几岁时停滞了下来。
也许,孩子本来对成年人也没有多高的期望,只希望可以稍微好那么一点点,在他们穿越自我的人生难题时,拥有一点后盾就好了。
就像聪慧如佳佳,对父母的要求也很简单,
“理想中的父母,至少要支持孩子,至少要在孩子伤心的时候安慰孩子,而不是告诉他,你的伤心是多余的”。
我震惊于佳佳思考的深度,书里另一个叫语喧的孩子,却让我想为她起立鼓掌。
语喧更接近身边的普通孩子,她的成绩没有那么好,中考花了很大力气也没有考上很好的高中,她也很辛苦,快要无法喘息。
学业的辛苦只占了一部分,更辛苦的是,她承受着爸爸妈妈巨大的负面情绪,她不知道该怎么让整个家庭回到良性的轨道上。
父母本应该成为孩子的容器,但在语喧家是反过来的,即使这样,这个懂事的女孩还在反思自己。
“是我太没有界限感了吧,我的情绪特别容易受到我爸妈的影响,这可能是我从小养成的不好的习惯吧,看到他们吵架,或者不开心,我整个人就会心神不宁。”
最近一件事是,她的爸爸在她中考前,给她报了4万块的一对一补习班,结果她依旧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
这件事情成为他们家的雷点,爸爸好几天完全不理她,唉声叹气,无比心疼这笔钱,语喧很难过也很愧疚。
这样的事情已经是家常便饭,爸爸习以为常的冷暴力,妈妈的脆弱和消极,这种情绪毒药一直在这个家里蔓延。
语喧也试图跟爸爸妈妈袒露她的恐惧和不安,但是试了很多次,发现根本没有用。她需要自救,于是她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
坐在这里访谈时,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说,
“在一个困局里面,必须有一个人先做出改变,困局才有改变的希望。我没有办法改变父母,我想改变我自己,把这个家带入良性循环。
但是我不知道要怎么改变自己,找不到起点和方向,所以我很痛苦。”
看到这里,作为成年人的我升起羞愧,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是,竟然是孩子主动扛起了责任。
我想,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不得已,孩子们成了承接成人情绪的容器,直到有一天,他们再也接不住了。
语喧懂得想办法自救,但更多的孩子,可能就此失去学习动力,整天玩手机,日夜颠倒,或者和父母和老师产生激烈冲突。
我们或许没有想到,很多孩子可能已经走在了”教育者”的前面。
其中一位孩子给自己的父母写信:
“不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时代的父母,又怎能积极陪伴孩子与时代共同前行?故步自封、自命不凡、一无所知的家长,又怎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
在这本书里,可能从心理咨询师实际工作的角度发出,把绝大部分责任都归到了父母身上,尤其是相比起“固执”爸爸们,认为妈妈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但我觉得,妈妈们的压力已经够大了,这绝不只是妈妈一个人改变的问题,孩子感受到的压力,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问题。
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大众的科学认知,都还没有做好跟上这一代孩子的准备。
看完这本书后,我依旧觉得作为父母或许最该想明白的是:幸福没有标准答案。
如果每个人都不先搞清自己是谁、要去向哪里,就盲目地往一条独木桥上挤,结果就会像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
掉落进水里的人充满了挫败,冲过桥关的人也充满了焦虑,无尽无休。
对我们自己而言是这样,对孩子也是这样。
想通了这一点,也许就能少很多“不被理解的少年”吧。
文中配图来源于电影《深海》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学习上放任自由,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
“陪”孩子成长,不要“替”孩子成长!
爸爸妈妈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孩子会变得让你后悔的
【幼儿阶段】孩子最需要的10样“东西”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有些事家长越不管,孩子成绩会越学越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