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膈肌超声作为一种新的方法来预测机械通气患者的拔管结果

目的:使用超声评估膈肌的厚度和移动度来预测拔管结果。


方法: 研究纳入54例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的患者。使用超声评估在SBT时的膈肌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iaphragmatic thickness,Tdi)、膈肌厚度分数(diaphragmatic thickness fraction,DTF%)。同时记录常规的的撤机因素,随访患者拔管后48h。

 

结果:纳入的54例患者中,14例(25.9%)拔管失败。拔管成功组较失败组患者膈肌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Tdi和DTF%更高(P<0.05)。膈肌测量阈值以膈肌移动度≥10.5mm、吸气末tdi≥21mm、呼气末tdi≥10.5mm、dtf%≥34.2%时预测拔管成功的敏感度分别为87.5%、77.5%、80%、90%,特异度分别为71.5%、86.6%、50%、64.3%。膈肌移动度≥10.5mm联合吸气末tdi≥21mm预测拔管成功的敏感度下降至64.9%,但是特异度增加至100%。快速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结论:超声评估膈肌移动度和吸气末厚度在通过SBT患者中可以很好的预测拔管结果。研究建议使用这些参数结合RSBI来改善拔管结果。


关键字:超声;膈肌;拔管;机械通气


图1. B型超声下在使用7.5MHz探头,在第8-9肋间隙与腋前线和腋中线交界处垂直胸壁探查,膈肌显示为在膈胸膜和腹膜之间的低密度结构(两根回声线之间-箭头所指)


图2. B型超声下使用3.5MHz探头在右肋下区域。选择M模式用于计算膈肌的移动度


图4. 膈肌移动度来预测拔管成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膈肌移动度≥10.5mm为最佳阈值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1.5%,AUC为0.879(95%CI,0.778-0.980)


图5. 吸气末膈肌厚度来预测拔管成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吸气末膈肌厚度≥21mm为最佳阈值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86.6%,AUC为0.831(95%CI,0.719-0.994)


图6. 呼气末膈肌厚度来预测拔管成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呼气末膈肌厚度≥10.5mm为最佳阈值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50%,AUC为0.688(95%CI,0.541-0.835)


图7. 膈肌厚度分数来预测拔管成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膈肌厚度分数=(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以DTF%≥34.2%为最佳阈值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64.3%,AUC为0.708(95%CI,0.512-0.904)


文献来源:Farghaly S, Hasan A A. Diaphragm ultrasound as a new method to predict extubation outcome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J]. Australian Critical Care, 20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DFI | “彩超”的正确调节使用重点笔记
这个指标,预警“哑巴癌”!做好6件事,7项检查,让肝癌无处可藏!
EBUS-TBNA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读懂Ta的「不忍直视」 | 朝花夕拾 · 协和八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学评价
最新的机械通气策略指出膈肌保护与肺保护同样重要,「床旁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已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中进行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