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样的隶书才养眼?王遐举的6副对联,为你开启全新的眼界!

了解更多精彩对联!

由于《曹全碑》、《史晨碑》和《乙瑛碑》三大汉碑的问世,很多朋友认识了隶书,也喜欢上了隶书。历届书法展,以隶书参赛的人数,算是一个比较庞大的队伍,说明隶书已经得到大众的青睐。
隶书的欣赏价值很高,但要把它写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广见博闻。王遐举先生,是当代的隶书高手,与刘炳森齐名,但资历比刘炳森要高得多。现精选王遐举先生6副对联,分享给大家。
对联一
释文: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
王遐举先生,当代著名书画家。书法精于隶书,国画擅长梅竹,通史学,工诗文。由此可见,王遐举先生享有“诗、书、画”三绝的美誉,是一位正统的文化艺术名人。
 点击下方,查看书法视频教程  
先生的隶书,个人风格极为明显。从汉隶入手,并吸收篆书的笔法,形成古朴厚重、奇逸恣肆、笔力刚劲,气势雄伟的个人隶书风格。
此幅对联,分别写出了诗歌的意境和书法的雄姿。笔画富于变化,如钩画,大胆夸张变形,极富动态。墨色枯润相间,很有神韵。
对联二
释文:雅琴飞白雪,逸兴横素襟
这副五言联,描绘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使书法与文学相得益彰。
此幅书法,较之上面一幅,有了一些新的特色,古雅朴茂,方整遒丽,秀逸多姿。除继承篆书的笔法外,不难看出有行书的笔意。墨色或浓或淡,或干或湿,形成了强烈的墨色反差。
笔画较之汉碑,更是多了一分古拙和狂野。变曹全碑的秀气飘逸为浑厚大方。
对联三
释文:石壁挂藤通篆意,桐阴滴露聆琴音
这副七言联,书法风格与对联内容可谓一脉相承。篆书的意味,有如石壁挂藤;琴的音色,恰似桐阴滴露。
书法与诗词,都是讲究意境的,这样的美书、美文结合在一起,自然是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有几个字,如“壁”“藤”“意”“露”等字,运用了铁线篆的笔法,显示出一种别样的质感。
王遐举先生作为一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在他的书法作品里,无不充满着诗情画意。
对联四
释文:鑑古知今慧眼闪烁,依仁游艺文采风流
上联与《增广贤文》中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有异曲同工之妙,下联则强调了“仁”和“艺”的前提作用,如此才能做到文采风流。
王遐举先生的隶书,涵盖了汉隶和秦隶。汉隶是从秦篆逐渐过渡来的,所以秦隶,依然含有篆书的意态,有如动物进化,依然保留了原始祖先的一些身体痕迹。秦隶与汉隶的结合,使作品更显古朴拙趣,这就体现了书法的高古。
在王遐举先生的隶书里,古隶无处不见,这不只是要求书写者有较高的书写能力,更要有深厚的古文字功底。
当今的书法家,大多数只在“艺”上下功夫,却没有在文上下功夫,毕竟,书法属于文艺的范畴,文在前,艺在后,文不同,只做“艺”的文章,显然是急功急利,注定走不远。
对联五
释文:清新隽永诗歌意,朴业天真翰墨情
书法要达到一定的境界,绝不是纯粹的一种书体,而是糅合了其它书体。就隶书而言,根据字形的动静态势及笔法风格,可以有古隶、秦隶、汉隶、楷隶和草隶,此副对联,其隶法笔法工整,一笔不苟,无篆书和草书的笔意,属于楷隶。
所谓楷者,楷模也,即是有法度,为不易之法。秦代李斯为楷隶之祖,北齐的姚元标工于楷隶。初学隶书者,当以楷隶为目标。
对联六
释文:青萍白壁原无价,天马云龙自不群
此副对联,笔法较为丰富,渗透了篆、隶、楷、草的笔法,高古且雅俗。
要写好隶书,首先突破点画关。隶书的点画名称,和楷书的“永字八法”差不多,可以先过点画关。
综上所述,王遐举先生的以上几幅隶书对联,汇集了秦隶、汉隶、楷隶和草隶,隶书创作时,要注意这些隶书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笔法的丰富性。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书法入门书体选择之我见
唐代徐浩隶书《嵩阳观记》拓本二种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三)
从定体到破体:书法创新理论与范式研究
书 | 隶书发展简史
罕见的东汉碑额书法,就是这么“霸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