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区别对待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通常是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偶然检测到的。


发现息肉的意义在于--其有恶性的可能。

通过以下特征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其性质:

1、胆固醇息肉常为多发、回声均匀、带蒂的息肉样病变,回声强于肝实质。可伴或不伴强回声点,表面呈桑椹样。胆固醇息肉通常小于1cm。


2、腺瘤回声均匀,与肝实质等回声,表面光滑,不带蒂。


3、腺癌为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的息肉样结构,通常与肝实质等回声,且表面呈桑椹样。


4、腺肌瘤病位于胆囊底部时,可能产生黏膜突起,在超声检查下可表现为息肉样外观。这些息肉样病变直径约为10-20mm。如果胆囊壁呈非特异性局灶性增厚(>4mm),通过仔细判断是否存在伴圆形无回声灶(代表壁内憩室)的弥漫型或节段型增厚,可预测是否存在腺肌瘤病。


5、炎性息肉没有特征性表现。

针对胆囊息肉的治疗推荐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尤其是对于不能明确分类的患者。
1.大于18-20mm的息肉
大于18-20mm的病变通常为恶性,应予切除。由于这些病变可能是进展期癌症的表现,患者应通过CT扫描和B超进行术前分期。对恶性肿瘤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时,需选择扩大胆囊切除术,行淋巴结清扫和胆囊床部分肝切除。

2.10-20mm的息肉
直径10-20mm的息肉应被视为恶性可能。这种大小的癌症通常处于早期,推荐行腹腔镜下全层胆囊切除术,即切除胆囊床的全部结缔组织层以暴露肝脏表面。

3.5-10mm的息肉
直径5-10mm的病变可能为胆固醇息肉、腺瘤或癌。多发性息肉、带蒂息肉和回声强于肝脏的息肉通常为胆固醇息肉,而单发且无蒂、与肝脏等回声的息肉更有可能为肿瘤性。
对直径5-10mm的息肉的超声随访时间间隔为3个月和6个月各一次,以后一年1次。美国胃肠内镜学会推荐的随访超声时间间隔为一年1次,息肉增大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4.小于5mm的息肉
小于5mm的息肉通常为良性,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沉着病。无症状的胆固醇息肉患者不需要治疗,但在12个月时重复超声检查是恰当的。如果息肉稳定,随访检查不是必需的。对于胆固醇沉着病患者,试图通过给予熊去氧胆酸增加胆固醇在胆汁中溶解度的内科治疗并无益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囊息肉会不会癌变?主要看一个指标,超过了就应该尽早手术
曾经,有一份胆囊息肉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发现……
胆囊息肉的疾病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胆囊息肉b超报告单诊断标准是什么 胆囊息肉B超检查的病变特征
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