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位于中国重庆,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市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创建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中国八大传统外语高等学府之一,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四川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50年4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1年1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附设俄文大队;1953年5月,成立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9年5月,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截至2013年底,四川外国语大学占地面积1077.8亩,校舍面积44905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62.2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519.63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91.5万册;下设22个教学院系(部),本科专业36个;拥有在校生人数14833人(其中硕士生1356人、本科生13209人),专任教师810人。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四川外国语大学
  • 英文名: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别名:川外
  • 创建时间:1950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教育
  • 现任校长:马新发
  • 知名校友:何道宽、刘小枫、邓正来、曹平
  •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市
  • 主要院系:研究生院,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学院,德语系,俄语系,国际商学院
  • 主管部门:重庆教育委员会
  • 学校地址:重庆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 硕士点:26个
  • 博士点:14个
  • 主要奖项:AUF唯一中国正式会员单位,重庆干部外语培训基地
  • 校训:团结、勤奋、严谨、求实
  • 邮编:400031
  • 发展定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
  • 治校方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
  • 川外精神:守责、求实、开放、包容

历史沿革

正在加载四川外国语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发展历经了6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950年4月,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成立、历经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1951年1月)、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1952年11月)、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3年3月)、四川外语学院(1959年5月),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4月)。

1950年3月,根据中央关于培养俄语干部的指示,西南军区作出决定组建俄文训练团。

1951年1月,西南军大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训练团改为附设俄文大队,直属校部四川外语学院三十五周年校庆(20张)领导。

1953年5月21日,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正式成立。

1954年10月,西南高等教育管理局随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撤销而撤销,学校改属中央高等教育部领导。

1959年5月25日,为适应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满足中等学校普遍开设外语课程的迫切需要和对外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增多的需要,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改为“四川外语学院”,设四年制俄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并陆续开设法德语专业。郭沫若同志为学院题写院名。

1963年5月,由于专业增多,招生人数扩大,校舍不足,经四川省高教局决定,暂借北碚歇马场农机校校舍使用.学校决定英语系(包括法德语专业)迁该址上课。9月,根据教育部计划,四川省决定成立重庆外国语学校。学生从小学三年级招起。外语语种有俄语、英语,按教育部《关于开办外国语学校的通知》,川外被指定为接受外国语学校毕业生的十二所高等学校之一。

1965年3月,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局决定重庆外国语学校划归四川外语学院领导、管理,改名为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并在石桥铺建校。

1966年校舍建成,学校迁移新址。12月,根据四川省高教局决定,川外在北碚文星湾原西南师范学院速中校址建校,北泉校舍作价转让四川仪表总厂。学校决定首先修建教学大楼一幢,该大楼于1966年年底基本竣工。

1966年1月,英语系全体师生从歇马场迁回北碚文星塆校址。12月,学校北温泉三花石本部全部迁到北碚文星湾西南师范学院原速中新址。

1970年10月24日,根据四川省革委《关于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搬迁有关问题的通知》,学校从北碚文星湾迁至沙坪坝烈士墓原决定撤销的西南政法学院内,11月30日,全部搬迁完毕。

1972年4月,学校停止招生6年之后,开始恢复招生。面向全国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406人,学制3年。这批学员是根据“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录取办法招收的。

1979年12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出国留学生预备部正式成立,陆续开设德语、英语、法语专业,学制半年至一年。

1982年2月6日,第一次招收的攻读硕士学位的1981级研究生俄语专业4人、日语专业2人入学。3月19日,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文:四川外语学院为我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之一。9月30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会议,批准授予1981届毕业

生235名,1982届毕业生246名以文学学士学位。这是解放以来的第一次授予学位证书。

1984年5月26至27日,中共四川外语学院第四次党员大会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二大路线,以改革的精神把我院建设成西南地区的外语基地》的工作报告。

1986年8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通知,经学位委员会7月28日会议通过,学校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正在加载四川外国语大学

1989年1月13至14日,四川外语学院第五次党员大会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从严治党,深化改革,同心同德,振兴川外》的工作报告。

1991年6月15日,学校首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举行。学校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4人、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生2人全部通过。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生同日在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答辩亦获通过。10月30日,经市检查组验收并报市政府批准,学校被命名为重庆市园林式单位。

1992年12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1993年2月26至27日,中共四川外语学院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提出“努力使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迈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

1999年5月27至28日,中共四川外语学院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2001年1月18日,学校新申请增列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获国家批准通过。

2004年12月9日至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外语学院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2004年,外国语言文学获得一级学科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高级翻译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6年11月20日,重庆市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在重庆市教委礼堂召开。学校共有4个学科被评为重庆市“十一五”重

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立项建设重点学科)、日语语言文学(立项建设重点学科)。12月28日、29日,学校分别通过

重庆市立项建设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专家评估会议及重庆市学位委员会三届一次会审议,增列为重庆市立项建设博士授予单位。

2009年1月15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北京师范大学等87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通知》(教高函〔2009〕3号),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

2011年3月25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四川外语学院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6月14日至15日,学校顺利通过

重庆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中期检查。10月8日,重庆市第三届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投票通过了我校更名为大学的申请。12月26

日,学校接受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进校考察,专家组对我校更名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13年1月29日,学校顺利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整体条件验收。4月14日,教育部同意我校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期刊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重庆市一级期刊,是外语界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学校的部分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教育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CSSCI、SSCI、A&HC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

科研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校级)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校级)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研究中心(校级)

科研成果

序号
作者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获奖奖项
1
廖七一
《跨学科综合·文化回归·多元互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走向试评》
论 文
重庆市第二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
蓝仁哲
《加拿大百科全书》
工具书
重庆市第三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
廖七一
《庞德与胡适:诗歌翻译的文化思考》
论 文
重庆市第三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
董洪川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三种译文比较
论 文
重庆市第四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5
赵彦春
《认知词典学探索》
专 著
重庆市第四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6
王 寅
《认知语言学探索》
专 著
重庆市第五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7
董洪川
《“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
专 著
重庆市第五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8
侯国金
《语用标记价值论的微观探索》
专 著
重庆市第五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9
张 涛
《美国学运动研究》
专 著
重庆市第五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0
王 寅
《认知语言学》
专 著
重庆市第六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1
廖七一
《胡适诗歌翻译研究》
专 著
重庆市第六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2
侯国金
《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
专 著
重庆市第七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序号
著作名称
成果 
形式
第一
作者
奖励名称
奖励等级
1
《基于金融发展的中国贸易顺差下的贸易结构优化机制及对策研究》
研究报告
杨柏
国家教育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奖
二等奖
2
《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
专著
雷莹
重庆市第四届优秀社科评奖
三等奖
3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与优化研究》
专著
岳中志
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
三等奖
4
《重庆市投资增长及其结构优化研究》
研究报告
彭程
获得首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
三等奖
5
《独立董事治理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论文
党文娟
“重庆改革开放30周年企业改革成就与展望论坛”优秀论文奖
三等奖
6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
专著
张春林
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
二等奖
7
《变迁与反思:当代俄罗斯传媒转型透视》
专著
严功军
四川外语学院第八次优秀科研成果
三等奖
8
《上帝是谁:辛格创作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
专著
傅晓微
四川外语学院第八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视角》
专著
雷莹
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
二等奖
10
《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以受众身份为圆心进行探究》
专著
张春林
重庆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
三等奖[6]
序号
主持
或主研
成果名称
获奖奖项
1
廖七一
改革外语专业课程体系 优化知识结构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
2
廖七一
改革英语写作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3
杨全红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教学改革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4
姜 孟
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加强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为重点的高级英语教学创新改革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5
廖七一
建立在网络多媒体平台上的笔译教学新模式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6
杨全红
构建“五维一体”新模式,造就实用型翻译人才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英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翻译学院 东方语学院日语系俄语系德语系法语系西班牙语系中文系应用外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社会科学部出国人员培训部、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部 体育部大学外语 教学部商务英语学院教育学院

学科专业


川外国语大学充分发挥外语教育优势,积极发展相关学科专业,形成了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1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或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开设11门外语语种,有36个本科专业。拥有包
括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体系。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5个(含3个一级重点学科和2个二级重点学科)。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点8个。
⊙博士教育
拥有学术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外国语言文学),覆盖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招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英美现代诗歌与诗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当代译论、翻译史、翻译与文化、美国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哲学、语用学、词典学、认知诗学、文学语言学)和德语语言文学(德语文学)。
⊙硕士教育
学术型硕士:
拥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外国语言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
招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方向和越
南语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
学、外国哲学、课程与教学论、文艺与传媒、国际商务文化和比较制度学。
专业型硕士: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翻译硕士),覆盖12个专业领域。
招生专业:英语笔译、英语口译、俄语笔译、俄语口译、日语笔译、日语口译、法语笔译、德语笔译、德语口译、朝鲜语笔译和朝鲜语口译。
⊙本科教育
设11门外语语种,有36个本科专业。
语言类专业:英语(翻译、教育(非师范生)、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外事管理、公共外交)、俄语、德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韩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翻译、商务英语(中    四川外国语大学(8张)澳合作办学)。
非语言类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法学、新闻学、广告学、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高级涉外文秘和中外文化交流)、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外交学、国际政治、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广播电视编导、审计学、社会工作和教育学(英语教育方向)等。

师资队伍

四川外国语大学拥有教职工1000余人,师资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约占师资总数的4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师资总数的23%,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为8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各类荣誉或称号的专家80余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
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重庆市教学名师3人,重庆市优秀教师4人,重庆市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外语专业委会会委员4人,重庆市学术
技术带头人6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重庆市外语学科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11人,重庆市翻译系列高级职务评委员会9人,重庆市教学团5个。(截止
2013年9月)

社会服务

四川外国语大学作为重庆市大学联盟成员之一,为重庆市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开放相关课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学校结合外语优势和特色,服务社会,为提升重庆的国际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促进重庆产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学校志愿者服务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重庆园博会等
众多国际大型活动和重庆市外事活动,为外宾、商界友人、新闻记者提供接待、翻译、联络、协调、礼仪、向导等服务。建校六十余年来,川外学子的足迹遍布全球
各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重庆市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为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国际学术交流


川外国语大学成立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设立重庆法语联盟、歌德语言中心、韩国又松大学川外韩语中心,俄语中心,塞万提斯学院
语言中心、韩国世宗学堂、法国图卢兹大学联合体驻中国办事处,在多哥洛美大学、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语言大学成功设立孔子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等国家的教学、科研机构进行了学者互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外国语学校
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何在重庆?
陈青贵
语言学应该调整为一级学科
外国文学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