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式太极拳简介

 (前排坐者左一为和保森,中坐者为和学俭前辈,前排坐者右一为本文作者夏春龙)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太极拳作为武术一大名拳,千百年来一直深受武林青睐。在太极拳百花园中,陈、杨、吴、武、孙五式享有盛名,广泛流传到大江南北。而赵堡和式太极拳由于不轻易外露故鲜为人知。和式太极拳乃和兆元先生(生一八一0年一八九0年)所创。

     和兆元先生为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幼年从师本镇陈清平先生学艺。经数载悉心苦练得其真传,其武功出尖拔萃。拳术、推手,刀,枪,剑,棍无所不精。

     清朝末年保礼部尚书李棠阶进京,因武艺高强,被朝廷封为例授武信郎。和公在京期间将周易原理与实际技击经验,同太极拳各招各式相融合,并修改润色增补了技击性较强的拳势,将太极拳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经师门授意,另树一帜,始称和式太极拳。

   和兆元传子和润芝,和敬芝。敬芝文武并茂,曾辅佐两江总督张之洞,朝廷封例授文林郎。著有《高手武技论》一书。和敬芝传侄和庆喜,和庆台。和庆喜为弘扬和式太极拳做出重大贡献。造就出一大批技艺高超的弟子,著名的有郑伯英,郑悟淸,郭云,和学信,和学敏,和学慧,郝玉朝,柴玉柱,刘圣英等。一九三一年郑伯英去河南开封打擂,一举夺魁威震武坛。和庆喜传侄和学信,和学慧。和庆台传子和学俭。以上历代传人与众门人,为和式太极拳的确立奠定了人才和普及的基础。

   为了把和式太极拳更好的推向世界。现任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和学俭,与侄和保森,侄孙和有禄,四川万县夏春龙等。众人多方努力。于三年经县以上各级有关部门的批准,成立了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和式太极拳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丶拳架72式细分108式,式式皆为立圆圈。全身分:肘、肩,腕、足、膝、胯,腰腹七圈 。

   二、以太极十三式:一园、 上下 、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为理论,指导拳架的练法和用法。

   三、走架遵循中、正、平、圆、轻、灵、柔、活八字要领。

   四、拳架演练遵循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顺步,顺脚,顺身,顺手;六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        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

   五、推手 讲究上中下三盘四十八法,棚 、捋、挤、按、采、捩、肘、靠、攥、扣、锁、撅、叠、挫、扯、掷、起、落、进、退、        腾、闪、园、转、含、拔、通、挺、环、管、吞、吐、缠、跪、挑、撩、劈、壁、挂、蹬、勾、掰、戳、点、蹦、跐、滚、捲。

   六、在技击上擅长跌、打、掷、靠。

   七、初学可有蹦窜、跳跃、腾挪动作,但无明显发劲动作。

   八、以背丝扣贯穿于拳架的始终,

    和式太极拳推手分单人推和双人推两大类。单人推主要为意念性推手,可单手推也可双手推。单人推定步练习,有左右里合圈,外开圈,左右平圈,前后立圈,左上右下,右上左下的斜圈等。圈可大可小,可快可慢。在圈中体会一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使意、气、劲浑圆一体。双人推可分单手推,双手推定步推,上下步推,活步推,大捋推,散推等。以活步推为主,讲究上中下三盘四十八法,以通为顺如禹疏九河,以其势而导之。且拳勇之势,故贵乎身灵也,尤贵乎手敏,身不灵则无以为推手之地。而手不敏亦无以为动身之、、、、和敬芝《高手武技论》。手法要求拳无定向手似离弦之箭,快而有头臂如长蛇缠绕封击、大圈化小圈,小圈过大圈。化而可打过劲击人。身法上近人近身,不贪不欠固守身正,阴重而阳轻。步法上,打死不退步,退步必伤人,脚晓虚实步要过人,进退自如,三法相合有意而不露形。起落相随,身步手三者齐到,粘之如胶、击之如电。打人无不在惊险。有惊骇而不疼痛,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和式太极拳器械,是在套路架式及太极之理的基础上,融进实用技击贯穿成 套路,讲究自然大方实用。在意念导动下神气贯注。浑园一劲无一处非太极。涵蕴阴阳八卦之理。应用刀枪剑棍之术。再现了器械是手的延长之意。器械套路有太极棍、单刀双刀、单剑双剑、枪等。趙堡和式太极拳继承了,中华技击术和健身养生术之精华。集内功、武术、养生于一身,熔一圆、上下、进退、出入、开合、领落、迎扺为一体。充分分体现了太极这一哲理,武术文练,以武修身、以术修心,兼收武功、养生、健美之效,实乃中华武术之瑰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式太极拳推手技击法初探
只练太极拳技击不练推手可不可以
无题-日志-xinyi916-我恋太极-建设最好的太极拳社区,构造方便查...
太极拳的技击技术四要
太极拳的技击术四要
陈式太极拳 简述陈式太极拳散手的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