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觉欣赏与音景

听觉欣赏与音景  

一、声音艺术

    声音艺术(Sound Art)与音乐艺术同属听觉艺术,均以满足人的听觉欣赏需求为目的。声音艺术泛指一切不以音符为主要媒介(区别于音乐艺术)而关注“声音”本身的听觉艺术。声音艺术家将整个世界的声音视为一个宏大的音乐作品,引导人类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声音,包括自然声响、人源声响、动物声响等,打破乐音和噪音的界限,使一切声音特别是环境中的声音都成为聆听的对象,强调聆听本身的价值。

    广义地说,声音艺术包括了对所有声音的聆听和对所有可能的声音的创造。声音艺术家认为:借助一定的技术条件,任何声音都可以被改造成任何声音。他们通过造型、多媒体、互动技术和其他高科技手段,利用音响系统、建筑声学特性、原声器具等媒介,向听众传递非音乐性的声音信息。

    狭义地说,声音艺术专指聆听环境的艺术,也就是用听觉对环境来聆察和欣赏,其作品主要借重录音艺术而不涉及声音的创造。但艺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欣赏,声音艺术当然也需要提供受众以听觉欣赏而使之获得听觉享受。因此环境的声音并不是都适合成为声音艺术作品的素材(例如一些噪声)。声音艺术除了强调对于环境的聆听之外,也要考虑声音的可听性,这关系到声音本身的意义、受众的听觉欣赏需求及其心理生理承受能力。

    本文有意在这种狭义的声音艺术范畴内(只录音而不造音,且声音素材只涉及环境声音中具有审美和文化价值的那一部分)来讨论音景(即声音景观)的概念。

 

二、音景的概念

    英文的音景(soundscape)一词是“声音”(sound)加上“景观”(scape)的合成词,中文全称为“声音景观”,简称为“音景”、“声景”或“声境”。由加拿大艺术家默雷·夏弗在他的经典著作《为世界调音(The Tuning of the World)》中首次提出,其直接的理解是“用声音界定空间属性”,因为默雷·夏弗认为一段在特定空间里录制的环境声响,能够使聆听者获得对该空间的认知。

    默雷·夏弗及其所代表的早期声音艺术家,对工业化的进程忧心忡忡,希望通过记录和创作来保存濒临灭绝的声音环境。他们抨击现代文明过于重视视觉元素而忽视听觉等其他感官,注重引导人们以听觉欣赏自然,聆听花丛鸟鸣或是悠扬钟声,不再终日承受工业噪音的荼毒,培养和保持对自然美好声音的清新愉悦的感受性。其后的声音艺术家们又发明了”城市音景”一词,用以反拨传统一派的怀乡病,将现实的城市生活环境也纳入了聆听的范围。

    音景的发展表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声音,不只是振动产生的物理现象而已,其所代表的深层意义可以成为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标志,各个地区都在其发展过程中留下许多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有趣的声音,从这个角度来说,音景可以记录和再现历史。同时,音景以其所含强烈的地方意识和象征性,也能作为所在地区的听觉标志。这与知名建筑能作为所属地区视觉地标的情形不无类似:当人们看到“埃菲尔铁塔”会想到那是巴黎、看到“自由女神”会想到那是纽约;同样当人们听到“南屏晚钟”、“柳浪闻莺”会感受到是杭州,听到那种老式留声机所播放的周璇的《天涯歌女》的歌声,再配上电车的铃声,会感受到是旧上海。

 

《柳浪闻莺》—吕洪仁

 

    按照内容性质,音景可以划分为自然音景和社会音景:

    1)自然音景:指非人为的于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涛声、冰裂、鸟啼等;

    2)社会音景: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出现的声音,是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相应也留下人的痕迹的声音。这类音景亦可按其存在的时间进一步细分,将其中已走入历史但是长留于人们心中的声音称为历史音景(如前面提及的周璇的歌声等),而把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声音(日常生活中或出行时可以听到的声音)称为社会音景。

    按照产生地域,还可将音景划分为城市音景、乡村音景以及校园音景等,但习惯上也把性质虽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城市(或地区,下同)的有代表性的音景统称为该城市的“城市音景”。如果这种有代表性的音景是该城市内具有标志性的独一无二的声音,那么它就具有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可以作为这个城市的听觉地标。

    如首都博物馆为了提供参观者在看历史的同时还能听历史的服务,开发了系列音景作品《北京声音》。把相关的声音划分为历史、戏剧、历史古迹、社会生活、艺术、宗教六个类型。其中对于历史类的声音,计划收集近百年来北京街头交通声音的变迁(从马车驼铃到汽车奔驰),以及已经消失的叫卖声、上个世纪的广播声音、天桥艺人撂地卖艺的表演声音、白云观内的诵经声等非音乐的声音。

 

三、聆听的意义

    聆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胎儿在母腹中听觉发育先于视觉,很早就可以倾听母亲的心跳和外界环境的声音。

    人们可以拒绝看,但是难以抵制听。俗话说“眼不见为净”,只要闭上眼睛,大千世界就不复存在。但却不可避免地要听,只要不塞住耳朵,就能耳听八方;伸手不见五指时,无可所见,但是仍然可以聆听,哪怕是万籁俱静。有的人喜欢在夜里伴听雨声入眠,这时视觉早已休息,听觉仍在守护。有时候,聆听的客体甚至还可以是自己的心声。

    陆游诗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幕深沉,视觉有限,醉卧床头,却可以听到风雨飘摇、战马嘶鸣之声,激发起诗人的雄心壮志。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墨湫龍


   

    亲人远隔,一个电话,抚慰思念的效果远胜于信函和照片;他乡飘泊,听到一句乡音,亲切感油然而生,纵然素不相识,就想牵手相对,一杯清茶或浊酒,寻找共同的回忆。这正是乡音牵动了乡情。即便是远离红尘的佛家,也是依靠听觉来度化众生:“晨钟暮鼓惊醒名利客,佛号经声渡脱迷梦人”。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从哲学的角度,这个”虚”不是虚假:与“观看”相比,“聆听”、“倾听”、“谛听”更多地涉及到到精神和信仰的层面。不同于“观看”全然把对方作为客体,感知的是客体的表象(形态、色彩、表情等);“聆听”则可开启人与人、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内心之间的精神交流,聆听可以接近对方、进入对方,与对方融为一体,甚至使主体沉迷自失于客体之中。比较人类所有其他的感觉,聆听最能产生理解、产生想象、贴近人心——亦即由耳朵(感觉)的聆听进入心(直觉)的聆听。宗教的祈祷和忏悔所拥有的巨大魅力也在于此,这也就是听觉享受的基础。

 

四、听觉享受

    通过听觉引起人们生理上的刺激和心理上的反应,使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便是听觉享受。作为比视觉等其他感觉类型更为原初的生命能力,听觉与我们的生存牵挂有更为密切的联系,听觉享受也就是内心的享受。

    听觉享受的客体可以是听觉景观即音景。怎样欣赏不是作为音乐(不用”音符”为创作素材,不经人工的演奏或演唱来表现的作品)而存在的音景?“月下聆听细雨喃”——我们需要拓展审美的领域,多用听觉去发现和感受,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

    古人曾有诗云:“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儿时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那些经历之后被人们珍藏心底的音景,一旦再现,就是一段美好的听觉享受。

    藉由通感联想更可带领人们由声音进入听觉以外的意象,并基于聆听者个体的不同境遇而对同一声音的欣赏呈现出不同的认知。例如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摹写了由听雨所感悟的三种人生境界:“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里雨声所敲打的,伴随岁月的回响外,还融入了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同样是听雨,年龄和经历不同,聆听的感悟也会各异。

    长期以来,文化艺术领域较多着眼于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和对于人工创作与表演的有声作品的听觉享受,前者如影视、舞蹈、绘画、摄影、书法等,后者如演唱、演奏、诵读等,而普遍漠视了自然存在的音景,这就束缚了我们的审美思维,限制了我们听觉享受的领域。

    事实上,没有谁不喜欢燕子呢喃、莺啼恰恰、蝉唱柳荫、蛙鸣池塘、松涛阵阵、溪流潺潺、牧童横笛、渔歌唱晚…,更有人还乐于听沉无声的落花飞雪、云开云卷、长河落日、幽谷静山,那其实就是用心在感受,是无声胜有声的听觉享受境界。倘使唐人张继来到姑苏城外,只是看看寒山寺庙、枫桥泊舟,而未能守听夜半那一轮钟声,又怎能留下他那传扬千年的钟声诗韵?

 

《枫桥夜泊》—陆晓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欣赏交响乐〔5〕
通感
绘画分享:艺术绘画与音乐的联系?抽象绘画如何表达音乐?
静听万籁
挑战你的“视觉”和“听觉”的音樂播放器!
市声:现代作家都市书写中的听觉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