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期胃癌非一线治疗的研究总结一览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相比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性一线化疗能够显著改善生存与症状控制,并且多药化疗比单用 5-氟尿嘧啶(5-FU)效果好。目前晚期胃癌(AGC)的一线化疗方案是氟嘧啶与铂类联合或不联合表柔比星(E)或多西他赛(D)。


对于一线化疗方案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要制定新的治疗策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 AGC 非一线治疗的临床试验,供各位参考。


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


表 1 胃癌非一线单药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BSC)效果比较的临床试验


多药化疗与单药化疗


表 2 多药化疗与单药化疗比较的临床试验


多药化疗顺序


研究者比较了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FOLFIRI)与表柔比星、顺铂联合卡倍他滨(ECX)方案,以及 FOLFIRI 与多西他赛/顺铂(D/CDDP)方案不同使用顺序的效果。


表 3 不同用药顺序比较的临床试验


分子靶向治疗


目前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


1. 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减少血管生成,如雷莫芦单抗、舒尼替尼、阿帕替尼。


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拮抗剂,mTOR 是 PI3K/Akt 通路的下游分子,是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关键因子,依维莫司是雷帕霉素的口服衍生物。


3. EGFR 拮抗剂,人类表皮生长因子(EGFR 或 HER1)隶属于 HER 家族,通过阻断 EGFR 控制肿瘤发展,如尼妥珠单抗。


4. HER2 拮抗剂,HER2 是 EGFR 家族成员,是肿瘤形成中的关键分子,约 20% 的胃癌患者 HER2 过表达,拮抗 HER2 的药物有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


表 4 不同分子靶向药物(MTAs)的临床试验


根据上述临床试验结果,BSC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不应再作为疾病控制的手段;伊立替康或紫杉烷可作为标准二线方案用于 AGC 患者;一线方案不包含铂类的患者在二线治疗中可选择铂类;分子靶向治疗极富前景。


肿瘤君

如下图,胃部牛眼征,诊断是什么?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癌用不了靶向药怎么办?已证实PD-1联合化疗总生存期翻倍!
2018肺癌突破进展:PD-1联合化疗首次证实可改善NSCLC总生存期
7条只有专家知道、你却不了解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经验!有的患者PD-L1高达75%,却不能用PD-1抑制剂?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苗立云教授在研项目汇总
替吉奥进军“5
首个成功冲击胃癌一线的PD-1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的笑容背后暗潮涌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